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花园梦想
2014-02-15孙洪奎
文·图 ◎ 孙洪奎
孙洪奎 大连英歌石植物园董事长。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喜欢绿色与自然。
我有一个建造中国最大、最美花园的梦想,也就是想建造一个中国的布查特花园或威斯利花园。这个梦我已经做了11年,也许它将伴随我的一生。
1.黄昏中的花园艺术展示区
我的花园有点大
相比国内园艺爱好者的花园,我的园子确实大了点儿:占地约130公顷,其中建筑5 000余平方米,园路近10万平方米。园区目前引种植物近3 000种,建设有药草园、梅花园、牡丹园、岩生园、水生园等14个专类植物园。整个园区多种地貌相容并存:平可跑马的舒缓地带,峰峦叠嶂的原生山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还没动手规划建设的时候,看似荒野,但此起彼伏的山地与丘陵,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苏雪痕看后留下一句话——绝对是个美人坯子!
建园历程
懵懂时期
我有着很深的乡村情结与绿色情结,2002年,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把大连郊区的山沟沟转了个遍,偶然间发现了这片像桃花源般的荒野地,就把它租了下来,租期五十年。这个荒野地一百多公顷,因为它的面积之大,倒让我不知道干啥好了。于是我先是栽植大量苗木,想把它建成一个苗圃;但在建植苗圃的过程中,又想把它做成一个园林式的景观苗圃,既能培育小苗,又能搞观光农业;后来还想搞小型的房地产项目……总之在建植过程中,思想波动很大,反而没有明确的目标,稀里糊涂干了两年多。
2.道路蜿蜒曲折,步移景异
3.园内保留了很多原生植物
4.花园艺术展示区多以一年生草花为主
5.中央大草坪岛状花境
6.保留原始地形,园路因势就形
7.桃花谷的旱溪,灵感来源于自然山水
8.春季郁金香与桃花相映成趣
9.郁金香园用大石板铺路,石缝镶嵌草皮
明确目标
感谢《园林》杂志让我有了方向有了目标。2004年底至2005年初,我无意接触到《园林》,翻阅这本杂志大量的国内外著名植物园的图文并茂的生动介绍后,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确了自己苦苦追寻的园艺梦——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好的植物园!于是我把这块土地命名为“英歌石(村名)植物园”。
从建园到现在,好多人都在问我,为什么要建植物园?因为谁都知道,植物园是一个阳光的公益事业,既要花钱又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我的日本设计师稻田纯一先生第一次来园的时候,也问到这个问题,我笑而不答。其实,真正的原因有二个:一是我深藏内心的绿色情结;二是我们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同,多少有点社会责任感吧。
引种阶段
最初我只知道,植物园需要有丰富的植物种类,于是我开始大量的引种工作。专业的园林科研人员引种,首先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论证工作,但我凭借的是大胆,可谓无知者无畏。比如我引了三十几种竹子,其中有水竹。引水竹的时候,卖苗人说水竹在大连不能活。我想,不试怎么能知道?于是先引回一百棵试种,结果表现良好。现在园子里有二十几种竹子表现都很好,其中以金镶玉竹为最佳。当然也有失败的,如紫竹。要想在大连搞个像北京那样的“紫竹院”,估计有点艰难。
引种的道路很艰苦。我自任采集队队长,带领队员到全国的苗圃去购买,到各地的深山老林野地里去挖,有时人家还不肯卖,就只好“偷”了。由于我的大胆,也因为我对植物种群的一知半解,我引来了很多大连原先没有的植物种类,例如巨紫荆、照手桃、金镶玉竹等二十几种竹子、二十几种梅花、十几种如琴叶玉兰等的玉兰新品种,为大连新增植物种类400多种。至2009年,全园已收集植物品种近3 000种,建立植物专类园近20个,其中包括药草园、水生植物园、梅花园、牡丹园、景天园、萱草园、玉兰园等,在东北的植物园中已算是最多的了。
10.英伦风格的中央大草坪
11.水生植物园
12.鼠尾草的花期延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土壤的改良
13.稻田纯一先生设计的牡丹园
建园瓶颈
2009年底,我开始发现我的植物园有点不对劲,既不像植物园,也不像花园,倒是有点像高级农家乐与高级苗圃。2010年春节时间,带上园内所有照片和资料,我和我的助手分析了整整一天,终于发现不对劲在于我的植物园植物种植得密不透风,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植物的美反而没有体现出来。由于我没有按照植物园的标准去规划设计,这些所谓的专类园实际上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专类苗圃”。我把采集来的几千种、近千万株植物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说是植物园,其实更像是一个“植物垃圾园”——我们应该做减法了!
