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发展研究

2014-03-11张凯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生态

张凯

(太原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论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发展研究

张凯

(太原大学,山西太原,030001)

农民工的生存、发展状况是由农民工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决定的。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整体较低的能力水平、恶化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农民工生态位的影响因子。要解决农民工问题,使农民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民工生态位,正确认识农民工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整体能力水平,改善农民工的生态环境。

农民工;生态位;生态环境

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2012年两会期间,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子弟等再一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对象。如何更充分的发挥农民工的作用?如何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如何使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幸福的生活?生态位理论为认识农民工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生态位概述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种群的生态位是由种群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种群的生态位环境决定的。通常用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生态位宽度来考量生态位的具体情况。

基础生态位是指一个个体和群体在无别的竞争者存在时所占有的生态位,是理论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有别的竞争者存在时的生态位,是考虑到生态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生态系统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生态位宽度又称生态位广度或生态位大小,是指一个个体和群体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因为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每个人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即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位置。生态位理论不仅在现代生态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设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工具。

二、农民工生态位分析

(一)农民工的生态位涵义

农民工的生态位是指农民工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与其他群体如农民、工人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农民工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包括所占的物理空间、功能地位,在各环境因子变化梯度中所占的地位。这不仅反映农民工在哪里生活,并可反映他们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受其他群体的约束。

在制度设计之初,设计者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位置,农民工是在实践中,由于改革发展的需要,自发出现的,实践证明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作用无可替代。可农民工是农民的身份,工人的工作,既与农民争名,又和工人争利,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生态位模糊不清,农民工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受到其他社会群体的挤压,逐渐被边缘化。

(二)农民工生态位影响因子

农民工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是由农民工的功能和具体生态环境决定的。农民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获取资源能力的高低、社会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农民工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处于何种位置。

1.农民工的功能

农民工的功能由农民工的作用和能力组成。农民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城,成为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劳动力,是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相对于城市产业工人,是廉价的,报酬低、无保障,是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强劲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农民工还成为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当经济繁荣时,农民工大量进城,经济萧条时,农民工大量返乡,保证了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二是农民工成为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绝对数减少,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改善农业的产业结构,为农业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另外,农民工返乡带回去大量资金、技术,还改变了农村的落后观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所需的条件,农民工成为沟通城乡的载体和桥梁,是以市场机制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重要力量。三是农民工成为促进城乡社会融合的重要载体。

农民工的能力是指农民工获取资源的能力。农民工能力类型多样,农民工具有从多种领域获得资源的能力,如农业、工业、服务业。但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如与农民比较,农民工长期离乡外出务工,并不从事实际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力退化。相对于城市产业工人,受教育年限较短,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0.47%,平均教育年限为8.59年,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2001年的比例为17.1%,逐年增加,到2004年为28.2%,从没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超过70%,去年全国评选101名工人“技术能手“,其中没有一位是农民工,另外一方面,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工从事的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脏、累、险、差工种,这就说明了农民工在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是能力水平最低的群体。

2.农民工的生态环境

所有影响到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因素构成农民工的生态环境,由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等子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共同构成。

制度环境是影响农民工实际生态位形成的首要因素,是影响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制度之总和。户籍、产权、财政、金融、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组成农民工的制度环境,户籍制度是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的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农民工受到歧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主要因素,是其他诸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一切公平制度之所以存在并得以执行的前提。身为农村户籍身份的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既无法享有城市人的“补贴”,也不愿在农村从事农业,可利用的资源有限,生态位宽度受到挤压,功能发挥受到限制。

物质环境是农民工生态位宽度的决定因素,是农民工可利用、享受的所有物质资源。农民工的物质环境因素首先是工资水平,相对于城市产业工人较低,比起农村农民的收入要高,这是农民工愿意进城打工,却又无法承担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的原因。其次是农民工的劳动条件、劳动福利,农民工在城市从事最差、最苦、最累的工作,但极少有劳动福利,劳动条件也差,这是早期农民工的竞争力所在,也反映出对农民工的不够不公平。再次是大部分农民工在农村还拥有土地,虽然农民工很少从土地上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但土地在最终意义上对他们具有保障意义,具有养老、失业保险作用。

