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视角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刍议
2014-03-11李雪娟马丽莉
李雪娟马丽莉
(1.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2.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 653100)
[语言学]
基于行业视角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刍议
李雪娟1马丽莉2
(1.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2.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 653100)
普通话;行业视角;培训测试
普通话已成为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入,行业普通话培训测试需求越来越大,其水平提高应引起重视,培训应体现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普通话测试应该由传统的以等级认定为主,转变为以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为本的多元丰富的语言服务上来。
近年来,普通话在许多行业日益成为员工必须掌握的重要工作技能,这是行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行业普通话的发展与提高成为语言文字工作者要面对的新问题。学界对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研究在题库建设、测试技术手段革新、语料库开发、评分正误界定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以社会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业视角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试图在其基础上对行业普通话培训测试作进一步研究。
一、行业普通话的现状
交际性突出,职业特点鲜明 当代社会,各城市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增加,日愈开放、复杂的语言环境使行业普通话呈现出很强的口语交际性。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不同行业的普通话逐渐形成自己的话语贯式,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职业特点。例如:播音员普通话的示范性、教师普通话的启发性、警察普通话的指令性、医护人员普通话的专业术语化、导游普通话的引导性、营销人员普通话的推介性、窗口行业普通话的礼仪性、政法系统普通话的严谨性等,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言语特点和规范要求。
双语使用现象普遍,普通话水平行业差异较大 调查显示,大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往往只有在接待和与外地人交际时才使用普通话,针对本地人则使用方言;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但缺少标准普通话的培训,所使用的行业普通话夹杂着较多的方言。此外,使用普通话的比率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例如:赵晶对杭州市的调查显示:“教育、旅游、金融、酒店业较高,分别为96.2%、93.8%、93.5%和95.2%;而机关、医疗、零售业相对较低,比率分别为71.8%、76.5%、80.3%。”①赵晶.行业普通话水平及测试需求研究——基于杭州市行业普通话现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43-44.麻彩霞对内蒙古的警务人员、高校教师、城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农村牧区民族中小学教师、服务行业人员以及医务人员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平均有28.6%的人不能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①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行业推广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9(2):131-132.。
培训测试市场需求较大,培训期望值较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对使用普通话的意义的认同感较高,相关调查都显示了较高的普通话培训市场需求率。大多数从业人员愿意利用的业余时间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普通话能力,适应该行业发展的要求,且培训测试需求面较广,涉及餐饮、酒店、金融、政法、旅游、邮政、电信、供电、交通、医疗、公安等多个行业领域。而且,在面向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中,除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广电与教育系统、国家公务员以外,许多单位也将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作为选聘人才的重要条件,比如:窗口服务行业,金融、电信、公交、旅游等行业。值得注意是,除过级拿证外,学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比起拿证,越来越多的单位更注重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更多的学员也对提升职业语言能力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尤为关注。
二、当前普通话培训测试于行业需求之缺失
从测试方面看,“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查应试人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试卷的编制主要基于进行普通话水平等级评定时便于量化的声韵调、音变等语音评测点的分布,所选字词主要来源于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从题型、内容、分值来看,书面语(单字、词语、短文)占60%,口语(命题说话)占40%。诚然,普通话测试的形式是口语考试,在测试中也有对语流音变的评测,但整体来看,对应试者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评甚少,尤其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以来,先前测试员与应试人真实的“人-人”交际变成了“人-机”虚拟交际,这种测评形式与行业普通话较强的交际性不相适应。此外,许多行业用语、专业术语也在测试大纲的汉字统计之外,未能纳入测试题库中,行业针对性不强。
