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的起源及发展

2014-03-11王丽丽伊犁师范学院835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0期
关键词:哈萨克毡房哈萨克族

王丽丽 (伊犁师范学院 835000)

哈萨克族的艺术、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毡房建筑的发展,同哈萨克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的形成条件

1.历史上哈萨克族活动与生活的区域幅员辽阔。哈萨克族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因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差异,居民及工匠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创造了风格不同的哈萨克族建筑,使之形成造型艺术的多样性。新疆各个地区因气候条件的差异、地形地貌的不同,建筑的造型和施工方法都有一定的区别。如伊犁和阿勒泰地区因气候不同,传统木屋的屋面坡度有较大的区别。

2.哈萨克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信仰的宗教不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的产生也有不同的影响。在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信仰过萨满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宗教。这些宗教对于哈萨克族毡房建筑艺术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哈萨克族传统建筑艺术是各种宗教文化特点的显著载体,主要体现在墓葬建筑中,如乌孙古墓、突厥时代的草原石人和信仰伊斯兰教以后的墓葬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在多个宗教中,萨满教和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建筑艺术的影响较大。在毡房的造型和结构形式上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萨满教意识的痕迹。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教派)和伊斯兰教先后传播到哈萨克草原之后,哈萨克草原开始兴建城市。1由于宗教活动的需要,教堂、清真寺、麻扎等宗教建筑先后建起;阿拉伯式、罗马式建筑艺术也被不断引进,因此丰富了哈萨克草原建筑形式和建筑艺术的多样性。

3.历代朝廷统治者对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都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固的经济基础上。乌孙古国及后来的历代朝廷,历届可汗王爷因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需要,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血本,大兴土木,在辽阔的哈萨克草原上建起大小的城镇、城堡、陵墓及宫殿。哈萨克族建筑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吸收、消化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技术和造型艺术从而丰富了其内涵,取得了新的进步和发展。乌孙、康居、突厥、克普恰克(汉语称钦察)、乃满等君主对哈萨克传统建筑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的起源

在阐述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的起源之前,简述关于建筑概念,建筑一词当于英语的“Architecture”即建筑学,专指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

建筑不只是一种实用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是因经济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明,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而进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会受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及自然环境的制约。因为建筑是人类的建造物,是人造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它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的结晶。2

原始社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经验,发现若想要储存和积累食物,必须要改善生活空间。这样既能防范野兽的袭击,又能避雨防寒。因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族群人口的增长,山洞的容纳空间不足,山洞近处的食物逐渐枯竭。人们只能从山洞里走出来,建造了“屋”。这个“屋”的建筑形式多样,有草屋、石屋、枝棚至之后形成的帐篷,这些都是最早的建筑。

原始人起先栖居于树上,称之为“巢居”,也可住在天然的山洞里。后期出现人工窑洞与地面居所,在哈萨克语中叫做“拉西克”的草屋和用柳条编织成的建筑,哈萨克语叫做“乌依切克”枝棚。据建筑专家考证也有圆形的枝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最原始的帐篷既“乌兰海”,也是最早的建筑类型。随着帐篷建筑的诞生,艺术装饰也随之出现,个别岩石上和山洞里出现了描述建筑的岩画,例如,伊犁尼勒克县阿吾拉勒山发现的建筑岩画。

历史资料表明,最早的建筑物平面布局多为圓形和长方形。哈萨克草原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该地区最早的建筑物平面基本上是圆形或接近圆形(阿吾拉勒山岩画)。在这些反映古代建筑艺术的岩画中已经出现了装有双轮的移动式毡房“奎依灭”。关于尼勒克县阿吾拉勒山岩画,《新疆文物》杂志的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的:“居室岩画,画面朝南”。右下方是圆顶毡房,顶部烟筒中浓烟外冒形如花朵,毡房内的各种装饰图布满正方,居室北侧有几只山羊,稍近有一条狗双耳竖立警惕地守护着,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草原游牧生活气息。3

三、哈萨克族毡房建筑的发展

原始社会人们居住空间从自然山洞发展至“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后期有了相对完善的畜牧业、农业和小手工业,也产生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这一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从群居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居住。氏族公有制转化为个体家庭私有制,商品生产、货币交换随之兴起,并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贫富分化。原始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开始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竞争意识、对自然界的崇拜以及神学意识。在建筑上普及为干打垒、土打墙和石头结构,后期炼铁技术和陶瓷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业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金属制的工具:斧头、钻、刨、锯等的创造,使建筑木工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木工工艺的发展使毡房的造型结构更加美观及实用。对哈萨克族毡房的出现起到重要意义的是:金属工具和新木工技术的改进,同时改进了帐篷和乌兰海的结构形式,打凿工具(卡夏吾)的出现,工匠们在不断的实践劳动中研究出在毡房中的顶拱“强额拉克”和格构架“克列格”,彻底改变乌兰海的承重结构和造型,建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毡房。因为结构、造型及制造工艺的创新,使乌兰海一跃成为毡房,辽阔的哈萨克草原上出现了第一批毡房。

萨克族具有渊源关系的塞人、乌孙人、康居人、阿兰人等均在历史的发展中以其勤劳勇敢与聪敏才智,为哈萨克族建筑的形成与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毡房是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最为普及、造型独特、结构简便的建筑类型。毡房的种类很多,《哈萨克传统文化小百科词典》中解释的专用毡房类型有18种之多,包括乌兰海、行宫、阿布赉夏、阔斯、依塔尔哈、卓拉麦、阿克塔格尔、奎依灭等,从毡房的造型、材料及装饰艺术上还在不断的完善,使得哈萨克族毡房建筑能不断的发展及延用。

四、结语

哈萨克毡房是哈萨克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是价值不可限量的艺术瑰宝;是结合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建筑类型;对毡房建筑的起源与发展研究对于建筑设计、美术创作、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可提供宝贵的理论知识和艺术素材,特别是在现代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注释:

1.努尔泰·克亚斯别克.哈萨克族建筑艺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6:6.

2.努尔泰·克亚斯别克.哈萨克族建筑艺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6:8.3.新疆文物编辑部.新疆文物.新疆文物局,1990(2).

[1]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2]努尔泰·克亚斯别克.哈萨克族建筑艺术.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6.

[3]姜崇仑.伊犁历史与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4]阿斯力汗·巴根.哈萨克民俗文化.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

[5]新疆文物编辑部.新疆文物.乌鲁木齐:新疆文物局,1990.

猜你喜欢

哈萨克毡房哈萨克族
那一夜的雨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毡房傍晚
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饮食结构分析
草原行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与生灵共舞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文化发展与传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