心理环境是影响农民工生态位的内部因素。农民工的心理状况是与农民工的需求满足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民工的需求多样,满足程度不同,因而形成农民工复杂的心理环境。在物质需求满足上,农民工的心理是矛盾的,相对于城市产业工人,同工不同酬,生活水平差距大,使得农民工对自己的工作认同低,但相对于农村务农的农民,农民工的收入较高,因而在心理需求上获得一些补偿。安全需要上,农民工离乡背井,工作、生活没有保障,缺乏自己的组织,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健康安全等要求满足程度低,普遍产生紧张心理。在感情和归属的需要上,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高度封闭,人际交往少,农民工的交友、爱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对城市缺乏归属感,甚至有仇视心理。在尊重的需要上,城乡文化的差异,许多市民对农民工有排斥心理,看不起农民工,有的政府管理者也把农民工作为混乱的根源加以防范,农民工得不到尊重,很自卑。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农民工面临着制度的限制,能力的制约,思想文化的抵制,对出路、前途、未来一片迷茫。

思想文化环境是指社会整体对农民工的态度、认识。首先是政策、制度制定者对农民工的态度、认识,政府作为政策、制度制定者,他的态度和认识对社会其他群体的态度和认识具有引导作用。长期以来,政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担心农民工进城会造成城市有限资源的恶性竞争,影响城市社会的稳定秩序,因而对农民工制定了诸多限制。其次是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态度、认识,受到几千年传统等级制度思想的影响,出于保护自己既得利益,还由于农民工的现实生活贫困,导致许多城市市民对农民工产生歧视,看不起农民工。再次是农民工群体文化,农民工的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碰撞时,由于农民工的自卑和敏感,通常农民工都采取回避的态度,文化适应能力弱,逐渐疏远城市主流文化。

作用重要,能力较低,生态环境恶化,使得农民工的实际生态位宽度不断受到挤压,在农村和城市被双重边缘化。

三、构建和谐的农民工生态位

温家宝曾说:“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农民工问题解决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制度、理论设计上,为农民工构建合理、科学的生态位,规划合理的生存、发展所需的空间和资源,提高农民工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的空间、资源的能力,防止农民工与其他群体竞争时,生态位受到挤压,被边缘化。

(一)充分发挥农民工在农村和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正确认识农民工的作用

农民工作用的发挥是长期性和过渡性的结合,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会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具有过渡性。另一方面,城市化、现代化是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二元社会结构的消失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农民工还将对社会发展长期发挥作用。农民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面的,也是有限的,农民工不仅是城市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建设、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虽然农民工作用重要,但由于受多种条件限制,作用未充分发挥。正确认识农民工作用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前提。

2.为农民工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

农民工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农民工生态位设计的根据。为了充分发挥农民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是打破限制,破除限制农民工作为城乡建设者,城乡融合的桥梁作用发挥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人为因素。其次是积极支持,在资金配套、技术转移、信息咨询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民工作用的发挥。第三是加强组织,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把农民工引导进入党组织、工会组织、行会组织、社团组织等。第四是不断探索发挥农民工作用的平台。农民工进城务工、返乡创业基本是自发分散进行的,风险大、效果差。为了给农民工提供更多机会,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各种平台,如劳务输出公司加用工单位合作机制、培训机构加劳务输出加用工单位的机制,行会组织加创业孵化园的机制等等

(二)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资源获取能力

培育和增强农民工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体制创新和政策设计的着力点,只有使农民工具备了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民工问题才具有从根本上解决的可能性。教育和培训是培育和增强农民工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1.集中各种力量加强对农民工教育和培训

农民工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首先国家加强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监督,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目前涉及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文件有十几项,还需不断制定新的切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加强政策实施力度和实施效果的监督,建立国家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投入体系,不断创新农民工教育培训平台,扩大教育培训总量。

其次引导各类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党校、夜校、专业培训机构等要利用自己掌握的教育资源,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实际,为农民工提供教育和培训。

第三要求用工单位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制定法律法规要求用工单位把对农民工的使用和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做到先教育培训后使用,或者边使用边教育培训,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第四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利用自己的开放性、受众面广的特点,开设一些针对农民工的专栏,如发布用工信息、技术推广、法制宣传等,还可动员民间团体、私人单位开展别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活动。

2.对农民工进行分类教育

农民工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对教育培训有不同要求,为了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效果,使农民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应对农民工进行分类教育培训。

