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编辑职能及其“棱镜效应”
2014-03-11文/黄欣
文/黄 欣
何谓“大众传播”?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就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期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传播对象中唤起传播者预期的意念,试图在各方面影响传播对象的过程。传播的过程必须具备3个条件:传播者、信息和受众。
随着大众传播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传播行为主体的职业传播者,逐渐出现了细致的内部分工,而编辑,正是其中的一员。
一、编辑职能的变迁
编辑活动的出现早于大众传播。在我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对甲骨骨片的分类编次“三册,册凡三”。从简册抄本时期到雕版印刷初兴的隋唐,从事编辑工作的政府机构和个人层出不穷,如南朝萧统《昭明文选》,唐代馆阁的《北堂书钞》等。但早期传播媒介有限,编辑活动严重受限。在真正的大众传播产生以前,编辑职能基于图书的基本功能(传播和积累知识)而存在,主要有两项:一是信息的筛选取舍,二是信息文本的有限序化,旨在积累而不是传播。
随着传播媒介的改进,编辑活动日益丰富,编辑职能也不断延伸。公元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并大量印制《圣经》,这一实践标志着大众传播的诞生。自此,机械媒介和新兴工业手段介入传播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控制和扩散的能力,图书出版业迅速崛起。此时,由于可传播的信息量依然受制于传播成本,即印制费用,编辑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和过滤信息,初步显示出为信息传播服务的特征;图书的经济效益也使编辑出版更有针对性,不再局限于文本序化,更关注受众、市场。此外,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编辑对信息的加工程度不高。
19世纪产业革命浪潮使大众传播发生剧变:首先是印刷业,高速滚筒式印刷机的发明进一步增强了信息复制能力;其次,广播、电影等新媒介将人类传播和感知信息的能力上升到新高度;再次,社会发展提高了受众的知识水平和信息需求,促使传播行业市场化,要求传播者充分领会受众给予的信息反馈,此外也必须兼顾政策法规及行业规律。
这一时期的编辑职能由此发生剧变:不仅要对信息进行全面调节和控制,使庞杂的信息流变得系统有序,而且要基于特定的传播媒介,产生最佳效果。
对于大众传播时期的编辑职能的认识有一个普遍误区,即:编辑是信息的把关人,把关其实只是编辑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进行信息处理的诸多环节之一。从纸媒介为主的印刷时期发展到多媒介时期,编辑职能就不只局限于把关了。以图书出版为例,包括策划选题、组织作者、整合营销、跟踪意见等。而在多种传媒相互竞争、融合,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将编辑局限于以纸媒介为基础的“传播者→编者→受众”流程,显然是不恰当的。
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大众传媒无处不在,日趋成熟。即使是新生事物——网络,其媒介特征也已经成型,基于这些媒介的编辑活动已固定成熟。下文将通过建立一个编辑职能传播效应的动态模式,来揭示大众媒体时期编辑职能的内在共性。
二、编辑职能的“棱镜效应”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一种由符号和使用规则组成的结构,符合实际存在的某种结构或过程的有关要素,具有构造、解释、启发和预测的功能。下面这个动态模式是借鉴棱镜中光线传播途径建立的,故称编辑职能的“棱镜效应”模式。以编辑职能为中心,由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源、编辑和受众3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组成。
图编辑职能的棱镜效应模式图
1.信息源
所有发出原始信息的个体或媒介组织。大众媒介时期的编辑,作为职业传播者,直接接收这些信息。
2.受众
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是一个集合概念,主要是接受大众传媒信息的社会人群。
3.编辑
大众传媒时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辑职能的基本结构相对稳定。各要素依序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对信息的调控。主要包括取舍筛选、整合序化、主动增值。
(1)信息的取舍筛选。把关是编辑最基本的职能,旨在缩减信息量,须依照下列原则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①社会原则:即符合当下的政策法规、道德准则、文化风气等。②媒介原则:符合信息载体所基于的媒介特性。③个性原则:进行有个性的信息调控。个性是编辑所在传播组织的性质、编辑群体自身素质等综合的产物,并随着竞争和市场而不断调整。
(2)信息的整合序化。即内容加工,使可传播的信息流处于合理的分布状态,以便受众理解和接受。例如报纸、期刊整合序化的形式就是划分为栏目进行归类。
整合序化依据两个标准:一是文本体裁的内在规律,使信息分布良好地适应体裁特征(与信息筛选原则有一定相通之处);二是受众的认知规律,如报纸的“头版头条”,读者视线先到这里,故应放置最重要的信息。
整合序化的本质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进多文本优化。从宏观上包括多种媒介的整合,这就需要编辑对各种媒介都有一定了解和全盘把握的能力。微观上则主要体现为信息整合。比筛选更富于创造性。
