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二维思维和三维思维

2014-03-09钟尧

关键词:版型立体结构设计

钟尧

论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二维思维和三维思维

钟尧

文章对中西服装结构设计作了比较,指出由于东西方传统和文化的差异,导致我国服装设计师缺乏立体结构设计的三维思维方式,而仍然以二维思维的方式在设计服装,这对服装结构设计师提高设计水平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最后提出我国服装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入3D立体式思维,悟透其的精髓,使之融入甚或重构我们的结构造型设计体系。

服装结构设计;二维平面;三维立体

比较中西方服装造型形式,我们发现:由于东西方传统和文化的差异,我们民族传统的服装形式是平面的,立体观念不强;而西方服装造型是立体式的,是有深度和厚度观念的。中式服装不注重立体的形式表达,不注重裁剪的细节部位和运动量的设置,在尺寸上和造型上存在大量的模糊地带;而西式裁剪注重三维的体现,配合人体运动和体征体现细节上的精确表达。如果用比喻的说法,那么西式服装是写实性油画,而中式传统服装是写意水墨画;西式服装注重表形,而中式服装注意表意。从人体体征上看,东方人体型扁而宽,胸部较小而平;西方人体型窄而厚,胸部较大而高,且挺胸体较多,两者之间体型差异较大,从而形成各自对塑形的观念差异也较大。客观地说,两者各有千秋。然而由于文化及社会接受度的关系,西式造型方式占据主流,而中式风格常常是以其中某些元素的方式体现在现代设计中。

在近代,随着西服东渐,西式裁剪方式也被逐渐引进。然而,由于中西观念与文化的差异,也由于制图方式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中国服装领域,服装造型结构设计与西方纯立体裁剪形式还是有着相当的距离。即使在服装业飞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甚至现在,虽然西方立体裁剪方式早已进入我们的服装教学课程体系,然而,仍然由于观念的不同,阻碍着立体裁剪方式的普及。不少人认为,紧身式的礼服类高档服装或造型奇特的表演服等才需要用立体裁剪,而对于大众成衣,或一般时装款式,在结构设计上,就不太会想到要运用立体的构型方式或与立体结合的平面设计方式来做造型设计,因而导致了平面与立体两种裁剪方式严重脱离。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型裁剪方式引进国内以后,没有被深入研究和运用,且在很长时期内仅局限在学校课程教学层面上,没有被服装行业广泛接受;同时,受传统打样方式影响,原型裁剪形式也没有很好地与立体裁剪形式结合,以致在实际应用上出现一个真空期。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国内设计师和服装业者缺乏立体结构设计的思维方式,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服装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此作些比较式的简要论证和说明。

一般来说,人们会认为要制作具有立体造型的服装,能用好服装原型或基型,运用原型裁剪法或基型裁剪法就可以了。另外,由于受原型裁剪方式的影响,人们又认为设计立体造型的关键是处理好省道,如果设计师能熟练掌握省道的运用就可以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构形思维方式是平面的,即两维式的,那么无论用原型法、公式法,甚至是立体裁剪法,都很难做出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适体感的服装。反之,立体观念很强的设计师,即便在平面上操作,也能做出具有很好的立体感的服装。并且,受制于初学时平面原型制图方式,许多人在结构设计中固化了观念:认为服装大身都是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即便是8八片式,也是前4片和后4片式的分配;裤子由前片和后片组成。这正是平面思维(二维式)的典型表现之一(以下简称2D思维),与它相对应的是立体思维(三维式)(以下简称3D思维)。