第一,把农民工分成进城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进城农民工是想在城里谋一份工作,扎下根,需要的是一项职业技能,是城市生活需要的观念、理念、方式。返乡农民工由于长期不从事农务,农业生产技能生疏,在城里学到的工业生产技能基本没有用武之地,这种情况下急需对已有技能进行改进,或者学习新的生产技能。

第二,把农民工分成务工农民工和创业农民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务工农民工主要需要具体职业技能,相对简单。而创业农民工所需的教育培训较复杂,创业需要理念,需要相关法律知识,需要培养市场意识等等,两者对教育培训的要求不同。

第三,把农民工分成传统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熟悉城市的生活,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与传统农民工需要技能教育、培训相比,他们更需要人文关怀,需要建设丰富的精神世界。

3.丰富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

从整体上看,农民工对职业技能的需要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文化知识、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心理健康也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第一,坚持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为主。目前国家出台的涉及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文件,各教育培训主体提供的农民工教育、培训都把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作为主要内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也要不断调整,从低层次的简单的上岗培训、岗前培训逐步转变为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

第二,普及文化知识教育。整体上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农民工接受更高级技能,同时也阻碍了与城市市民建立共同的交流背景。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接受城市新兴文化知识,为其整体能力提高提供基础。

第三,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农民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农村形成,生活方式与农业生产环境相适应。通过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化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更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四,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农民工的法制观念淡薄,严重制约了他们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应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向农民工提供法制教育培训和咨询,提高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农民工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五,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农民工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导致多种需求无法满足,使得农民工群体心理状况整体上处于亚健康状态,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工对外部世界的正确感知,限制了农民工整体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引导农民工形成健康的心理。

农民工能力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含以上内容,还需根据现代化的要求,不断丰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内容。

(三)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生态环境

1.改善农民工的制度环境

有步骤、有规划、分阶段、有深度地进行制度改革,首先要从户口制度入手,消除城乡户籍差别,把保障从户口上剥离,建立起城乡社会福利、医疗、养老、就业等保障一体化的制度,解决好农村土地归属问题,打破多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转化,构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

目前国家已在多地进行对以户籍制度为主的城乡二元制度试点改革,但由于情况复杂,如城市存在自利自保意识导致许多地方户籍制度改革阻力大,同时农村土地制度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瓶颈作用凸显,改革必将是长期的。

2.改善农民工的物质环境

国家和企业共同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物质收入,改善工作、生活的物质条件,主要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全面实施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加快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改善居住环境等措施。

目前沿海多地出现民工荒,农民工收入普遍上涨的有利情况,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整体能力较低的农民工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较弱,要彻底改善农民工的物质环境,不仅需要国家、企业的努力,农民工自身的素质提高也是必要的。

3.改善农民工的思想文化环境

农民工思想文化环境的改善,首先要改变政府的认识,政府要改变对农民工作用认识不足,把农民工负面效应估计得过重的思想。二是引导城市市民改变对农民工的偏见,逐步消除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加强现代公民意识培育,让公平、公正意识深入人心。三是重视农民工群体文化建设,加快城乡文化融合,消除农民工的“过客”心态,树立“主人翁”意识。

4.改善农民工的心理环境,

改善农民工的心理环境,根本上是要满足农民工的各种需求,改革不公平的制度,改善物质生活,丰富文化生活,满足农民工的物质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发展的需求,心理环境的改善是与其他环境的改善密切联系的。

在其他环境改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向农民工提供心理咨询,引导农民工心理,增强农民工对社会现实的心理承受能力。

农民工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才能使农民工在社会生态系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才能与其他社会群体协同发展。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Z]. 2006,3,27.

[2]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2006,4,13.

[3]钟涨宝,李飞.非政府组织与农民工社会支持——基于青岛、深圳、东莞的调查[J].社会工作,2008,(9).

[4]季孝龙.“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的身份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10).

[5]连丽霞.“新生代民工”的心理和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农学通报,2006,(4).

[6]时光辉.浅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及对策[J].青年科学,2009,(11).

[7]陈成文、廖文.从制度困境看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7,(1).

[8]赵秀玲.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之我见[J].成人教育,2004,(5).

(责任编辑 高云)

D631.42

A

1671-0681(2014)04-0105-04

张凯(1978—),男,山西太原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政法系讲师。

2014-01-24

猜你喜欢

农民工培训生态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生态养生”娱晚年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