(3)信息的主动增值。即扩充现有信息的传播潜力,这是编辑对信息进行调控过程中最富创造性的环节。应突出重点,加强控制,凸显信息的价值。信息关联是增值的主要途径。
进行关联的信息文本,在意义、题材、体裁、创作视角等方面具有相似或相通之处。需把握其内在逻辑,进而启动关联。信息关联主要包括空间关联和时间关联。①空间关联。体现为版面、板块的位置安排。与文本的序化几乎同步,但目的不同:序化是为降低受众的认知难度,空间关联则是要拓展认知的深度。如报纸版面的同题集中,除形成规模优势外,也能引导读者先关注该主题的共性,再关注个性。②时间关联。对同一事件、对象进行跟踪或追溯,按时间顺序展开。
筛选、序化、增值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筛选是通过价值判断,确定进入传播过程的信息,这样才能进行优化处理,即序化。序化是在进一步了解文本的基础上实行个体优化,这又是增值,是整体优化的前提。只有信息流有秩序的文本才能通过重组产生规模效应,最大限度地获得附加值。尽管三者有一些交融,比如增值也寓于序化之中,但总体上,大众编辑职能基本是按“筛选→序化→增值”的顺序,沿着信息流向依次执行这三种职能,正如光线传播依次经过棱镜的三个面一样。因此,“棱镜”的三角形剖面也依次标记为“取舍筛选”“整合序化”“主动增值”,以模拟编辑职能的序列性。
4.传播过程中的互动
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编辑作为传播过程的主体之一,其职能也必然有所涉及。
(1)信息源与受众的信息交互。大众媒介时期,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十分鲜明,受众更为主动。通过媒介编辑的调节,受众意见、观点、要求都可以反馈给信息源,促进信息源尤其是创作者的改变。当受众发出信息并传达到信息源的时候,二者就发生角色互换,受众成为信息发布源头,而原先的信息源变成受众。信息源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穿过棱镜的光线一样,是可逆的,但不是对等的。
信息源→受众。信息源发布的原始信息,通过编辑调控优化并传递给受众。这个过程中,信息经过了筛选、序化、增值。
信息源→受众的过程,是信息价值提高的过程,信息量往往有所增加。
受众→信息源。受众接受信息后做出的各种反应。受众反馈的信息经编辑主观能动的处理后反馈给信息源,促进信息源的改进乃至新资源的开发。翻开期刊的读者调查表,里面大都有“您最喜欢本期刊物的哪些栏目或文章”“最不喜欢哪些”“希望刊登哪些内容”之类的问题,主动要求受众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这是因为受众的反馈信息数量众多,内容难以预知,必须加以引导,或是对大量的反馈信息进行提炼。受众→信息源的过程,信息量大幅度缩减。
信息源与受众之间信息交互,经过编辑的加工,无论信息量最终增加还是减少,都实现了价值增值。
(2)编辑→信息源、编辑→受众。编辑对信息源的反馈主要体现为筛选,如通过约稿、退稿、退修等手段将自己对信息的价值判断返回给信息源,促使传播者(主要是创作者)改进文本质量。发掘、培养信息源是这种能动反馈的最高形式。
编辑对受众的反馈主要通过逆向增值来实现。在把握反馈信息共性的基础上,对受众的反馈进行引导,如发布读者调查结果、开办读者信箱等。主要通过树立起范本来实现。在大众传媒时期,限于媒介的物质压力,对受众的反馈不如对信息源的反馈那么显著和有力。
(3)编辑的自我调控。正如光线通过棱镜就会发生散射一样,在信息传播途中,编辑主体也会吸收各种有用资讯,进行自我的能动的调整。
编辑的前馈。所谓前馈,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使用大众媒介时,事先调查研究,了解受众的构成、需要、行为,以改进传播信息,提高针对性和改善效果。前馈是一种先验性行为,在大众媒介时期,编辑的前馈是媒介和传播手段进步的必然结果,又是传媒业市场化的要求。处于商业社会的大众传媒编辑,其活动也要受市场杠杆的调节。传播能否获取收益也是编辑前馈的内容。例如投放广告,据统计,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的收入有60%以上来自广告。
而更广泛的前馈表现为受众本位的信息取舍模式,20世纪末,被称为“平民化革命”的报刊周末版浪潮是我国传播业界最大规模的编辑视角改进,由单方面的宣传转向开放接受反馈。热门节目“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也是前馈的突出范例。编辑的前馈职能恢复了信息源与受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性,有助于开发信息、优化传播效果、吸引受众。
理论研究。随着人类文明进步,新媒介涌现、传播方式变迁已是大势所趋。信息的价值法则以及特定媒介的发展规律都在不断更新。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揭示传媒规律并指导实践,是编辑职能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前馈机能在相关社会群体中的延伸。
三、网络时期编辑职能的改变和问题
历史证明,编辑活动总是随着媒介发展而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按照传媒量化标准,当一种媒体的使用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20%时,才能称为大众传媒。而据《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1.65%,互联网已具备独立的媒介特征、明确的受众群体和专门市场,已成为事实上的大众传媒。