从培训方面看,由于等级认定的测试导向,长期以来普通话培训多是以过级拿证为目标,重点主要是语音标准度的突击提高,目前通用的普通话教材,也多是以应试为主的教材,培训功利性较强,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过级拿证的压力与高强度的正音操练使学员疲于语音的机械训练而疏于普通话运用能力的提高,于行业从业人员而言,因职业言语能力训练无从落实,培训效果收效甚微,培训测试后回生现象突出。
从测试员来看,由于大多数测试员身处教育系统和科研部门,所面对的学员也以教育系统为主,在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面向学校师生的思维定式,由于缺乏行业语言环境的体验,当面对不同行业、职业岗位、文化层次、性别、年龄、身份的越来越多元的受众时往往有些不适应,未能做到因材施教。
三、行业普通话培训测试的对策
基于行业需求,转变工作理念 关键是转变传统过级拿证的观念,关注受训者的实际需求,将应试与实用结合起来尤为关键,研究行业普通话的言语特点,基于行业需求提高培训与测试的针对性,让培训更具人性化,测评更具行业适用性,测评导向更趋于语言素质的提高。
结合行业特点,优化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受训者实际工作中的言语运用需求,在语料的选择上应体现行业特色。笔者在实践中依据语言习得的规律,初步建立了基础篇——通识篇——职业篇的内容体系:基础篇主要进行用气发声、吐字归音、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等普通话语音基础训练;通识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行业适用的普通话读诵、即席说话、演讲、辩论等进行训练;职业篇主要针对职业岗位需求进行普通话专题训练,比如:播音员(超市、车站)的言语美感训练、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训练、导游的导游词解说训练、客服人员的电话用语训练、人力资源和宣传部门的危机公关言语训练、新闻发言言语训练、公务员的述职报告、岗位竞选演说等。值得注意的是,当面向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时,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简明实用的实训项目的设计与组织。
以受训者为主体,改革培训方式 一是分阶段分层级组织教学。普通话是口耳之学,语言氛围尤为重要,缺失必须的语言环境,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科学分班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尤其语音基础篇教学阶段分小班(组)教学往往事半功倍。此外,可按地域、民族再在小班里分小组,这样,班级小组间就是对比正音训练的生动语料和典型案例,分班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分组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二是语流教学与音素教学结合,贴近从业人员接受心理。一般来说,行业从业人员大多离开校园学习生活许久,与在校师生比较,成人的接受心理侧重于理解和构建连贯语篇的能力。因此在面向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中,选择基于有意义练习的综合型的语流教学较为适用,但对于难音难调的训练,也要结合分析型的单音素教学进行机械性练习,即以交际为出发点,按交际功能的需要选择句子、词语,在有意义的交际语流中教语音和声调,让学习者体会到语音和声调在语流中的变化,注重重音、停顿、节奏和语调,同时又通过分解练习中抽出句子、词中的音素进行操练,做到重点音素、声调掌握准确。三是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解决语言应用问题。行业普通话培训的受训者接受心理与在校师生有很大差异,大多不能适应中规中矩的传统课堂教学,创设贴近职业生活的情境,寓教于乐尤为重要。任务设置应紧扣职业岗位语言能力需求和受训者的培训意愿,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提出普通话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每一次培训前征集任务是必作的功课,它往往是学员亟待解决的与普通话相关的语言问题。
完善测试题库,普通话测试与职业准入对接 普通话水平测评应更体现职业特点,为更广泛的社会从业人员职业准入服务。为此,应进一步完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库,尤其是增选典型的体现行业特色的阅读篇目与话题,进而对照各行业职业标准,制定更为适用于行业普通话测试的方案,让普通话证书与职业资格证接轨,成为从业人员综合职业能力的资质证明,为社会人员就业择业服务,而且,其方向应该由传统的以等级认定为主,转变为以提升运用能力为本的多元丰富的语言服务工作上来。
An Argument for Training and Testing Putonghua to the Need of Professions
LI Xuejuan1MA Lili2
(1.Yu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Yuxi,Yunnan 653100; 2.Yu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Yuxi,Yunnan 653100)
Putonghua;industry perspective;training and testing
Putonghu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s in many lines of work,and while the demand is on the increase for vocational Putonghua training and testing,the qualit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Trainings should be tailored to the posts,and testing should advance beyond mere ratings to include services for uplifting language abilities.
李雪娟,硕士,副教授,云南省普通话测试员,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职业教育。
H102
A
1009-9506(2014)05-0061-03
2014年8月2日
马丽莉,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字推广应用,测试管理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