APP下载

立足《课标》,不惟考试

2014-03-11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圭峰中学刘学文

语文知识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标语文课程文言文

◆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圭峰中学 刘学文

一次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文言文阅读材料出自脱脱的《包拯》。学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某校教师对命题者颇有微词,纷纷指责其脱离中考考试实际:“《包拯》既非经典课文,也非中考命题范围,选择这样的课文来考试,毫无针对性。”对此言论,笔者不敢苟同。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的文言文有《黔之驴》《陋室铭》《爱莲说》《口技》《强项令》《包拯》《岳飞》《杞人忧天》《杨布打狗》,照他们说来,《陋室铭》《爱莲说》《口技》是泉州市中考的命题范围,平时考试只能从这三篇课文中选择,至于其他课文,教师教与不教,学生学与不学,似乎无关紧要。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根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的文言文,既有传统篇目又有新开发篇目,“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与《课标》“教材编写建议”的理念相一致。例如《陋室铭》和《爱莲说》是古代托物言志的名篇,把它们安排在第六单元,还有与第一单元(状物散文)配合的意图;第七单元的《强项令》《包拯》和《岳飞》与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人物传记,也有配合学生学习的意图。所以,即使是非中考考试篇目,教材编写者也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有其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导向,同时对考试有间接促进作用。

从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来看,《课标》第四部分“学段与目标内容”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此可见,文言文学习重视文言词语、句式的积累和迁移、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理解、感悟、欣赏能力,而不是紧紧抓住必考篇目进行死记硬背、狂轰滥炸。如果仅仅为了考试成绩,急功近利,舍大取小,语文教学只能沦为应试教育的奴隶。

从平时考试的目的来看,《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考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好成绩。特别是在七、八年级,考试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归根到底一句话:考试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以中考为指挥棒。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而考试只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根本不能涵盖所有的评价手段,也不能完全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不能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导向。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以上述的“核心价值取向”为导向,扎扎实实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的话值得借鉴:“对于中学生,我常说,考试不能超纲,但是教学必须超纲。比如奥运会跑100米的运动员,他平时就跑100米吗?”相对于“两考合一”的中考来说,“考试不能超纲”是相对于《初中学业考试说明》而言的,“教学必须超纲”是指教学要以《课标》为导向。

纵观泉州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诗文默写只考古代,不考现代,题型完全是填空题,根本没有理解题、情境题、拓展题。2.淡化语法、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3.文言文阅读只考《课标》推荐背诵的篇目和指定的几篇文章,共25篇,全部来自课内。4.现代文阅读只考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其他文体(体裁)没出现,或者是零星地出现在综合性学习题中,往往为一些教师所忽视。

不考是否就意味着不用教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泉州市中考的特点是毕业考试、升学考试“两考合一”,试题的难易度比例为8:1:1,它不仅有甄别和选拔的目的,还有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合格分数的目的。相对于《课标》要求,试题的难易度显然是降低了。但为了符合《课标》要求,也为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正如孔庆东教授所言,教师平时的教学必须超“纲”。对于诗文背诵和理解,无论古今中外,只要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言水平及语文素养,教师都有必要引导学生在鉴赏、品味、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和默写,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进行有选择的、机械的背诵和默写训练。虽然“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但也要“随文学习”,“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比如,莫言的“围子里圈子外狼藉着英勇抵抗者和疯狂进攻者的尸体”一句,“狼藉”是词语的陌生化手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一句中的“而”字表示偏正关系。没有一定的语法修辞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根本无从谈起。对于文言文阅读,阅读材料只不过是考试的媒介而已,考试范围也好,非考试范围也罢,考题离不开文言词语、句式的积累和运用。所以,只要不偏离《课标》和《考试说明》,就不必纠结于阅读什么样的课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积累、理解、感悟、运用才是正道。对于现代文阅读,《课标》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即使考试没有考到戏剧、童话、寓言、新闻、传记、序、跋之类的内容,教师平时的教学也不可对之敷衍了事,而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分析、欣赏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对于需要打好语文基础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考试要重在“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大可不必按照中考的考试内容和题型来命题。在命题上,要重视夯实基础,紧扣文本,不要动不动就用课外的材料,给学生制造“课文不重要,不必学习”的假象。下面是笔者命制的一道七年级(下)期中考试题:

3.综合性学习。(6 分)

我们都知道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鲁迅,我们都学过鲁迅的文章《风筝》《鲁迅自传》《〈呐喊〉自序》,对他的生平、思想、成就等有了较多的了解。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探究一下。

(1)班级决定办一期鲁迅专题的小报,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要求字数相同。(2分)

栏目一:家庭背景 栏目二:___________栏目三:__________ 栏目四:鲁迅研究

(2)在这份小报中,需要介绍鲁迅生平,请仿造下面的示例,把对鲁迅的介绍浓缩成一句话。(3分)

示例: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鲁迅诗歌《自题小像》中的名句,小明同学忘了下句,请你帮他补充完整。(1分)

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目虽然是按照中考的模式来命题的,但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立足《课标》,紧扣文本,重视基础。其一,考题涉及到一种语文活动——办小报,既贴近现实生活,又突出学生的自主与合作,体现了《课标》综合性学习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其二,材料和答案基本来自七年级(下)《鲁迅自传》和七年级(上)《风筝》,紧扣文本,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其三,考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概括分类能力、仿造能力和识记效果,能有效检验师生平时的教学情况。其四,鲁迅其人其作品是热话题,可他的自传、自序却是考试的冷内容,并且(2)(3)题的考试内容算是泉州市中考的冷门,此命题真正做到了“不惟考试”。

总之,语文教学与考试不应只跟着中考的指挥棒转,一切惟中考是瞻,而应立足《课标》,夯实基础,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凸显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着想。

猜你喜欢

课标语文课程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