互联网对信息传播模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它的优势也是前所未有的。首先,作为信息载体,互联网具有几乎可以无限扩充的信息存贮能力。而传统的大众媒体,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由于物质资源相对有限,信息量受到印刷成本、版面、地域、播放时间等因素的限制,需要大幅度削减。以美联社为例,其发送给各新闻机构的信息最终只有2%能传递到受众。而网络的信息产品是数据流,不受上述因素制约,只需服务器提供虚拟存储空间,购买费用较低乃至免费。网上信息的发布和取得便利,只需借助上网电脑或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较少依赖专业器材,更新速度也极大提高。其次,作为传播媒介,网络是以往所有传媒传播方式的集合,并可同步传输,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环境。此外,网络的超文本链接能将各种形式的信息模块关联起来,实现多媒介的整合,加上搜索引擎,实现快速便利的查询。
尽管网络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先进媒介,但也要受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制约。
1.网络媒体的现状和传统编辑职能的延伸
在大众传播(网络)时期,网络深刻地影响着传播形态,它并未替代其他媒体、一家独大,而是传统传媒与网络并行。
网络初兴时,往往成为传统媒体进行信息发布的工具,即传媒上网。这使传统大众媒体也能分享网络的快捷、便利、交互性强和多元化等优点。在这个层面,编辑职能依旧延用传统传媒的框架。例如: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新闻栏目至今仍具有与报纸版面类似的外观。与此同时,编辑职能又基于网络环境产生很多新变化。
2.网络化传播环境中编辑职能的变化
(1)基本职能的交融和传播功能的加强
基本职能的交融。网络的信息传播能力有效缓解了无限的信息量与有限的媒介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缩减信息将不再是编辑工作的首要任务。筛选信息时更多地依照网站风格和相应的实用价值。根据信息内容同题集中、根据发布时间进行滚动更新的方式占据主流。信息处理的“筛选”“序化”“增值”紧密融合,以当前主题关键词为核心实行信息调控,超文本链接和搜索引擎是这些职能的重要实现形式。
网络编辑的职能依托网络技术,网络媒介的综合性使原有的编辑职能更加集中,交互性更强,编辑流程进一步简化,序化取代筛选成为网络时期编辑职能最突出的内容。
传播功能的加强。网络为传播者和受众构建了一个更贴近、更平等的平台。信息发布和反馈是双向的,传播者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受众也可直接在网上反馈,能使用网页评论留言、QQ、微博、微信等工具,与传播者进行直接交流。
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传播者要使自己的网站、信息脱颖而出,其反馈和前馈能力必须远远高于传统大众传媒。
(2)传播角色的模糊
网络在技术、物质层面,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资源的垄断,改变了传播角色的内涵。网络的信息低成本和传播环境的开放,使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成为专门的网上传播者。受众在网上也更有发言权。正如编辑的基本职能在网络环境中融合,传播者、受众、调控者的概念也逐渐变得模糊。
网络环境下,尽管信息源与受众的角色可以互换,但一般的网络用户和团体,素质和能力与职业传播者尚有很大差距,其资金、资源、技术、人力、口碑等指标普遍逊于上网媒体、商业网站等专业机构,且往往不具有稳定持久的信息发布能力,因此受众仍倾向于权威的传统媒体、上网媒体和专业网站。另一方面,尽管信息源与受众可以直接交互,但预期效果有限,难以量化评估。
3.编辑主体意识的弱化
网络的信息传播能力空前强大,自由度极高,但过度的自由总与混乱并行。由于没有传统媒体那种规范的编辑、监督、检验程序,信息发布不够慎重,虚假及同质重复信息泛滥,认知难度提高。网上信息文本过于直白、缺乏深度,有害信息的筛除更为困难复杂。
网络作为工具被广泛应用,网络传播的问题也延伸到传统的大众媒介。以网络为信息源的媒体也会产生同质重复、流于形式等问题。另一问题是版权观念淡漠,尤其是网络与传统媒介共享信息的时候。无授权传播、使用乃至盗版刊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客观上是由于网络媒介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秩序和规范还需要健全。主观上则表明对网络过度依赖,创造力和自我约束力欠缺。同时,对于资讯的解读、关联和再创造的能力降低,也导致编辑意识的弱化。
四、结语
大众传播时期,编辑的工作内容随着传播媒介的进步而丰富,从印刷媒介、多媒体再到网络,编辑职能始终在以一种“棱镜效应”的动态模式发挥作用,调控信息流,促进信息源与受众的互动,同时也在进行自我完善。
到互联网时代,尽管编辑职能发生了诸多改变,但基本要素依然存在,编辑主体意识弱化的现状亟待改变。网络时期仍需要编辑进行合理有效的信息调控。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而且有助于网络媒介的发展成熟。因此,包括网络编辑在内的各种媒体编辑,都应当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正如传播学奠基者施拉姆所说,“让个人对他们从信息浪潮中所得到的东西负有更多的责任……重点是个人要具有越来越强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利用。”
[1]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克劳斯·R.控制传媒的受众[J].国际社会科学周刊,1968,20(4)
[3]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