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林业病虫害 提高树木成活率
2014-03-09张卫红
张卫红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林业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林业工作的重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确保防治的连续性,从而提高林业树木成活率,保护我国林业资源的安全。
一、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态环境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防治病虫害能够极大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林业资源,促进我国的生态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在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林业病虫害而言,最难解决是因为其具有十分鲜明的不确定性,病虫害的发生是突发性的,随机的,在发生之前很难预测。我国地域辽阔,病虫害突发问题严重,但是林业部门无法对所有的森林资源进行监控。此外,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是蝗虫、杨二尾小舟蛾、去南松毛虫等许多品种,在防治过程中,不同的病虫的防治办法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能一劳永逸,所以林业病虫害的避免是十分困难的。
2、林业病虫害具有地域广泛性
病虫害的发生大多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发生病害影响的面积是很大的,加上我国的林业大多是集中种植的方式,如果在林区内树木品种单一那么传播的速度更快。所以由于我国森林种植中品种单一,而北方气温逐渐升高,这就造成了害虫越冬的成功性增加,最终造成病虫害高发,当前林业防治工作还因为技术、资金及人员的问题受到限制,防治难度增加。
3、我国林业资源防治过程中物种进化速度快
最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发展迅速,很多杀虫药物不断的被研发出来,药物让很多以前难以控制的害虫得到了控制,但是药物也为林业的发展埋下隐患。由于药物的频繁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和适应能力会不断的增强,这对于防治病虫害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二、预防林业病虫害,提高树木成活率
1、重视病虫害防治,做好育苗工作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根本是要做好育苗工作,通过选择优质苗圃地来育苗,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较好的土壤进行育苗。在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区育苗,容易发生病虫害。要重视初期的培育工作,在培育阶段要做好施肥、锄草等工作,尽量减少虫卵发生,从而减少病虫害,增强林业抵抗力。育苗过程中,要做好修剪工作,及时清理病虫害枝叶,防止交叉感染,从而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2、选择抵御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苗木品种
在不影响林业系统规划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本区域内有利于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苗木品种和容易移植的品种。采用容器树苗移植时,不容易对根系造成破坏,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树冠,因此在非适宜时期进行树木移植时要尽量优先选用。要优先选用根系发达、侧根未伸出太远、树冠基本成形而且树形紧凑、枝条在3—4级的1—2年树木进行移植。同时要尽量缩短起苗到种植之间的时间,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水分蒸发,从而提供树木成活率。
3、抓好监测,提高预警
要不断完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网建设工作,结合地区林业病虫害特点,依据生态分类、病虫害发生地区差异及植被病虫害差异,综合考虑地区小气候影响,通过合理分划片区、合理布局的形式建立地区林业病虫害测报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增加林业病虫害测报站数量,尽量使病虫害测报站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不断拓宽测报网覆盖范围,促进病虫害预报网络化的同时,保持较高的传递速度,从而保障能够及时防治林业病虫害。
4、提高地区林业病虫害防治能力
在做好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同时,要逐步提高地区病虫害应急治理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基本策略,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林业病虫害控制系统。立足于现有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之上,通过专题课程培训,提升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充实物资装备和器械,扩大林业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伍,将开展植被保护及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到专业化的深度。减少随意用药的习惯,加大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缓解农药对林业污染影响,提高农药利用效率,降低病虫害治理成本,确保生态、安全的病虫害治理过程。
5、做好林业病虫害检疫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多个省份都开始引进外来树种,由于在引进外来树种的过程中缺乏交流和沟通,导致林业重大病虫害呈现出高发趋势,在此情况下,我国林业部门必须要做好树种的检疫工作。通过做好树种检疫工作,减少病虫害相互传播问题发生,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生机率。对于发生林业病虫害的地区要及时进行隔离,严禁从病区移植、引进树种,避免病虫害蔓延。建立国家、地区多级监测网络,采用定期监测和长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和地面监测技术,形成林业病虫害检疫、监测、预报体系,从而形成快速相应的病虫害反馈体系,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