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训模块整合”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训课程探索*

2014-03-10王启海黄丽萍赵宝林吉玉兰甘定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药学实训专业

王启海,马 波,黄丽萍,赵宝林,吉玉兰,甘定娟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 241000;2.芜湖市康奇制药有限公司)

基于“实训模块整合”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训课程探索*

王启海1,马 波1,黄丽萍1,赵宝林1,吉玉兰1,甘定娟2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 241000;2.芜湖市康奇制药有限公司)

校企联动;模块整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在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从事药物鉴定、检验或一般药物制剂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因此,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自2003年招收药学专业学生开始,我校药学专业教学团队一直在探索解决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我校于2007年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了药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药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现就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总结如下。

1 我校药学专业实训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成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2007年开始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并开始在药学专业设置实训课程。同时,借助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建设(拥有多条生产线的仿真GMP生产车间)和校内药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结合药学专业岗位群的需求,打造了分析仪器操作技能实训、中药基本技能实训、药物制剂生产技能实训、药品质量检测技能实训、药品营销综合实训五大实训模块。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实习、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对第一次实践教学改革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总结。

1.1 实训教学的成果

1.1.1 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对近20家省内外的医院、研发公司、生产和经营企业等实习单位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后发现,与未开设实训课程的学生比较,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处方调配、基本分析仪器使用、常见生产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操作能力给出了更高的评价,满意度明显提高,尤其是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环节的基本操作能力提升更为显著。

1.1.2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无论是药物的生产环节,还是质量控制等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应用能力。通过实训课的教学,学生把模拟环境中所发现的问题与真实工作环境进行比对,通过对所发现问题的分析处理,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掌控能力。

1.1.3 顶岗企业培训过程简化,企业满意度大大提高:由于企业接受实习学生的人数较多,对实习生进行岗前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一直是顶岗实习企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经过实训课的教学,学生在上岗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岗位模拟训练,顶岗企业只需结合自身的设备和环境特点进行简单训练,学生就能很快熟悉工作技巧和环境,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1.2 实训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第一次实践课程改革中,通过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但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训课程设置太过独立,系统性不强;实训教学环境与实际岗位环境仍有较大差异,模拟训练的真实性有待提高;实训课程师资配备不够合理,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为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需要对实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2 药学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思路与实践探索

2.1 改革思路 鉴于我校药学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企业、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提出了“深入企业、整合内容、走出企业、校企联动”的实训课程改革和建设思路,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2.2 实践探索

2.2.1 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实训课程设置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所学的技能与企业所需相符,因此,把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是首要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安汀医药有限公司、上海悦胜制药有限公司、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习和就业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汲取企业专家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实训课程的初步调整奠定了基础。

2.2.2 整合实训模块,联合编写实训教材:在实训课程中应突出整体教学的相关性[2]。因此,在与企业专家和管理者进行研讨后,将原来分别独立的实训课程整合为三个综合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安排及实施过程见附图。同时,为了满足教学需求、达到教学目标,学校授课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和学校实训环境,编写了《药学综合实训教程》。模块整合后的综合实训项目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9-12周开设,通过综合性实训项目的操作,把学生在校两年所学到的主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了系统性的、实操性的锻炼,为学生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创造了最真实的演练过程。

2.2.3 校企联动,实施实训教学:在实训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真正将实训课程办成实习之前的一次仿真模拟,保证实训的“实”,在确定实训项目后,派教师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同时也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并与校内专任教师结对,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训操作。在教学的同时,即提高了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另外,为了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有更强的真实感和企业文化感,我们尽可能地按照顶岗实习企业的布局布置我校的仿真GMP生产车间、药品质量检测中心和模拟药房等实训环境;并在学生完成每个实训项目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相应的车间观摩,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并与指导教师一起对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

附图 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设置及实施过程

2.3 效果评价 为了更真实的评价实训效果,建立了三级评价制度。首先是学生自评,因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3]。学生在实训操作和企业现场观摩后,首先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其次,由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外聘指导教师和指导实训的校内专任教师进行评价,以便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最后,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以后,由实习企业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三级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实训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第一批采用该方案进行试点的学生的实习反馈情况显示,实习单位对该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远高于同专业其他实习生。

3 结语

提高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实训课程如何开设、开设哪些项目、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是需要不断改进的,不可能一撮而就。唯有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宗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不断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才可能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舒洁倩,梁盈军.高职药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0,6(37):162-163.

[2]宋锡辉.论实训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的实践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1):91-95.

[3]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1):18-22.

G642.0

C

1004-6879(2014)01-0082-02

2013-08-21)

* 2012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专业(药学)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zy408)

猜你喜欢

药学实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