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兵的誓言

2014-03-10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固镇县孤坟刘和珍

在安徽省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有一个二十多亩的烈士陵园。陵园很朴素,大门已经掉漆了,园内铺设的也只是最普通的水泥板。这个简朴的陵园,是抗战老兵欧兴田一手兴建的,里面长眠着二十多位抗战烈士。

“我们要走向抗日前线,伤了,互相照顾;死了,活着的人收尸。”1939年,九名安徽少年在炮火中立下誓言。抗战中,这九兄弟七人牺牲,一人失踪,幸存的只有欧兴田。

抗日战争后,欧兴田又参与了淮海战役、朝鲜战争,并历任师参谋、少校参谋长等职。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他放弃了城里的优越生活,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固镇县,开始寻访战友的遗骸,修建陵园,按他的话说是“兑现誓言”。

当年奋勇杀敌的战友,如今已成散落各处的孤坟,还有那些没有遗骨、叫不上名字的战友,更令欧兴田唏嘘不已。很多时候,为了找一个坟,他要跑好多趟才敢确认。夜黑路滑,他不知摔了多少跟头。

为了修建陵园,欧兴田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但这些钱很快就不够用了。为了筹集更多资金,他自带干粮,四上北京,走访六省,先后找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上将、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国家航空工业部部长刘玉柱等老领导。有了领导们的资助,经费总算是到位了。

1996年,陵园竣工了。但欧兴田并没有就此停下来,他开始为抗战烈士建纪念碑。他说要把自己手中两千多名抗战烈士的名单刻到石碑上,让后人能够记住他们。

相关主题:坚持/诚信

三十年坚守,彰显诚信

“我们要走向抗日前线,伤了,互相照顾;死了,活着的人收尸。”1939年,九名安徽少年在炮火中立下誓言。抗战中,这九兄弟七人牺牲,一人失踪,幸存的只有欧兴田。

四处找寻遗骨、孤坟,自带干粮,四上北京,走访六省,筹集资金……为了践行这一句誓言,三十多年来,欧兴田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艰辛,付出了足以让人动容的努力,他的坚持弥足珍贵,值得人们深长思之。

相关主题:担当

践行誓言,担当道义

为了实现一句庄重的誓言,欧兴田用三十多年的艰辛和努力,用男子汉铁打的肩膀担起了战友们血泪的嘱托。他的情义与担当让人不禁要把电视剧《大宅门》的主题曲送给他:“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

《礼记·表记》中说:“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说的是一个君子,与其在允诺后因为不能兑现而被人责怪,宁可因为不答应而被抱怨。这说明,中国人不轻易允诺,一旦承诺下来,就把责任和担当看得重如泰山。“赵氏孤儿”故事中的程婴、公孙杵臼,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都是代表人物。

课本相关素材

《〈指南录〉后序》中的文天祥,《乡土情结》中提及的林则徐,《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代表,他们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挑起责任,勇敢担当,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猜你喜欢

固镇县孤坟刘和珍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用挚爱托起一片蓝天
——记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中心小学强亚兵老师
浅谈夏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
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固镇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现状及应对措施
《纪念刘和珍君》的情感触动
厚道 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