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发展展望 贾利民:从“西体中用”到“中源洋适”
2014-03-10汪玚
文 / 本刊记者 汪玚
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发展展望 贾利民:从“西体中用”到“中源洋适”
文 / 本刊记者 汪玚
铁道部发布的《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继续提高列车速度。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贾利民解读称,这个速度既包括试验速度,也包括运营速度。
据悉,我国高速铁路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间主要沿四个重大技术方向展开:高速铁路体系化安全保障技术、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技术、高速铁路能力保持技术和高速铁路可持续性技术。随着以安全性、谱系化、智能化等为发展核心,我国轨道交通正向强国迈进。
“交通就是提供位移的。千万不要因为过程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交通实际上是满足人类社会活动需求,需求决定了我们提供什么服务,而服务决定了使用的技术,需求的变化决定了交通技术的发展方向。”贾利民说。
从需求角度来说,贾利民一直坚持,交通是几乎所有行当中间最具国情观念性、地域观念性、文化观念性和民族观念性的行业,每个国家的交通发展态势不同来源于地区和国家、民族等差异。
我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轨道交通系统,并且可以说正在继续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轨道交通网,或者叫城市轨道交通网。因此,轨道交通安全保障在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制度稳定。
轨道智能运输系统是使能技术体系,本身没有意义,支撑轨道交通的使命才因此而具有意义。
区域轨道交通实际上是我国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子集。中国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人口分布不同,导致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典型的区域特性。这些特性都要有相应的轨道交通系统的支撑和保障。
贾利民向记者展示了目前国际最新的未来的轨道交通场景,他表示:“这实际上是大范围的状态监控预警的一个系统,是由空中无人平台来对大范围的轨道交通的状况、环境进行大范围预警的。整个体系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轨道交通服务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智能化。”
贾利民总结了国际对未来五十年的技术发展路线图,提出在无摩擦、交通使命和交通信息几个方面,该路线图对确定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理念均很有启发。
“无摩擦意味着出行者和货主享受轨道交通提供服务的全过程没有障碍。从交通的使命出发,轨道交通服务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位置的准确,和位置轨迹的准确,即位移。从感知到传输到控制,关键在于使交通对象能够具备灵巧的特性,也就是Smart Transport。”
贾利民认为,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归根到底是要建立社会对轨道交通的信心。“7·23事件发生的时候,高速铁路的公众信任度受到质疑,甚至现在这种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给国家的战略布署带来了负面影响。重建或者维持轨道交通的信任感,是所有轨道交通工作者的使命。技术是为支撑需求服务的,是需求带领技术发展。智能铁路系统技术必须服从于轨道交通的整体发展。”
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实现最低成本的、大范围的覆盖。
尤其对我国西部、西南部铁路意义极其重大。
“交通就是提供位移的。千万不要因为过程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样的例子在行业内比比皆是。”
“在轨道交通行业中,我们一般是‘西体中用’,即把国外技术拿来再利用。现在则应更注重‘中源洋适’,即中国创造适合于国外的技术和装备。”
轨道智能运输系统是怎么来的?我们现在是否偏离了原来认为的交通系统应该坚持的方向?
贾利民和他的团队从1994年开始研究,经过几年的工作之后,形成了铁路性运输系统的初步描述、架构、标准体系和关键技术体系。“当时作为国家智能交通体系中间的一部分,轨道交通是这么表达的:信息技术驱动或加强在时间,空间,设施、信息、公开配置的高效率高品质的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
那么什么叫智能运输系统呢?贾利民认为包含感知、传输、信息集成、大数据挖掘和云计划环境。“如智能铁路,实际上也就是通过不操作,建立起物理实体,物理的业务过程和数据铁路的虚拟国际数字的之间的。智能铁路的智能化水平有多高,取决于物理铁路的品质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数字铁路的数字化程度。”
可以说,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实现最低成本的、大范围的覆盖。尤其对我国西部、西南部铁路意义极其重大。
“在轨道交通行业中,我们一般是‘西体中用’,即把国外技术拿来再利用。现在则应更注重‘中源洋适’,即中国创造适合于国外的技术和装备。”
“轨道智能运输系统是使能技术体系,本身没有意义,必须支撑轨道交通的使命才因此具有意义。”贾利民的话简单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