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园林〉编辑部的一封信》
2014-03-10胡玎,王越
同济大学胡玎老师,一直在各地忙着做城市规划项目。然而一接到杂志社的邀约,他不顾前一阵爬山崴脚,开着车,提了根拐杖,特地来园林杂志社拜访,与我们谈办刊、谈专业、谈文章、谈作者、谈读者,之后又发来长篇邮件为《园林》的办刊出谋划策。赤诚之心可见。
编辑老师:您好!
与您电话交流很有共鸣。刚才我和王越又聊了会儿,略谈些我们的建议。
1.《园林》是否可以尝试《园林》和《中国园林》的专题前后联动
《中国园林》已经一定程度的专题化了,往往每期引入一个热点,时间上比较快、比较早,但以理论、国外案例为主。
《园林》可以系统梳理一下《中国园林》历年的专题,特别是反响较好的专题。然后选择其中国内案例较少的几期为突破口,组织这一专题国内方向新的案例实践、理论研究(对《园林》而言实践为主,容易组稿)等,并以更科普、更深入浅出的方式扩展这一专题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在《园林》这一期上要强调和针对《中国园林》某一期的相互关系,逐渐建立关联度。时间久了,只要专业人士去参考《中国园林》的某一期的专题,习惯性地会同时参考与之配套的《园林》那一期。
结果和意义:
对专业人——增加了这一专题的理论和实践学术资源,《中国园林》为主,《园林》为辅。如组稿成功,理论和国外案例《中国园林》为主,国内案例《园林》为主。
对普通读者——搭建这一专题的社会科普平台,《园林》为主,《中国园林》为辅。
中国期刊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旗下的《园林》和《中国园林》,紧密合作,分工各有侧重(理论和实践、科研和科普),时间梯度上的联动,提升《园林》在专业界和社会大众的认同度和关注度。
2.“访谈”是很好的组稿方法
我们“城市特色规划设计学社”正在组织一个系列活动“我的路——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校友报告及沙龙”。用校友真实的学习和工作故事,给在校学子参考,如何学习,如何在专业之路上发展。促成学生对主动学习的思考和行动,已组织了两次报告及沙龙,全程录像和文字实录,上网发布,让更多的人能共享。
由于告诉大家网上能共享,现场来听报告参与沙龙的人数就受到了影响。所以,从第三期开始,我们准备直接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方式,主持人访谈受访者,两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剪辑后直接上网。然后在学校放置海报,通知大家可以上网看新一期“我的路”了。虽然春节前才会做好第三期,只是我们的计划,还没有实践。但我们认真想过“访谈”的优缺点。对于《园林》而言:
我们感到“访谈”有以下优点:
A、占用作者时间少,使得位高权重、繁忙的专业人士比较容易引入《园林》,组稿成功率高。
B、和受访人约好就可以组稿,时间机动灵活(当然,提前要先发访谈的主要提纲给对方,让受访者有2个星期以上的思考和准备)。
C、根据专题进行访谈,专题性强,时效性强。
D、根据访谈的情况,后期编辑有更大的量裁余地。
E、访谈部分与《园林》其他版块的内容和风格有较大的差异,可以是一个特色、鲜活的版块,增加《园林》的活力。
我们感到“访谈”也有以下缺点:
A、专业性专题有时访谈会导致内容浅,而“专业发展情况、职业发展建议”等话题似乎更适合访谈。(规划设计特色教育学社——“我的路”系列是有关如何学习,如何成长,就适合访谈。)
B、编辑的工作量可能增加了,首先要听录音,把文字打出来。1小时访谈,一般要8小时打出来。(也许可以找高校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参与,先帮着整理出初稿)
访谈内容建议
“访谈”版块时不时抛开每一期的横向专题,开辟一个每一期延续的纵向专题,比如关于“风景园林行业领域”发展的持续访谈,以行业为主,包含个人发展、机构发展、市场变化、少量涉及学科和专业发展(受众面就比较广)。
对于专业人士,可以了解不同专业人士对于“风景园林行业领域”现状和未来的看法,思考自己和自己所在机构如何发展。
对于普通读者,一般都有相关的孩子要选择未来的职业,城镇化还有几十年热度,是个比较好的就业领域,应该也会有很多人会关注。
3.我们看到同济大学在专业期刊运行的一些现象,也相应提出一点建议:
机构、刊物红红火火,还是靠众人拾柴火焰高。《园林》要拓展,要增加组织者(固定编辑之外的兼职编辑)、拓展撰稿者(随机投稿撰稿者、由编辑部直接组织的相对固定的撰稿者、由兼职编辑组织的撰稿者等)
《时代建筑》当年拓展的重要做法,一是每一期专题化,以组稿为主;二是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年教师中,联系确定了一批专栏主持人,特约撰稿人。有了身份,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大大扩充了编辑部的力量。这些青年人都是博士毕业,都在自己的领域有专业的眼光,去全球博采众长,最新的信息、最前卫的人都引入到杂志中,于是刊物就活了,就真正是“时代”建筑了。
《城市规划学刊》后来也聘请了专栏主持人,我和王越担任《城市规划学刊》景观旅游与风景园林专栏主持人已经三四年了。
所以,我建议如果《园林》走以实践案例为主、科普为主的路线,应该逐步在规划、设计、策划机构中选择有这方面兴趣和能力的人,作为兼职编辑、或者专栏主持人。
一个人对应一个机构,比如上海园林院有一个人,他(她)自己可以写,也可以组织别人写。一年一聘,在合作中挑选,好的就长期合作。一旦磨合好了,一是保证了稿源,每个机构新的特色的项目会持续发来的,二是保证了内容和风格的一致性,因为在这个单位内部有一个熟悉《园林》内容要求和写作风格的兼职编辑,可以当面多次与写稿人沟通。这样,不仅稿子内容丰富,而且一体感很强,整本《园林》会更加一气呵成!
兼职编辑颁发正式的《聘书》,最好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编辑部共同盖章认定。我觉得会有很多人愿意参与这一学术交流平台,编辑部还可以逐步择优,建立一支有活力的兼职编辑队伍。一年开一次年度研讨会,还可以当面收集很多关于《园林》发展的真知灼见。
以上与您碰撞出来的想法,仅供参考。写下来比较清晰,所以选择了邮件。
祝您一切顺利!祝《园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胡玎 王越
于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