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读学校发展现状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2014-03-11张耀军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工读学校学校发展

张耀军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工读学校发展现状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张耀军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工读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也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发展好工读学校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市13所工读学校为例,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上海市工读学校,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四个方面了解工读学校的发展状况,以期为工读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建议。

工读学校;SWOT分析;发展策略

我国工读教育起源于1955年7月,当时有关政府部门在受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的实践启发,借鉴其教育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北京市开办了我国第一所工读学校——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①张红菊.改革发展中的工读教育[J]. 人民教育,1995(10):29.至此,除去众所周知的原因,工读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60年。工读学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和矫正机构,最初是对有轻微违法违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特殊教育的半工半读学校,现在主要是对品德、心理、行为偏常的中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教育机构,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也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上海市的工读教育自1961年创建以来,截止到目前也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②徐志林,刘叶杰.上海工读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65.工读学校在其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为指导思想,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学校良好的教育秩序,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以及保持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步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工读教育的发展速度明显下滑,甚至有倒退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有:1.工读学校数量明显减少,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工读学校数量一度达到顶峰,全国共有工读学校多达150余所,80年代后期开始工读学校开始以每年2%-3%的速度下降,③李梦娟.工读教育路在何方[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08-13.到2003年调查显示全国共有工读学校72所,近20年时间我国人口增加了近3亿,而工读学校数量却减少了一半有余。2.工读学校学生饱和度不高,2003年10月一项针对全国72所工读学校的调查表明,在校生100%饱和度的学校仅占26.6%,不到50%的为33%,①范绪锋,柴葳.工读教育:如何不再举步维艰[N].中国教育报,2004-11-07.2005年6月调查显示全国共有工读学校67所,其中4所是空壳,没有学生。②李梦娟.工读教育路在何方[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08-13.在这一轮的衰退风暴中,上海的工读学校也未能“幸免于难”,截至目前上海市工读学校仅剩13所,而农村工读学校仅崇明1所。工读学校的发展为何会出现此种状况,笔者决定运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市13所工读学校的整体发展现状进行一个全面分析。

一、上海市工读学校发展现状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威力克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Threat四个单词,意思分别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其中S、W主要是指内部条件,O、T主要是指外部条件。SWOT分析是制定策略的一项基本依据。因为正确的策略方案必须建立在对自身优势和劣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机会,克服劣势、发挥优势,使自身按照预定的目标发展。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利用见习机会与工读学校校长、教师展开访谈,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四个方面对上海市工读学校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教师教育经验丰富,责任心很强。目前整个上海市现有工读学校13所(包括崇明县1所),在校教师均有较长的工读学校任教时间。这些教师由于长期身处教育一线和学生直接接触机会比较多,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比较了解,对工读学校的运行和管理规律认识比较清晰,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比较丰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不仅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安宁,更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作为工读学校的教师担负着比普通学校教师更重的职责。因此,工读学校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责任心。

2.敬业心强。工读生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疏于管教或者管教不力,为此,目前我市所有工读学校均实行学生住宿制管理办法,即学生周一来校周五晚上回家,中间实行封闭式管理,教师全程陪护。这种管理办法就预示着每天晚上必须有教师要参与值班,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但是即便如此,笔者在采访中也没有发现有老师对此表示不满,由此可见,工读学校教师有较强的敬业心。

3.工读学校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工读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从目前来看整个上海市基本做到了每个市县一所工读学校,基本可以满足本区域内的学生需求。2006年新修订通过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后已将工读学校称为专门学校,③路琦.创新和完善我国工读教育的现实思考[J].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5):53.为了避免工读学校给学生带来的污名效应,目前上海市所有工读学校均已进行更名,如原卢湾区工读学校改名为新晖中学,原闵行区工读学校改名为启德中学等等。工读教育现已经从教育、改造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好形式①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的通知[R].转化为对年龄在12至17周岁、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包含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②徐志林,刘叶杰.上海工读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66.

