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者应具备“资助者心态”
2014-03-11赵中草根NGO甘肃绿驼铃发起人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中国顾问
赵中 草根NGO甘肃绿驼铃发起人、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中国顾问
资助者应具备“资助者心态”
赵中 草根NGO甘肃绿驼铃发起人、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中国顾问
“平等”不只体现在言语,更在于尊重并学习被资助者的经验、知识、文化、传统和习俗;在于懂得换位思考,避免以资助方和个人的判断标准来评价对错好坏;在于真诚的沟通,对被资助者发自内心的认可、赏识和鼓励。
2012年9月,在草根NGO工作了8年后,我加入了一家国际NGO,负责其在中国对环保NGO的资助和能力建设。随着职责和角色的转变,离泥土和实务项目的距离远了一些。但从“媳妇熬成婆”的那一刻起,我也能真切体验到“资助者”——这一“公益圈”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位”,开始考虑应该成为怎样的资助者。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与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出的旨在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首善行动”在京启动。CFP/供图
“平等”的心态
作为资源的掌控者,资助者能否平等地去对待NGO,能否平等地同他们沟通对话,尤其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能否平等地同他们合作,都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资助者都不承认自己有过“不平等”的对待,那么我们是否抱怨过被资助者能力不足,觉得他们“笨”?我们是不是厌烦于多次催缴报告,抱怨他们效率低、有拖延症?我们是不是曾经威胁过“你再这样以后不资助你了啊”?我们有没有向被资助者妥协,是不是坚定的认为,“我比你懂得多,你应该按我说的去做”?
我们都明白,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当地的机构和当地人,那么资助者更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与当地机构和当地人来一起努力。“平等”不只体现在言语,更在于尊重并学习被资助者的经验、知识、文化、传统和习俗;在于懂得换位思考,避免以资助方和个人的判断标准来评价对错好坏;在于真诚的沟通,对被资助者发自内心的认可、赏识和鼓励。
“理解”的心态
我的益友小军有段分享:“我以前经常批评草根组织的不足,但当我自己开始做一家草根组织,理解到草根组织的艰辛和不易,便不再批评。”在此不是要求每一位资助者一定要有“草根”的经历和背景,但资助者,尤其是对草根NGO提供资助的,至少应有一份对“草根”组织的理解。
从外部看,大部分NGO都是崇高而光鲜的,为了一份公益使命,为了个人的理想,奉献服务于社会、环境和人民。但从内部看,却多了一些“不是那么理想的理想”和“不是那么美好的美好”。如果用以下问题来批评草根NGO,估计没有能免于“躺枪”的:
某组织只有热情,没有战略规划,没有长期目标,没有核心竞争力;某组织就是那么些人在自娱自乐,不从需求出发,不从问题出发;某组织的负责人个人英雄主义太浓,组织就等于他一个人,没有人才培养也留不住人才,没有可持续性;某组织连一个专业财务人员都没有,账目十分混乱;某组织从企业拿了一大笔钱,帮企业卖产品去了,变味了;某组织获得了政府购买服务,还能不能独立的监督政府,看来要被“招安”了……
不得不说,在NGO仍非主流化的今天,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有企业、政府背景的资助方代表似乎无法理解:有些时候,草根NGO不是能力差,而是工作压力大,太多的事情做不完,哪有时间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有些时候,NGO人员流动性大,那是因为许多资助方不支持或限制NGO人员工资,NGO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员工将此作为个人的长远发展而不得不忍痛将其“推出家门”;有些时候,NGO项目的拖延是因为NGO承担着更多项目书以外的职责,NGO将其视为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而无法拒绝;有些时候,NGO不是不要专业化、规范化,而是因为草根组织的初衷仅仅是所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他们不懂管理、不擅于管理,更请不起职业经理人。
如果资助者理解了这些,那么相信工作中批评和指责会少一些,赏识和鼓励就会多一些。
“信任”的心态
和朋友们讨论国内外基金会的区别,其中之一是国际基金会资助的基础是“信任”,而国内基金会资助的基础是“论证以取得信任”。
个人认为,一些国内基金会总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对待NGO,资助前要求NGO证明工作人员的能力,证明项目运作的经验,证明财务的规范,证明当地的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等。这还不够,还要签“承诺书”、立“投名状”。资助给出去了,还是不放心。一些资助者,会把“手伸得很长”,其实没有必要。到底“伸多长”才是对被资助者适度合理的帮助和引导,“伸多长”会质变成资助者的“控制”和“干预”,这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度”把握的好坏取决于资助者对被资助者是否信任,也取决于资助方代表的个人理念和职业素养。
资助方要信任合作伙伴,也要珍惜自身的声誉,获得伙伴的信任和认可。有些资助方似乎有些苦闷,钱没少花,工作没少做,却换不回一个好口碑。2013年底“百家NGO眼中的基金会”排名让一些“不差钱”的资助方非常尴尬。人与人、机构与机构、国与国之间的相处都是一样的,给予真诚便能收获真诚,给予尊重便能收获尊重,给予信任便能收获信任。若只是一味地给钱,那只能收获一堆发票、收据、项目书和报告,最希望的认可和尊重却得不到。
“包容”的心态
资助方会因为背景、关注、兴趣、理念和使命的不同,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进而对资助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向,这离“包容”还有很大差距。
和而不同,有共同愿景的小伙伴们一起愉快的沟通合作,对其他的小伙们仍以欣赏的眼光、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和了解,这便是包容。
对于被资助者,即使对一些个人、一些组织不太熟悉,或是对他们的工作方式不太认同,甚至觉得他们不够可爱、不招人喜欢,但资助方代表仍能从基金会策略和社会价值角度公正的评审资助项目,这便是包容。
一些组织最痛苦的事之一是资助方代表的变更,一旦遇上了那种有野心但没实践经验的,则是痛苦中的痛苦,多数情况只好顺着新任资助方代表的意向对项目进行紧急的临时调整。资助方代表如果能抛弃个人喜爱和成就感等因素,能虚心接纳前任的基础和经验,能保证资助方向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这便是包容。
总之,一个资助者的能力有大有小,对社会的贡献有多有少,但只要有了平等的心态、理解的心态、信任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就是一个高尚的资助者,一个纯粹的资助者,一个有道德的资助者,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资助者,一个有益于社会和环境的资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