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才能“专业”
2014-03-11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中翁艳丽
◆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中 翁艳丽
一、语文课——载不动许多“愁”
(一)夸大语文的教学功能,导致语文课“消化不良”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验:附加功能越多的用品,其原始功能往往会受影响或被人们忽略。手机的用途,最初是接打电话,到今天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聊天和娱乐。同样,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当越来越多的内容充斥语文课堂时,语文课的性质、功能却愈加模糊起来,语文老师的身份也变得含糊不清了。比如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时要搭配点物理知识;上《明天不封阳台》会忍不住地谈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上《散步》《我的母亲》等亲情类的文章,常常会插入“洗脚”一类的公益广告;上培根的《谈美》,往往错把外在美与行为美对立起来,让学生辩个不休……很多时候,语文课更像是路边的杂货摊:内容庞杂,叫卖声喧嚣,好看,低廉,却不实用。老师辛辛苦苦教给学生的是一锅没煮烂的“夹生饭”。
(二)投入多,效率低,成为语文教师不可言说的“痛”
“做语文老师苦哇!”这是很多语文同行发自内心的感慨。首先是上课,科学类的课程要讲的是知识点,目标明确。而语文课是没有明晰的教学知识体系的,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独立的文章,且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拥有丰富语文资源的独立王国。语言的积累、文章的解读、思维的开发、情感的熏陶、审美意识的培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一节课里究竟讲什么才是最合适的,很大程度上依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来确定合适的目标。其次是作业,较之其他课程,语文作业本的名称可谓五花八门,有写字本、课堂作业本、听写本、摘抄本、作文本、周记本,还有大大小小的练习册。学生累,老师也累。更不要说一个个批改了!即便是坚持下来了,学生的字有进步了,语言丰富了,表达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了,在考试中,语文素养好的学生不见得就能考高分。因为语文评价标准中主观性的因素太多,有时反而显得不够客观科学。
(三)理论的“花”大,行动的“果”小,语文课改犹如“雾里看花”
语文新课标自颁布以来,每年省、市、县都要组织课改培训会、骨干教师培训会,课改理念和精神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我们也发现,培训会上,大大小小的专家对于语文课改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即便是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名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经验对新课标的阐释也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时候,一线教师在参加培训会时是热血沸腾、情绪高昂,但一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时,却常常望名师而兴叹,因为很多东西学不来。
理论上的百家争鸣并没有给语文课程带来一个明确的教学内容体系,一节课教什么全在老师。我们且不说老师们的语文素养和修为有差异,就是素养和修为差不多的教师,在面对同一篇课文时,也会因为兴趣、专长、各人阅历及对新课标理解上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究竟该教些什么,仍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回首过去,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种种隐痛一一涌上心头,语文课是否该收起一些率性和随意,而多几分专业的规范和秩序呢?
二、语文知识——语文课走向专业的标志
做语文教师的很少有数理化、英语等学科老师的那种“术业有专攻”的认同感、归属感。就拿英语来说,同样是语言教学,英语课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同样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每一学段、每一节课,英语课知识点的传授和能力点的训练总是相辅相成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而在语文课的教学里,你找不到这样有条不紊地干“技术活”的感觉。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似乎全靠着“多读、多写”两大法则。语文教师所能做的,做得最多的也就是分享——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写作经验。因此,较之英语课的“知识能力”教学,语文课的“经验交流”教学真的有些“业余”了!专业的语文课应该教些什么呢?
(一)“文章”不是教学内容
现行的语文教材多是文选型的,一篇篇具体文章构成了教材的主体。所以我们常常误解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读懂文章,错把语文课当成挖掘和拓展文章意义的“读书课”。其实,当文章被选入语文教材时,它的性质就不再是表情达意的载体,而是语文教学的凭借了。这个“凭借”在叶圣陶老先生那里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1]在李海林先生那里是“通过学文章掌握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2]总而言之,语文课是用文章,而不是教文章。用文章做“凭借”,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借鉴、实践运用而获得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
此外,教材的意义还在于它们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学习语言的情境和背景。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教学片断为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者廖文根撰写的通讯《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重温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前的场景。现在我们来当一回播音员,播送这则通讯。所有的男同学都是男主播,所有的女同学都当女主播,我呢,也不闲着,就当音响师,大家看我的主意行不行?
