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大还是人大?

2014-03-11王群卫

音乐生活 2014年1期
关键词:歌星流行歌曲贝多芬

文/王群卫

华语乐坛不景气,所以我们在媒体上听到和看到的很多都是翻唱作品。如果按照原作的味道来翻唱,翻唱者很可能被评为不痛不痒或者不自量力,因为原作的标杆在那里放着呢。而如果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有可能就会成功,甚至被贴上自己的标签,历史上确实有些歌曲就是因为翻唱而成名并成为经典的,但也可能会失败,落个糟蹋歌曲的下场。

人是活的,作品是死的,人对作品的态度应该是灵活的,应该要有个人主观化、个性化的解读。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实践起来困难,因为尺度的把握太难了。尤其让人吃惊的是,某些大牌歌星随意更改原作的表现方式和基本情感指向,随意贴上自己所谓的特色。因此,我才会设问,歌大还是人大?

以往这样的问题好像并不存在,因为表现“英雄主义”、“阶级感情”之类的作品,每个人对一首作品的表达虽然也会有不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果有谁的改动大了一些,可能会招致骂名。而流行歌曲非常个人化、主观化的表达,首先从创作的源头上,就已经让个性、特色之类的东西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再到演唱环节时,歌唱者自己主观上的东西,比如嗓音特色、表达习惯等,又为歌曲添了一层个性化的成分。因此,我们会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听流行歌曲,有人只听某某某的版本,就想去体会某某某的表达特色,而对另外的版本,会认为不值一听,什么都不是。

在古典音乐领域里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差别不会像流行歌曲这么大,因为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德彪西、梅西安等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属性,这些属性已经给演奏(唱)者定下了一个个框框和标准,尽管从圈内人士看来,某某和某某的贝多芬差别很大,但他们都跳不出那个框框和标准,如果越了雷池一步,就会被人给予很不好的评价,比如林耀基曾经看不惯自己弟子李传韵很随意改变古典小提琴作品的演奏方式,而拒绝在演出之后到后台去看望他。古典音乐的作曲家在音乐史上崇高无比的地位,也使得后来的演奏(唱)者不敢轻易去改变原作的面貌,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比莫扎特更天才,比贝多芬更伟大。而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相比,很多时候是处于同等的名气和资历,更改作品就显得更常见,甚至演唱者比创作者的名气更大、资历更深,这样就会出现演唱者大刀阔斧去更改原作的情况。

流行歌曲与宏大主题的主旋律歌曲相比,因为缺少一统性的情感指向,更具个人化、个性化的表达和抒发,所以可以有花样繁多的改编;流行歌曲与古典作品相比,其情感含量、技术手段等方面,在丰富多样性上没法比,改古典作品难,改流行歌曲则要简单和方便得多,所以可以有花样繁多的改编。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流行音乐很多时候是歌星自己魅力的展现,歌星有展现艺术的时候,也有被大众消费的时候,当大家冲着人去的时候,“人”就是大的,歌是小的;而主旋律作品、古典作品,更多是作品内涵、力量的展现,演唱(奏)者去表现内涵力量时,“歌”(作品)就是大的,人是小的。

猜你喜欢

歌星流行歌曲贝多芬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都有前途
令人瞩目的歌星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