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路径与内在逻辑

2014-03-10储诚炜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政策农民农业

储诚炜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3)

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路径与内在逻辑

储诚炜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3)

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在经历初创、发展和完善等阶段基础上,形成了较完备的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各种政策之间有互相交织重叠之处,能够形成政策合力,也有冲突抵牾的错位现象,造成政策效益边际递减。细致梳理与系统总结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和基本路径,在对三十几年农民教育发展客观规律进行总结基础上,政策变迁背后暗隐着不可更改的内在逻辑。

涉农大学;农科教统筹;农业现代化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培育“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现实要求,农民教育培训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命题。系统梳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政策变迁背后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为完善农民教育培训政策提供另外一种解释框架和分析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教育是指包括农民职业教育、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等在内的综合的系统的教育,涉及到农民生活、工作和发展的诸多方面,是全方位的、以促进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和农民现代化为目标的教育;狭义的农民教育主要是指针对农民的实用技能教育,即农民职业教育。

一、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和党的农村工作政策的逐步调整,农民教育工作也在调整中步入正轨,各项农民教育政策相继出台,农民教育机构相继成立,农民教育措施相继推行。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极大的提高农民首先是青年农民的科学水平”的任务,随即教育部、农业部、共青团中央等在天津召开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广泛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此后,随着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纵向延伸、横向沟通的开放式农民教育系统逐步形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为农业部门和各级有关部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力量。随后,“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科教统筹和“三教合一”、“绿色证书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顺利在全国各地实施。改革开放初期,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和其他施行主体共同推行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经历了简单初创、逐步摸索、趋向完善和形成系统模式的发展过程,其演进时间脉络大体上均是发轫于80年代初期、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不断发展,于90年代中后期渐成系统。90年代中后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大规模城市化活动加速开展,“打工潮”出现,对这一时期的农民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而农村留守群体的教育也是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农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纵向延伸、横向沟通的农民教育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我国的农民教育政策体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类,其中,政府主导型可以分为政府直接介入、普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推广系统这四个类别,市场主导型主要是指以社会力量、企业和涉农经济组织所开展的农民教育。政府直接介入主要是指“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由政府直接组织领导的农民教育等活动;以学校为主体的农民教育主要是高等农业院校和涉农中、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农业教育特点和规律,进行学历教育和培训,另外,部分师范学院依据教育学一般原理和方法体系,研究农村青少年文化素质和技术教育问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的各个项目在全国各地实施,致力于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推广系统主要指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等机构开展的农业技术教育、服务和推广工作。市场主导性的农民教育强调企业、民间力量和经济组织的作用,依靠市场自发力量,通过“订单培训”和引导农民创业等方式达到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目的。目前,农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具体结构见图1。

总体而言,农民教育体系各个系统内部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各种政策之间有互相交织重叠之处,能够形成政策合力,也有冲突抵牾的错位现象,造成政策效益边际递减。

图1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结构图

二、农民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路径

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变迁是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下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既反映了农民教育根据现实需求不断调整和修正的过程,也映证了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的现实成果。回望和总结三十几年农民教育政策变迁的过程,本文认为其大体遵循了一下基本路径:

1.从传统农民教育路径向大农民教育路径转变

传统农民教育观只是单纯指农民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技能培训,而经过三十年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农民教育的范畴和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农业已经不再是特指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概念,而是涉及到农业、工业、商业和其他服务性产业相结合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概念;农民群体也已经发生分化,农民工、农村留守群体、青年农民、经营大户等等,与传统意义上对农民的概念界定有很大的不同;农村的概念“也不是专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们聚居地,而是人们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质交换市场”。[1]因此,在重新界定农民概念的前提条件下,农民教育就应根据已经变化的新形势,适应不同类型农民培养需求的要求,树立大农民教育观。

2.从阶段性教育路径向终身农民教育路径转变

传统社会中,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受教育年限普遍很短,平均文化程度非常低;而且农民短暂的受教育年限基本上都是一次完成的。在农民教育施行过程中,不论是技能培训,还是其他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都是基于某一种项目驱动,或者任务驱动目标下的阶段性行为,一旦完成,即告一段落。随着信息化社会到来,传统的教育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民教育的知识和信息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作为农民教育而言,改变过去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采取的阶段性学习的教育方式,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方向转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东部沿海地区体现得较为明显,远程教育和自主性学习也成为农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3.从保守农民教育路径到现代农民教育路径转变

受传统社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思想的制约,农民教育更多局限在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技能培训层面,而有意识的忽视包括农民其他方面的教育和文化启蒙。这种保守落后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严重制约了乡村社会文明的重建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在目前农村新的发展形势下,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的现代农民教育路径是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安徽望江、潜山和岳西等地的调研中发现,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为典型代表的农民对于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非常强烈,通过问卷调查,希望接受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专业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市场营销素质与技巧。

