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彩云追月》的艺术表现

2014-03-11邱洪云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404100

大众文艺 2014年20期
关键词:音型引子小节

邱洪云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404100)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文明古国,与此同时音乐也随之发展。《彩云追月》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旋律是那样的富有涵义和生命力。民族音乐就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国悠久历史的画面,透视出中国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一、《彩云追月》的曲式分析及弹奏

《彩云追月》这首改编曲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以及音乐元素,并根据此因素做出了凸显,对比新的改编钢琴曲,其乐思结构与旋律发展逻辑得到了较大地尊重,而又有巧妙的变化。从结构上看,较原曲有所扩充,小节数为71。结构布局为引子A连接B连接A尾声 9 10 2 16 10 10 14 。

引子:改编后的钢琴曲,多出了5个小节,共有9个小节。作曲技法不同,但是却有着与原曲相同的风格意境。以模进的手法开始,使用了原有的tango音型,就像是天空中祥云明月缓缓升腾,表现出了一幅祥和的画面。在节奏音型的使用上,突出了鲜明的对比性,动静结合、缓急交错,使得整个引子部分显得画面感深刻、张弛有序。这主要也得益于八度轮奏的左右手交替所造成的音乐意境上的比较与升华。空旷的音色营造本真地点缀出夜空中的静逸与繁星点点,使得音乐的感觉增添了一层层厚度。最后两个小节承前启后,与起始处遥相呼应,同时也埋下了在音乐上进一步蓄势待发的种子。

A段:共10小节,与原曲乐句结构相同,以前六后四结构呈现,亦采用原曲的旋律。上乐句民族韵味较浓,富于抒情性,节奏舒展稳重;下乐句是对前一乐句的变化与模进,极具中国民族腔式特征的装饰性波音,造就出了迤逦多姿、温婉动人的缠绵旋律。钢琴的和声伴奏亦独具民族性,线性的思维模式推动和声巧妙而精致地序进。

连接:保留了原曲两个小节的tango音型。

B段:在结构上扩充了原曲的一倍,为16小节。B段没有明显和A段对比的元素,主要是拓展了抒情的因素。旋律主题分别出现在左右手。

将民族乐曲移植到钢琴上改编并演奏,展现出的是更为广阔的音域空间和情感表现。在右手演奏的高音旋律区域,力度的变化渐次转弱,而音色则愈见温婉与纯净。民族特色的和弦使用忠实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特征。宫和弦加六音、正声代替变声省略三音的和弦,都让这种纵向的织体更具线性化与逻辑上的听觉统一。9小节开始往后,主题开始转向左手演奏,右手演奏急速与流动性极强的线性分解式和弦,极大地扩展了乐曲的张力,音乐的形象开始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这让人们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宁静的夜里,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在“玩耍”的云的映衬下更显妩媚。月光如水,毫无保留的释放在世间万物上。在这空灵的晚上,动荡的湖光忽隐忽现,闪耀并隐藏着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连接:结构相较于原曲,得到了更大的扩展,为10小节。主要是对乐曲引子主题与乐曲第三部分的综合运用。在又一次短暂地出现了前面的tango音型后,左右手的演奏开始辗转交错于钢琴的各个音区,深化了音乐的核心主题——“彩云追月”。此处对于引子主题的再一次还原,是对曲首材料的回顾与呼应,同时也将作品带入了严谨规范的再现部分。接着呈现的A’段,共10个小节,是对A段主题的再现,略有改变。此处音乐情感更为强烈,音响更为厚重,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使乐曲层层推进、步步推高,达到最高潮。

尾声:原曲2小节,现为14小节,经过了刚刚高潮部分,乐曲又回归到tango音型上,右手以单声部旋律线条再次凸显主题,有一种曲终人散、余韵犹存的感觉。引子主题再一次地与开头遥相呼应,但夜色已深、大地渐沉,只剩下微弱的余音萦绕于彩云之端,力度、速度悄然变弱放慢,流动的分解和弦慢慢终结全曲。曲虽终,意犹在,余韵才是此曲真正的尾声。