于是我请来北京林业大学的尹豪老师,请他帮我解读一下当时的“英歌石植物园”。他对于园子的植物景观设计很是失望,意见如下:一是整个园子没有总体规划,没有骨架设计,道路和地形没有梳理,景观设计无从做起;二是彻底否定我们为之骄傲的植物花境,毫无章法和美感。这让我意识到,我七、八年的心血好像白费了。要想像英国邱园、威斯利花园、爱丁堡植物园一样,做世界一流的植物园,道路还很曲折和遥远。
于是在2010年与2011年这两年,我对前几年的园子建设重新审视和定位,但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规划设计,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过去相当部分的建设工程要进行改造;新建项目没有高水准的规划进行不下去;有些项目刚刚做完就暴露出问题;还有些项目干到一半感觉不对,但不知如何改进……所有的工作开始迟疑,甚至停滞,工地上一百多工人的工资和开销、接下去的工作如何开展?我真的有些迷茫了。
建园心路
也许是我的执着感动了上苍。2011年末,在全国植物园年会上,当时的上海植物园园长胡永红博士把日本著名景观设计师稻田纯一先生介绍给了我。2012年初,稻田先生正式参与了英歌石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在稻田先生的主持下,植物园从总体到具体,都做了详细的设计,施工也在稻田先生的严格要求下进行。这位老先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的令人敬佩: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甚至亲自到市场挑选他认为合适的材料;他直接训斥我的助手,批评他们工作上的不认真。他的造园理念,尤其是他丰富的经验,让我的植物园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英国的园艺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英国的花园令人向往。我数次去英国都想着如何把英国的先进园艺技术学到手。终于在2013年的春天,我邀请到了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原副园长大卫·帕特森先生来我的园子参观访问,并同意为园子的植物种植进行规划设计。大卫园长起初不相信中国的一名普通老百姓能建成一座植物园,觉得是痴人说梦,随着慢慢的接触,他看到了我们的诚意和决心,看到了园子里工人对造园技术的尊重和无条件地执行,终于他被感动,表示非常愿意通过英歌石植物园,把英国的园艺技术与文化传播到中国。
其实,光有高水平的专家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投资人的理念、施工队伍的经验与严格的管理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建设的成与败,经验与教训,不断地跌倒再爬起的学习,使我的眼界和理念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我的员工队伍经过了多年的磨练,也特别会干活了,比如修路,你只要告诉他们修多宽,什么弧度,用什么材料,他们就一定会做得让你满意。可以说,现在的英歌石植物园,无论骨架建设还是园艺水平,与国内的同类公园以及各类园艺博览园相比,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土壤改良
我的花园不缺石头,独缺壤土,有的地块居然就是个石头窝。即使有土,也是粘性很强的黄土,根本没法种植物。我去英国花园捧着他们的种植土,喜欢得不得了,再想想自己花园的土,似乎都没了信心。这些年,我在土壤改良上花费的资金近千万。在做郁金香园的时候,指甲大小的石头都要拣出去,每平方米要拌上11袋草炭土,反复拌匀,英国专家才满意。由于我们的土壤改良到位,地形起伏饱满,郁金香长得整齐健壮。今年植物园举办的郁金香花展,可以说是国内最精致的郁金香园了。园子的蓝花鼠尾草,五月份就开了花,八月还在盛花期,土壤改良也同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卫园长说的最多的一个英文词就是“soil”,为此我经常调侃他:“大卫,牡丹比芍药好看,你为什么只说芍药(soil的谐音),不提牡丹?”。