4.从单一教育路径向系统教育路径转变

初期农民教育立足于施教主体对教育对象的单向传授,农民在这种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其教育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这种单一教育模式忽略了教育的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固定模式的定向教育固然有其可取和成功之处,但终究来讲教育是一个涉及到环境、体制和文化影响的系统性工程,把相关影响因素排除在外的单一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系统性教育模式是在系统论理论观点指导下的一种施行路径,在农民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是系统方法的运用和在系统性综合治理中推进农民教育的开展。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不是任何一面可以单独解决的,而是连锁进行的全面的建设。因为社会与生活都是整个的、集体的、联系的、有机的,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支离破碎的解决问题。”[2]当前农民教育更注重在环境、体制和关系互动中进行开展,“农民教育的工具取向在看待人与社会关系时片面的把人和社会对立起来,而忽视了人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一面,即社会首先是由人组成的。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发展应当是教育的基本价值。”[3]

三、农民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细致梳理与系统总结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和基本路径,不应仅仅停留于阶段性的描述和对教育路径的探讨层面,在对三十几年农民教育发展客观规律进行总结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民教育政策变迁背后暗隐着不可更改的内在逻辑。

1.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

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经历了初始阶段、步入正轨阶段、深入阶段和制度化阶段,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家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倾斜力度的情况下,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理念深入人心,农民教育体系初步显现出了比较成熟的制度化特征。以政府对农民教育的价值趋向为标准,农民教育经历了以经济和技术教育为主的阶段、以全面教育为内容的阶段和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阶段。以农民受教育状况为标准,农民教育分为被动阶段、主动自觉阶段和自我教育阶段。1978年以来农民教育政策演变所遵循的路径具有明显的目标递进关系,即从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到全面教育再到国民教育的演进路径。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我发展欲望和发家致富的冲动比较强烈,农业技能培训成为了当时农民教育的主流,这也是农民教育开展的较好的一个阶段。进入到90年代以后,尤其是到了新世纪,农民教育的要求就不仅仅局限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这个层次,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代表的农民教育成为了农民教育的新的代名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无疑是全面农民教育的目标指向。但是,更为进一步的是,农民的国民教育是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农民教育的最高要求,虽然说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农民群体身上,诸多社会群体都需要实现向现代公民的转变,而且其过程极为困难,这与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社会改革的力度把握和历史机会的演绎息息相关。

2.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

农民教育的推进过程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命题中互相补充、互相博弈的动态过程,必须保证政府在目前推进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政府在财政投入、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方面的主导性作用;与此同时,要准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权利边界和职能定位,充分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农民教育事业的市场化经营,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其中的作用发挥;在综合配套改革中发展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职能,培育多元教育主体。从农民教育施教主体角度而言,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农民教育需要寻求经济及社会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在充分认识到政府和市场固有缺陷的同时,分析我国特有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特点,在综合配套改革中发展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职能,从而更为有效地推进农民教育工作。

3.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对中外农民教育政策比较过程中,基于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双重理论判断,向西方农民教育工作学习涉及到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技术层次上的模仿、借鉴和汲取是减少探索成本的必由之路,但制度层面的学习更显得难能可贵。在西方国家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一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农民教育相关法律比较健全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政府重视,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与此同时,各种相应机构和社会组织也比较完整;经费投入巨大且具有持续性;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从农民自身出发,注重农民需求;教育内容和形式灵活多;考核严格,社会认证程序严谨等。但是,单纯的模仿也实现不了超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而且,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理论悖论在农民教育工作中亦面临着顾此失彼的实践困境,因此,农民教育工作就是在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命题博弈中不断推进的过程,这不仅是理论探究过程中的必然,也是农民教育经验汲取的方法论要求。在借鉴西方国家农民教育和农村社会发展经验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汲取其先进的思想精髓和成功做法后面所蕴藏的那些理念,而不是亦步亦趋的套取其现成的做法,往往导致并不如意的效果。

[1]周文祥.农民教育新思维[J].农村工作通讯,2008,(3):52.

[2]宋恩荣.晏阳初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53.

[3]陈俊峰,朱启臻.论农民教育观的变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2,(9):11.

(责任编辑:吕进)

G725

A

1671-752X(2014)03-0001-03

2014-07-24

储诚炜(1981-),男,安徽安庆人,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民职业教育,土地制度历史,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和农村社会发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科教统筹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研究——以陕、皖、苏三省为例”(编号:13YJC880008);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项目“园林植物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编号:2012sjjd055)。

猜你喜欢

政策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政策
政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