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信息化:有“大脑”更智慧
2014-03-10汪玚
文 / 本刊记者 汪玚
公交信息化:有“大脑”更智慧
文 / 本刊记者 汪玚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公交客流量及客流分布预测的准确性,使公交运力、运量配置更加有效,公交线路规划更加合理。”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事业部开发部工程师刘淑霞
2011年,全国公交线路查询系统在PC端发布,如今,爱帮公交、熊猫公交、车来了、8684公交、彩虹公交、北京实时公交、苏州行、交通·杭州、济南公交、武汉智能公交……从全国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手机APP遍行应用商店。
公交APP哪家强?请众位看官跟随记者,对目前几款覆盖全国的公交查询软件来个“不完全体检”。记者就北京交林夹道到动物园的公交线路进行了查询,结果对比如下:
信息化:管才是“根儿”
公交查询手机APP的一片“涨声”,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以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400多个公交站点,1000多辆公交车,80多条公交线路,镇江市交通系统中央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可透过全景视图,实时监控。出行者则可随时获得公交时刻信息和延误预报。
据了解,镇江智能交通系统选用IBM智能运行中心解决方案。计划将公交车和公交车站配备智能设备,前端智能设备将交通流量数据传输到智能运行中心,IBM的分析软件利用这些收集得来的信息监控管理全市80多条公交线路,并进行车辆跟踪,发布服务提示,出行者随时可以获得公交时刻信息和延误预报。“该平台还可以帮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预先察觉交通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不足之处,并迅速应对各种变化。”镇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丁锋表示。
信息化无疑是与市民交互即时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其核心还在于管理。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各类交通运输管理主体分散在不同的主管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使得这些数据信息只保存在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中,与邻近业务缺乏共同联动。而分散管理必然会造成交通碎片化,交通信息分散且信息内容单一等。如何建立立体交通信息体系,通过将不同范围、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数据加以整合,构建公共交通信息集成利用模式,发挥整体行交通性能,是公共交通管理者们需要破解的命题。
公交绿波带
“每两个公交站台之间可能会经过一两个路口,公交绿波带用于城市主干道信号联动控制,一条公交线路上的车辆执行一个车辆调度计划,利用技术手段对公交车的发车间隔、车辆调配、线路走向、信号控制的车速、发车频率进行控制。确保公交车通行能一路绿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如此阐释公交绿波带。
近日,北京“定制公交”推出首款官方APP,市民利用手机就能轻松查询和预定上午班车线路。对于调价后的北京地铁和普通公交,或许选择定制公交不失为一种价钱与速度折中的好方法。
除了公交查询APP,咱老百姓已经习惯的市政公交一卡通、公交电子显示牌,谁又说不是公交信息化呢?二维码公交信息化应用、公交企业信息化水平评定、城市公交信息数据模型、支付宝公交支付……未来,我们还能期待更多可能。
公交发展更要着眼全过程
不同城市对于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相同,但是发展的方向可能有所不同。在未来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交通运输体系,这一观点被很多专家认可。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陆建认为,今后面临的公交发展模式和途径可能是多样的,城市中或将会存在城郊铁路等运输方式。“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常规地面公交仍然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公交发展的战略不仅仅是解决于公交的单一方面,应该着眼于公交出行的全过程。”
陆建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两个有代表性的省会级城市——南京和济南进行调查研究。据调查,在有公交专用道的情况下,交叉口延误平均占公交运营总延误的65%至70%。有效降低信号交叉口的公交延误,对提升城市公交的运营速度,提高公交出行吸引力有重要作用。
在考虑承载公交客流和公交出行的道路条件后,研究团队通过构建了区域级、干线级、路口级三个层级的优先控制策略,对地面公交网络进行梳理,划分完成后再进行信号配对,针对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方案及优化调整。
陆建以南京市秦淮区水西门大街为例,向记者解释了优化配置的实际作用:“我们根据道路上是否有公交优先专用道,通过相位差,公交停靠时间,公交排队长度,绿波带宽来优化配置方案,检测到公交车即将入站,预定公交车停靠时间。实验表明,早高峰期间,水西门大街由西向东方向公交绿波带速度较之前提升23%。”
从2014年7月至10月,这一套策略在南京市建邺区以及其它几条道路上投入应用以来,主次干道上面公交停车的次数平均减少了30%。“我们还在不断进行调整,并与南京交管局指挥中心合作,希望能够让这一套系统的功能发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