(二)劣势(Weakness)

1.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老龄化现象普遍。由于工读学校学生数量较少,目前全上海市各所工读学校学生人数基本稳定在30人左右,工读学校教师的需求量较少,在一段时期内很少有编制会划分到工读学校。同时由于工读学校的特殊性,工读学校教师向其他学校(主要是指同一学段的普通中学)流动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此很长一段时期内工读学校教师结构十分稳定,教师年龄普遍较大。

2.教师学历层次低。由于工读学校教师流不动性不够,很难腾出编制招聘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同时由于本校教师年龄偏大继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不足,因此很难通过自我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因此相对于同一学段普通中学而言,工读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

3.教师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由于工读生的特殊性,工读学校教师不仅承担了学生的基本教学工作,还要承担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如每周一次的晚上值班、家访、对放假未归的学生的查找等等)。工读学校教师为此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压力、学校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等。

4.教育理念落后。步入新世纪工读生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学生问题从“外显”转向“内隐”,具体而言就是从原先外在所表现的轻微犯罪和违法行为,转为现在内在的心理疾病、思想品德问题。学生特征的转变势必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转变,但是在一些工读学校教师还是按照原先的教育理念来对待工读生,除了高压管制就是道德说教,“以管代教”的落后教育观念仍旧没有清扫干净,教育理念落后。

(三)机遇(Opportunity)

1.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进入新世纪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首次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衡量标准。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改革也正在稳步推进。这一切的改变使人们认识到工读学校不再是一个“关”学生的“劳教场所”,工读学校教师也不再是作为“教官”或者监视人员的角色出现。工读教育必须实现从“以管代教”向“以教代管”的转变,对工读生的教育不仅仅只考虑其在校表现,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要达到全社会和谐首先要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学生的出现本质上就是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思想和行为的和谐不够,个人和家庭、社会之间的和谐不够。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反映在青少年身上就是学生问题的多样化,因此在全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办好工读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3)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根据教育均衡化要求,上海市每所中小学都有最低的配置要求,笔者经过考察发现目前上海市工读学校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是基本的校舍、宿舍、食堂、运动场都有配置。不仅如此,考虑到工读学生大多父母离异,家庭贫困,各区教育局还下拨专款免除学生们的食宿费,让学生免费在校就餐,为学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创造了一个舒适环境。

(四)挑战(Threat)

1.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缺位是工读教育发展的最大挑战。目前在我国专门针对工读学校教育的文件是1981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的由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下文称《方案》),该试行方案规定了工读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工作、招生等等方面的问题。在该方案运行6年后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国家教委、公安部、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下文称《意见》),《意见》对《方案》的内容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和补充。随后在一些法律中也有关于工读学校和工读学生的内容,比如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世纪之交的199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虽然这些法案都对工读教育提出了要求,但是并没有把握好工读教育的实际和发展现状。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取消工读生强制入学,不仅不利于工读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普通学校的发展也有诸多弊端。新世纪以来关于工读教育的专门法律几乎没有,国家重大教育政策中也难寻工读教育的踪影,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更是对工读教育只字未提。由此可见造成今天工读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尴尬情形很大程度上与政策和法律保障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2.社会污名的困扰。由于过去工读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就是以一种专门招收不良学生的学校形象出现,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问题的社会青年或者“小流氓”,一些家长担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工读学校就读后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顾忌社会的异样眼光和流言蜚语,因此在非强制入学的情况下就不会主动把孩子送到工读学校就读。

3.自我定位的迷失:同质化和边缘化。工读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为挽救失足青年和维护社会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步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强制入学逐步被取消,工读学校招生遇到很大问题,生源数量急剧减少,原先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学校现在最多只能招到40余人。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校为了实现突破,有的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这类学校由于自身没有职教能力和经验,场地、师资都要受制于人,因而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也没有形成特色,工读学校日益转化职业学校;而有的学校干脆走普通中学的道路,这类学校由于原有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较差,想要通过中考成绩来提升学校整体形象也十分困难,改制后的工读学校不仅很难被认同为职业学校,同时也无法跻身到普通学校的行列。因此,在工读学校发展过程中全市工读学校都存在同质化和边缘化的困扰。

