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次开发层系的井网优化调整

2014-03-09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井距层系井网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二次开发层系的井网优化调整

赵玉双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喇萨杏油田层系井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纵向上射孔层位跨度大,层数多,层间矛盾突出;二是平面上层系间开采对象交叉、注采井距大、多向水驱控制程度低。以萨北开发区北二东为例,于2008年开展井网优化调整技术研究与试验,充分利用现有井网资源,尽量不打井或少打井,通过层系井网优化重组及综合利用,提高三类油层控制程度及动用程度,有效控制水驱产量递减;同时与三次采油井网统筹考虑。

二次开发;大庆油田;层系井网;优化调整

中国石油“二次开发”理念提出后,大庆油田确定了总体目标和“三重一优”的二次开发技术路线。经过5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二次开发体系及配套技术,使二次开发成为大庆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重要支撑。

以萨北开发区北二东为例,于2008年开展井网优化调整技术研究与试验,综合考虑与原井网、注采系统调整及二类油层三次采油等相结合,优化调整方式,形成特高含水期层系调整与井网演化的技术思路,最大程度提高水驱采收率。

萨杏油田层系井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纵向上射孔层位跨度大,层数多,层间矛盾突出;二是平面上层系间开采对象交叉、注采井距大、多向水驱控制程度低。

1 层系井网优化调整的原则和思路

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井网资源,尽量不打井或少打井,通过层系井网优化重组及综合利用,提高三类油层控制程度及动用程度,有效控制水驱产量递减。

思路:与三次采油井网统筹考虑。一是缩小注采井距,建立驱动体系;二是增加注水井点,强化注采系统,改变液流方向;三是细分开发层系,减少层间干扰。

2 优化调整试验

2.1 试验区概况

北二东西块调整前共有油水井76口,分萨尔图基础层系、萨葡高一次加密层系、萨葡高I和高II高III二次加密层系,共4套层系开采,与2套二次加密井网开采层系交错,注采关系复杂。调整后细化成4套层系开采,即萨尔图基础层系、萨尔图薄差层二次加密层系、葡Ⅱ~高Ⅰ9和高Ⅰ10~高Ⅲ层系。全区共部署井位104口,其中新钻井28口。

2.2 试验效果

一是井段缩短,层间差异减小。射孔井段由163m缩短到93m,层间渗透率级差由17.5下降到6.0。二是井网完善程度明显提高。井网控制程度提高到93.1%,多向连通比例达到56.8%,提高25.6个百分点。三是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改善。砂岩、有效厚度动用比例达到78.9%和87.2%,分别提高6.3和8.2个百分点。四是产量上升,含水下降,递减减缓。五是明确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演变趋势。六是形成“萨北油田”层系井网优化调整模式——按层段细分层系+缩小井距。

试验展现了良好的推广前景,在北二东全区、南五区进行推广,预计提高水驱采收率2.39%。

3 结语

“二次开发”是改善老油田开发效果、提升油田开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庆油田历时5年进行的老油田二次开发技术逐步成熟,能确保大庆油田“突出长垣、突出水驱、突出效益”开发调整思路得到有力落实,确保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重构井网层系结构是关键,根据先导性试验效果,初步规划出“十三五”的井位部署和产量规模,对油田后期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层系井网优化调整是油田开发调整的重大课题,随油田开发的进行,新的驱替技术的出现,相应的调整方式、调整技术需要不断完善,井网综合调整工作将伴随油田开发的全过程。

(栏目主持 杨军)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1.026

猜你喜欢

井距层系井网
井组级多参数层系快速智能化动态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砂体叠合与层间参数差异的层系评价方法研究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合理井距优选
志丹油田双707井区水平井开发及井网部署方案研究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基于油藏流场强度的井网优化方法研究
孤东二区Ng5细分变流线井网调整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