二、《彩云追月》的艺术价值

(一)审美价值

音乐理论家修海林先生认为:音乐的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当然,审美与意境、音乐表现与审美皆互为关联,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意境”则是一种主观性的客体表现,它通过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化,同时又能与视觉的感受相辅相成,是对视觉感受的一种音乐听觉解读。另外,无可避免的也融入了诸多个人化的审美心理感受。在作品中以“皓空美景”和“月下嬉戏”为情境主线。前两个小节有点引子式来帮助烘托气氛、增强意境,引入到富有跳跃感的主题音乐上来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彩色的云朵追逐著美丽的月亮一副欢快又带些幽雅的画面。又交替八度下行表现出一轮明月与几朵随风漂浮的白云互相缠绕着,追逐着。第一、二乐句运用了重复和摸进的手法,表现了彩云追月时“追”的情景,体现了人们欣赏夜空时美好的心情当切分节奏的主旋律在过门之后响起來的時候仿佛看见彩云追着月儿跑一会儿追着你,一会儿盖着我,一会儿遮着你,一会儿躲着我全曲都是追逐的场面显得非常欢快,描绘了一派月明风清、万籁俱寂、云月相逐的静谧月夜的绮丽景色。

(二)学术价值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弹外国古典和中国钢琴作品有不同的地方,外国作曲家的东西不管弹的一首曲子多熟过一两个月之后就会多多少少的忘记。为什么?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对作曲家思想的把握,以及对他的生活环境的理解,他的经历,都和我们不一样。说白了我觉得的就不是我们的东西,根本不懂作曲家作品的真正含义,外国的作品比我们的音乐在现在看好点,我觉得也不能放在一起来比,外国都惊叹我们的旋律但我们缺的我觉得是和声概念听起来不丰富,再说我觉得外国的音乐在现在的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别看现在有不少的家长都让孩子学钢琴但根本体会不到,是会增强一定的素质。这是对的,我们马上就踏上社会问问有几个人能听懂古典音乐,在大城市还好,在乡下就不行了。比如,回家亲戚朋友让弹一首,弹完了都不知道弹些什么,就很难下台。也许所面对的人不同吧,但在现在的中国,外国的古典音乐的市场还是小,所以“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西音乐各有所长,除了因民族特色产生的色彩差别外,我国音乐更注重的是抒情,而西方音乐更注重的是和谐。我们要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体现“中国根、民族魂、华夏情”的思想。

民族合奏曲、钢琴曲、歌曲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改编曲,在中国流传得这么广泛的原因是:原曲也好,改编也罢,其根在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殊土壤使然。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腔”与“韵”是其核心,广大的传统音乐受众是其欣赏主体。有了这样两大元素,自然得以流传。而这些音乐元素同时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潮流,需要有自己的创新与变化。在继承主体核心的基础上,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必然是现阶段民族音乐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民族音乐中的“意境”创作也是需要我们仔细面对的。中国的传统音乐,深受“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影响,它们早已具体地表现于音乐的字里行间。这些元素都是我们的创作者需要真正掌握的基本要素。《彩云追月》的改编者王建中先生使用钢琴来演绎这首传统的民乐曲目,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民族音乐的适应性。而将钢琴这种西方十二平均律的乐器巧妙地融入中国民间乐曲,也印证了钢琴音乐艺术表现的多元化特征。像这样中西结合的音乐创新作品的诞生,的确是我国民族音乐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一次很好的尝试,但也并非孤例。比如,更早时期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等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都为我们展示出了这一方面。

三、结语

钢琴曲《彩云追月》作为一首成功的民乐改编名曲,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本与创作例证。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看,它独具情感魅力;从创作与演奏技巧来看,它又颇具创新元素。很显然,它对于中国民乐的发展有着较深的现实意义。在发展中谈继承,在继承中谈创新,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秦启明.音乐家任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2]缪天瑞.音乐百科辞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周洁嫦.音乐教育要善于创造美[J].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1998,(2).

猜你喜欢

音型引子小节
探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快把我哥带走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浅谈《月儿高》的演奏技法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节节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