二、上海市工读学校发展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市工读学校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工读学校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丢掉了原来的特色,更有可能彻底成为普通教育的附庸、义务教育的包袱。笔者认为,工读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抓住发展机遇,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具体来说,可以从外部(政策和措施等)和内部(教师自身)两方面来促进工读学校的发展。

(一)外部策略

1.争取政策支持。问题学生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附带产物。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和新闻时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笔者认为,在没有找到适合的教育办法和转化方式之前,工读教育无疑是接收这些学生的最佳场所。工读学校虽然数量很少,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工读学校在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上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上海是如此,在全国更是如此,为此笔者认为虽然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上没有提及工读学校,但是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为工读学校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政策来支持工读学校的发展。

2.健全法律法规。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工读学校的法律,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工读学校的《意见》和《方案》已经明显不适合现代工读学校发展的背景下,地方人大和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快制定针对工读学校的法律和法规,特别是在工读生强制入学、非上海户籍的问题学生入学、保障教师和学生人身安全等方面加强管理。

3.教育行政部门扶持。首先,在工读学校教师招聘上要灵活考虑,为工读学校争取更多的教师名额,特别是一些专业教师,如心理教师、体育教师等等,同时对新录取的教师要留有半年至一年的试用期,以此来区分哪些老师更适合在工读学校任教,真正把有限的教师编制留给能够为工读教育献身付出的人。其次,加强师资培训。由于工读生的特殊性,因此对工读学校教师的要求也会有很大不同,很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可能对工读学校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对工读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疑虑和困惑,加强对这些年轻教师的入职培训有利于他们更快进入工读教育的角色,更好地适应工读学校的生活;在对年轻入职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其他教职员工的培训,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增多,这一切都迫使长期囿于校园之内的教师走出校门了解当今的社会形势,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再次,提高教师的岗位津贴。工读学校由于其管理的特殊性,教师付出了比普通学校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由于生源的特殊性,教师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提高教师的岗位津贴一方面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肯定,更多的是对教师辛苦劳动的一种精神鼓励。

4.其他社会机构的支持。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作为工读学校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利用本单位资源支持工读学校的教育工作,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矫正体系。①董利,李晴,谭尘.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构想——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为视角[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52.上海市黄浦区新晖中学近些年依托“基于关怀理论的工读学校学生社区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研究”课题基本探索出了一条学校与社区共建的育人模式,目前围绕学校和社区已经开发出近10门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课程。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应该在以后的工读学校发展过程中加以推广。

(二)内部策略

1.发挥文化熏陶的作用,革新教师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新旧、先进与否是事关教师精神风貌、工作态度、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工读学校应该在校长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确保教师专业共同体能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成长。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掌握并形成最新的教育理念,借助新理念弘扬敬业精神。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工读学校生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育和转化好这类学生需要更多的手段和方法,为此学校应该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育人本领。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工读生是一群特殊的学生,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工读学校教育工作,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在普通学校的教育工作中防患于未然。

3.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读学校的教师作为问题学生的教育者,除了要经常处理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突发情况外,还要正确处理影响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工读学校教师心理的健康与否可以说是教育、转化、矫治问题学生的关键,同时也是对教师发展负责任的表现。①李明辉,侯秋丽. 工读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9(09):40.工读学校应加强教师对工作目标和意义的教育,提高工读学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合理利用奖惩,尽量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减少教师心理波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工读学校不应该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而是要继续发挥它的育人作用。通过SWOT分析法,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工读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优势,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目前工读学校存在的不足和困境。相信借助这一分析结果形成的工读学校发展策略会对工读学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2014-10-25

张耀军,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教育管理与德育。

猜你喜欢

工读学校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工读学校学困生语文写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虚拟工读学校作用不“虚拟”
恢复工读学校很有必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