生态化设计
道家尊崇的是“道法自然”,园林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英歌石植物园的地形地貌变化多样,非常自然。如何建成一个自然、生态具桃花源般的植物园,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形园林设计第一要素是地形,熟悉园区的每一寸土地,是植物园每位设计师的首要工作。我们在设计地形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地形,对农民修过的梯田,我们也把它恢复到了原始状态。由于遵从了原来的地形地貌,整个园区才有了浑然天成的感觉。
材料园区内使用的石材绝大部分都是园区自产的,用这些石材做挡土墙、道牙石、贴墙面等,其色彩、格调与整个园子特别和谐一致,比大理石、花岗岩强多了。在做桃花谷旱溪的时候,曾有位朋友建议用河里产的白色鹅卵石才有档次。我却认为用这种看起来破的石头,做出来的旱溪才像是老天爷赐予的原生态。
植物目前引种来的植物看起来配置还不够合理、自然和生态,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做到。但我保留了园区内很多原生的植物,对它们进行了梳理,使我的园子看起来非常自然,有那么一点历史的痕迹。不像上海辰山植物园,虽然特别好,但总像个新园子。
道路自然式的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在空间的分割与追求上,园区的道路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根据地形条件,园区主路只有五米宽,但蜿蜒曲折,每走上几步就能拐个弯,而后就有新的景色。郁金香园用大石板铺路,石缝间镶嵌草皮,既生态又自然,看起来还上档次。
成功案例展示
花园艺术展示区
我们的员工至今都把花园艺术展示区称作“布查特花园区”,因为它是我花园梦的一个心结。我曾为了拜访那个世界最美的花园,被拒签了三次。于是大卫园长帮我设计了这个“中国的布查特花园”。今年春天,展示区效果出来了,百花绽放、争妍斗丽、百卉千葩、璀璨如锦,可以说是中国最美的的花园了。但要与世界最美的花园相媲美,还相差甚远,因为这里种的大多是一年生草花,还缺少高大乔木、优良灌木组团与宿根草本植物的花境配置,缺少层次感与饱满度。大卫先生说,要达到希冀的效果,这里的宿根草本品种至少要在400种以上,我们的园艺技术与植物材料都有欠缺,当然,这需要时间。
中央大草坪岛状花境
中央草坪面积很大,而且处于园区中央。对于其中的植物配植,我们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大卫先生第一次来的时候,用了足足八天的时间,在草坪上绕了一圈又一圈,亲自拿白灰放线,终于画出了岛状花境的轮廓。后来我们按照轮廓种植植物,经过一年的生长,花境中的植物慢慢呈现出景观效果,中央大草坪初具规模,竟多少能看出些英伦风格的影子了。
牡丹园
与其他设计师不同,稻田先生对每一项设计都很认真,反复看场地,然后手绘,对每个项目他都说很难,让我仔细琢磨。设计牡丹园的时候,我的要求是:在不多修路的情况下如何使参观者不踩牡丹。因为多修路就占去了栽植牡丹的地块。他足足思考了六个月,直到九月底快到种牡丹的时候了,他的方案才终于拿出来——抬高种植池。这样既不影响道路的铺设,同时也能避免游客进入。
桃花谷旱溪
稻田先生在交出旱溪设计图的时候,叮嘱我们务必要把石头摆出自然山水的效果,甚至亲自上阵示范,摆出一小段旱溪,让我们照着做。然而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反复摆放就是人工痕迹太重,做不出他的效果。废寝忘食的结果是,在第四次的堆叠中终于找到了感觉。稻田先生看了很满意,说很有山水画的意境。
现在,我的园子似乎已经很美了,可是它离我梦想中的花园还有很大的距离。也许,还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将为之而继续奋斗。
14.树丛掩映下的蜿蜒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