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市城区2012年病伤死因的家庭损失年分析

2014-03-10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002玲刘

中国卫生统计 2014年5期
关键词:年数丹东市顺位

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002) 秦 玲刘 杨

丹东市城区2012年病伤死因的家庭损失年分析

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002) 秦 玲△刘 杨

目的研究丹东市的病伤死因家庭损失情况,分析造成家庭损失的主要死因,为制定主要死因一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家庭损失年(FYPLL)、家庭损失率(FYPLLR)、平均家庭损失年(AFYPLL)等指标分析丹东市2012年死亡资料。结果FYPLLR顺位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与死亡率排列顺位不同;男性病伤死亡的FYPLLR高于女性;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对全人群AFYPLL影响较大;小年龄组和青壮年组FYPLLR最高的是损伤和中毒,中老年组FYPLLR最高的是恶性肿瘤。结论男性死亡FYPLLR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等慢性疾病死亡主要引起中老年组家庭损失,交通事故、自杀等死亡主要引起青壮年组家庭损失,要针对人群性别、年龄等特点有的放矢的采取综合防控策略。

死因分析 家庭损失年数

家庭损失年数(family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FYPLL)是林昆教授提出来的一个新指标,该指标将早亡对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危害程度加以量化,能够反映早亡对生活和工作、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1-2],既是一个流行病学指标,又是一个社会学指标。笔者利用该指标对丹东市2012年死亡情况做了分析,对丹东市死亡造成的影响予以全新诠释,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2012年丹东市死亡医学登记系统,统计范围为丹东市城市户籍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负责诊治的临床医生、防保医生及公安部门按不同技术规范的要求出具。发生于医疗机构的死亡由负责诊治的医生填写;发生于家中的死亡,先由死者家属申报,再由社区防保医生调查后填写;非正常死亡的由公安部门填写。填写不全或死因不明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统计人员组织随访及调查,并定期与公安、民政、妇幼部门核对、完善死亡记录,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人口资料来源于丹东市公安局。

2.病因分类

居民死亡个案由专业人员根据ICD-10进行分类编码,在DeathReg2005数据库中进行录入。所有录入数据导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评价指标和统计方法

家庭损失年数由家庭投资损失年数I、家庭创收损失年数R、子女抚养损失年数C和父母供养损失年数P四部分组成。研究者将家庭投资期定为0~19岁,在此期间家庭对被研究者进行投资;家庭创收期为20~60岁,在此期间被研究者的收入是家庭的经济来源;子女抚养期为子女0~19岁,在此期间被研究者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责任;父母供养期为双亲45岁至期望寿命。父母供养除了经济之外还有精神上的供养,儿女成年后都有此义务,而不考虑双亲是否有工资收入。我国平均生育年龄为25岁。供养期下限定为父母45岁,此时被研究者刚好20岁,有供养父母的义务和能力[1]。

式中I为家庭投资损失年数,I=Xi(i≥20时,I=0);R为家庭创收损失年数,R=60-Xi(i<20或i≥60时,R=0);C为子女抚养损失年数,C=44-Xi(i<25或i≥45时,C=0);P为父母供养损失年数,P=E-(Xi+25)(i<20或i≥E-25时,P=0);Xi为死亡年龄组组中值,di为年龄组死亡人数,i为年龄组平均年龄,E为父母的期望寿命,本研究采用丹东市2012年人均期望寿命79.99岁。60岁及60岁以上死亡者,FYPLL都为0。

(2)家庭损失率(‰)(family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rate,FYPLLR)=FYPLL/N×1000

式中N为平均人口数。

(3)平均家庭损失年数(average family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AFYPLL)=FYPLL/d

式中d为死亡人数。

结 果

1.死因概况 2012年丹东市城区年平均人口数为787089人,其中男性387279人,女性399810人;共计死亡5928人,其中男性3354人,女性2574人;死亡率753.15/10万,男性为866.04/10万,女性为643.81/10万。按死亡率统计死因谱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疾病,构成比依次为52.09%、29.15%、4.72%、4.27%、3.68%,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的93.91%。

2.病伤死因家庭损失率顺位

家庭损失率顺位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与死亡率排列顺位不同,前3位死因的家庭损失年占全死因的81.25%。AFYPLL顺位与FYPLLR和死亡率顺位明显不同,前5位分别为损伤和中毒、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见表1。

表1 2012年丹东市城市居民病伤死因家庭损失顺位

3.主要病伤死因分性别家庭损失

男性病伤死因的FYPLLR高于女性,男性病伤死因FYPLLR前10位中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冠心病和病毒性肝炎未排入女性前10位,女性病伤死因FYPLLR前10位中乳腺癌、意外跌落和胃癌未排入男性前10位。女性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死亡的AFYPLL高于男性各死因AFYPLL。病伤死因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对全人群AFYPLL影响较大,意外跌落对全人群AFYPLL影响较小,见表2。