生:行。
师:为了确保大家播音的质量,我们先来读一下屏幕上的容易读错的词语。请一个同学试试看。谁来?你来。(学生朗读)
师:很好,请大家注意一下,红色字是容易写错的字,有下划线的字是多音字。好,我们再齐读两遍。还有这样一些词语,我们要弄懂它的意思。请看屏幕。好了,这些生词在读的时候还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深刻领会。
师:我们要开始读了,谁能说说看,我们该怎样读这则通讯呢?
师:声音应该稍微高昂一些,语速要稍微快一些,但要保证吐字清晰,不浑浊,感情充沛,充满自豪。男女以小节为单位轮流播音,女同学先播,男同学随后,轮流播出。有三个地方要注意:在你们播到第7小节的时候,我会播放《迎宾曲》;第12——14小节不读,播放现场实况;17小节的开头歌词部分不读,播放《歌唱祖国》。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那我们开始了,我说开头引语:现在播送人民网记者廖文根采写的通讯《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男女同学读课文,老师负责播放音乐)
师:谁能结合学过的新闻知识,联系这篇课文,具体说说通讯的特点。
本篇文章从内容上来讲,报道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这样一个大事件;从形式上来讲,是通讯。如果仔细探究这一课堂片断,我们会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围绕着两条线进行:一是“首次载人航天”,学生朗读字词,理解词义,模拟播音,归纳通讯特点,都是以课文所提供的“首次载人航天”这一主题内容为背景展开的。字词的朗读理解是放在文章里进行的,模拟播音是对文章的情景再现,即便是归纳通讯特点,也是结合文章来分析的。学生们正是通过这些言语活动一步步加深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的。这样的过程,我们也通常称之为“熏陶感染”。二是“通讯”,它为我们正确解读这篇文章提供了一副“眼镜”。戴上这副眼镜,我们就不再是普通读者,而是以较为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手头的文章了。比如文中为什么多用场面描写,文章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是如何综合运用的……这些则构成了学生言语学习的情境。
(二)“语文知识”才是专业支撑
一提起语文知识,很多教师就会想到语法规则、写作手法、文体知识等相关的概念、名称。这些知识在新课改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的需要,回归语文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课需要语文知识,但语文知识不能走“老路”。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知识变得“有生命力”呢?那就是建立起一套能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知识体系。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它强调:“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3]由此可知,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为途径,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尤其是听说读写能力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为目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语文能力的实践过程。由此推之,语文知识应是能够帮助学生规范言语行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一套活的知识。它包括“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4]譬如读小说,普通读者关注的是情节和人物的命运,停留在“文章讲的是什么”的层面上。而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则是关于阅读小说的一些概念、技能、策略、态度等,如小说的基本要素、解读小说的方式方法以及视角……这种有专业知识指导的阅读,较之开放的、没有规则约束的阅读要有效得多,也专业得多。所以,语文课不是不需要语文知识,而是用什么语文知识和怎样用语文知识的问题。对此,王晓春老师也给出了一个使用标准:“语文知识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这是语文知识的核心。”“语文课是为了使用语言而学习语言。”[5]
综上所述,语文课需要用语文知识做专业支撑,来规范教学内容和建立教学秩序,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服务。也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不会脱轨,才不会陷入“泛语文化”“非语文化”的泥潭中。
三、言语教学——语文课的专业思维方式
笔者之所以把言语教学称为思维方式,是因为“言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概念、观点。李海林先生把言语教学当作一种教学观或是教学理论。站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把言语教学作为教学意识、理念或者说是思维方式来理解则更有指导意义。