2D思维的典型表现之二是:设计结构造型时只考虑或是重点考虑用省道来解决各种差量,如:胸腰差、臀腰差等,而不考虑或较少考虑构形。这种用省道作为唯一或作为最重要的手段来进行构形处理的方式,忽略了服装结构设计要体现立体深度感和适体感。其实,在结构设计时更重要的是先考虑服装构造的形式,它体现在分割线与分割线、裁剪线与裁剪线、块面与块面之间的“量”。要说明这个问题,我试以几个例子来说明:譬如一只桔子,剥开来的皮形状不一,可能剥成2片3片或更多片,可是这其中并没有省道,而只有皮与皮、片与片之间的“量”,正是这些量决定了它们组合起来时能包成一只桔子。如图1。同理,我们在结构设计中也要去关注包裹人体的这些量是如何产生,如何运用的。再以胸部的局部设计为例,如图2。

图1

图2

这里我们看到,在设计胸部的立体裁剪造型时,两种不同的思维造成了差异。图2上面一种思维方式是三维的,拆解后在平面上呈现不同形状的4片裁片,这种思维形式是非常丰富的,造型效果立体感是非常强的;图2下面一种思维方式是二维的,即以省道的方式来处理立体,效果是单一且僵硬的,变化的形式也及其有限。

而且有时候并不能很直观地从平面版样上看出立体效果,甚至与立体所呈现的效果恰好相反。如撇胸省的处理,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如图3所示。

图3a撇胸省的处理是很常见的,前片往内撇,这是典型的平面式思维,结果造成如图所示的前拱造成侧面走光;而图3b的做法是前片往外撇,当它归正时却是符合前胸部造型的。

所以说,并非在人台上裁剪就是立体裁剪。如果我们所拥有的是平面思维(2D思维),那么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立体上处理结构,都只能产生平面的效果,甚至反效果。只有当我们运用3D思维来处理结构和设计版型时,那么无论在平面上还是立体上都将较容易达到立体造型的效果。而且在观念上须明确:是平面裁片去适应和塑造人体,而不是人体去屈就和适应裁片。在实际操作中,作者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先建立立体思维的理念,然后将立体与平面结合。当然,这里所说的“平面”也是3D思维下的平面形式,根据款式的不同或侧重平面或侧重立体来设计。

所以,要使服装结构设计能很好地体现立体造型,必须在设计时做塑形工作。譬如大多款式都必须有正、侧、背3个大面的塑造;然后是正面的2个面,背面也形成不同的面;肩部也可视作一个面;胸部也可根据需要有更小的面。下图是对人体上身各部位的一个归纳。通过这样的概括,能让我们更清楚人体的各立面之间的状态,树立更明确全面的立体观念。如图4。

强调这样的立体塑形观念正是西式立体裁剪思想精髓的真正体现:结构设计是塑形而不是捏省道。省道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且是后续手段。以省道处理为主要手段的造型就像做浮雕;而以塑形手段处理裁片与裁片之间的量的关系,才是真正做服装软雕塑,是典型的3D思维的体现。而以省道为唯一或为主的处理方式是平面思维(2D思维),我们的结构和版型设计,常常是在用二维思维做立体塑形工作。在3D思维中,省道方式只是一种补充方式,不是主要手段。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有些时候看似差别不大,其实却能导致极大的版型设计水平差距,这也是高级服装设计师和普通服装设计师、高级版型设计师与普通版型设计师之间的一道鸿沟,是此两者水平差距体现的根本所在。

所以,在结构设计思维中,有意识地导入3D立体式思维,悟透和消化其中的精髓,使之融入甚或重构我们的结构造型设计体系,是值得服装设计师和版型师们去深入研究的,因为这是提高结构和版型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点。

(责任编辑:竺小恩)

On Two-Dimensional&Three-Dimensional Thinking Modes in Clothing Structure Design

ZHONG Yao

TS941.2

A

1674-2346(2014)01-0046-03

10.3969/j.issn.1674-2346.2014.01.010

2013-11-14

钟尧,男,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服装结构(浙江临安311300)

猜你喜欢

版型立体结构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紧身衣服装面料与版型设计的匹配应用方法初探
念个立体咒
浪漫剪裁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东西方服装版型的共性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