表2 丹东市城区居民主要病伤死因的家庭损失

4.不同年龄组死亡的家庭损失情况

笔者根据实际死因家庭损失情况将年龄组划分为0~19岁的小年龄组,20~39岁的青壮年龄组和40~59岁的中老年组。小年龄组FYPLLR最高的是损伤和中毒为5.52‰;青壮年组FYPLLR最高的是损伤和中毒为59.37‰;中老年组FYPLLR最高的是恶性肿瘤为68.69‰。按FYPLL构成来看,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的家庭损失高峰为中老年组,分别占所有年龄组的75.76%、73.26%、67.35%和55.88%;损伤和中毒死亡的家庭损失高峰为青壮年组,占所有年龄组的61.30%,见表3。

表3 丹东市城市居民死因的年龄别家庭损失年、构成比及家庭损失率

讨 论

在常用的死因分析指标中,死亡率仅考虑死亡数,难以综合评价不同年龄死亡对全人口造成的损失;去死因寿命表能反映个别死因对全人口的综合作用,不受年龄构成的影响,但受婴儿死亡率的准确性影响较大,且没有可加性;社会价值损失年数、工作损失年数和减寿年数同时考虑到死亡数和死亡年龄,具有可加性,能反映疾病对社会价值、工作年限和寿命所造成的损失,评价各种死因对人口素质、社会劳动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未考虑到死亡对家庭所造成的危害。相比之下,FYPLL具有以下优点:①计算简单;②有可加性,有利于死因的组合与死因的重分组,应用较为灵活;③既考虑到死亡数又考虑到死亡年龄和人群的人口构成情况。既考虑到死亡对工作的影响,也考虑到死亡对家庭的危害;在分析早亡的家庭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研究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和造成的精神创伤。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死因分析中,死亡对家庭的影响应该受到重视[2]。但就目前来讲,FYPLL的使用范围较为局限,不便于各地之间比较。

本文利用FYPLL及其构成、FYPLLR和AFYPLL等指标对丹东市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死亡率、FYPLL和FYPLLR均较高,经AFYPLL指标分析后顺位明显下降,而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FYPLL和FYPLLR指标顺位经AFYPLL指标分析后反而较高,可能与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死亡基数较大且相对集中在中老年组,而损伤和中毒死亡基数较小且相对集中在青壮年组有关。故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对中老年人慢性病防控相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重点进行以“三早”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3-5];在损伤和中毒防控工作中,应重视对青壮年人群的安全教育、精神指导和心理疏导以及对危险品的管理等措施[6]。

丹东市城区居民主要病伤死因家庭损失分析显示,FYPLLR男性均高于女性。经AFYPLL分析,自杀在男性死亡中对家庭损失影响最为严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在女性死亡中对家庭损失影响最为严重,且这两个指标对全人群家庭损失贡献率最大。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而男性承担着更繁重的工作及生活负担,提示丹东市在男性保健工作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另有报道显示,交通事故所致死亡已成为伤害死因之首[7-8],而随着汽车逐步进入寻常家庭,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加强立法,强化执法,更要在改善道路状况、提高公众道路安全意识和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9-11]等方面下功夫。

死因监测和分析可以衡量区域卫生状况和疾病综合防制策略效果,进而实现循证决策[12]。家庭损失年数这一指标将家庭观念引入死因分析中,填补了分析早死对家庭影响的量化指标之空白,另外,由于其具有计算简单、考量因素较为全面,笔者认为可在各级疾控部门生命统计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但该指标的提出已有十余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工作年龄增加,应适当增加家庭创收期上限年龄,另外,父母供养期年龄也应随社会发展适当调整。

1.林昆.死亡的家庭损失程度评价.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2):128.

2.林昆.家庭损失年数指标在流行病学的应用.疾病控制杂志,2002,3(6):44-46.

3.柳红梅,梁秀芬,李博闻,等.2000-2009年天津市塘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6):620-622.

4.邱敏,陈和新.江苏省海门市2001-2010年居民肺癌死亡资料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3):266-267.

5.傅益飞,彭云,张美玉,等.2002-2004年上海市南汇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1):85-86.

6.王晓飞,马挺,邱晶,等.2011年江苏省张家港市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疾病监测,2012,27(11):906-909.

7.伍啸青,戴龙,魏云,等.厦门市居民2002-2009年伤害死亡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2):105-108.

8.段蕾蕾,吴春眉,邓晓,等.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3):10-13.

9.齐振标,赵公之,张俊林.2004-2007年邹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3):287-289.

10.陈辉,周尚成,易卫兵,等.2007-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6):623-625.

11.李静,刘苹,隋维华,等.某市5年间伤害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7):608-610.

12.费小兢,2005年吴中区居民主要死因减寿年数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6):453-455.

(责任编辑:郭海强)

△通信作者:秦玲,E-mail:ddcdcql@163.com

猜你喜欢

年数丹东市顺位
我国人口在校模式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家谈祖国变化
稻秸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出苗和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原来我挺厉害的
跳绳
鸭绿江公园
肥胖比烟草还影响寿命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