(一)语文课的“灵魂”是言语教学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李林海先生在此基础上又做出了补充:“在功能上,口头语是口头的语言运用,书面语是书面的语言运用,它们的属概念是‘语言运用’。”换言之,语文就是语言的运用,即言语。“这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以冰心的小诗《纸船》为例。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意,会背会默。设定的教学活动是,请一位同学尝试背诵,其他同学记录下他背错的地方,与原文比较,讨论哪一种表达更合理。活动形式是,先小组讨论,再课堂交流。由背书的同学做好讨论记录,最后再重新背诵。这样反复两次。学生最后背得准确无误。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积累书面语,而方式却是通过师生、学生间口语的交流讨论完成的。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书面语言的学习理解也更深入了。这是一个动态的提升、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要本着这样的意识——语文课就是学生的一次言语实践,教师是技术指导。这种意识的具体表现为: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再是一个个问题的罗列,而是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言语学习活动。
(二)言语教学的基础是言语实践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言语教学,它以学生的言语实践为基础,以如何运用语言材料和规则即语文知识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的。这里以薛法根老师《爷爷的芦笛》中的课堂教学片段为例:
师:都清楚了吗?课文中三次写到了爷爷的芦笛,每一次写到爷爷的芦笛,对一个孩子来说,感受如何?下面我们与强强一起去感受那婉转悠扬的芦笛声吧!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想象中的大海、笛声是怎样的?
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们听起来有什么感受?评价一下她的朗读。
生:她读的最后一句“吹奏起来……”“婉转悠扬”读得非常好。
生:她读得非常生动、流利。
师:你又肯定了她的优点。
生:我觉得她没有把那个省略号读出来。
师:省略号怎么读啊?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儿,省略号。(生笑)我知道,她的意思是这个省略号要读得有味儿,对不对?我听了她的朗读后,也有感受。第一,她的声音很甜美,像电视台的播音员一样。第二,不紧不慢的,节奏平稳,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第三,她读书非常投入,很专心。老师还有一个建议,我们读书呀,要像唱歌一样,要有高有低,有时快,有时慢。有的要读重一点,有的读得轻一点,要有变化,同时,要注意它描述的蓝天、海水、海鸟翱翔……想象这些景物交织在一起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感受。要酝酿一下感情,语速、语调要有变化。再来读,我希望能听到不同的表达方式。
生:(再读,明显有进步)(师夸奖)
师:有进步吗?她已经有了进步了,如果老师让她读第三次,你们相信她会读得更好吗?
生:相信。
师:第四次呢?
生:更相信。
师:不错,我相信每次读,都能得到一次锻炼,一次进步。我们再读,要注意什么地方要读得舒缓一点……
(生读,读得很好!同学们自发鼓掌)
师:你学会了朗读,假如用文章中的词来评价,用哪个?
生:婉转悠扬。
师:是啊,我们自己读一读,也要读得婉转悠扬。
(生自己练读)[6]
这是一个朗读教学的片段,在这段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是言语实践。实践方式分为两种,有学生个体的朗读实践,也有全体学生的朗读实践。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的实践,都是反复进行的,且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点评,老师朗读知识的传授(包括朗读的态度、朗读的技巧),还有学生实践之后的自评,又构成了另一种言语实践。前者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经验,后者则从认知方面告诉学生如何朗读,从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在这段以“朗读”为主题的言语活动中,它不是完全开放的、无序的教学,朗读知识成为规范学生学习内容、形成活动秩序、纠正言语失误、发展言语能力的“魔棒”,使学生的言语行为由幼稚走向成熟。而言语实践则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质”支持。
文章最后,我想起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教学就如一棵大树,我们应该删除那些细枝末节,枝枝丫丫,保留住主枝干,抓住最根本的东西。”什么是“最根本的东西”呢?一言以蔽之,即以语文知识做指导,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课,该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了!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荣生.“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J].语文教学通讯,2005,(11).
[4]王晓春.语文课如何是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周成平.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