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14-03-09杨艾玲吴春姗杜松云毛淑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杨艾玲,吴春姗,杜松云,毛淑芳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223)



药理学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杨艾玲,吴春姗,杜松云,毛淑芳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223)

药理学教学与临床合理用药联系紧密。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从重视药理学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课后学习以及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等几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药理学是药学、医学、制药工程、药品营销等多个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药学及其相关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门课程涉及到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1],并且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药物种类繁多等特点, 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觉内容枯燥、难记忆、难学习、缺乏学习兴趣,严重影响药理学教学质量。为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近几年的药理学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重视药理学学习方法

在药理学的第一次课上,通常讲授的内容是药理学绪论知识,包括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药理学的发展简史、新药药理学研究等内容,药理学的学习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常常被忽略掉。然而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介绍药理学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在学习药理学的中后期,接触到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学生无法及时消化教师教授的知识,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产生畏难情绪,会失去学好药理学的信心。因此,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药理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在第一次药理学课时,教师应强调学习药理学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学生在课前应进行预习,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对所涉及到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知识都要温习,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便于课堂上能够迅速进入听课状态;②在课堂上应做到认真听、勤思考,同时注意联系、比较、归纳、抓重点。对于同一类型药物,要抓住其共同的基础,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础为M、N、α、β受体的分布及其激动时产生的效应,掌握这一点后对于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的拟似药和拮抗药的药理作用的理解都是非常容易的。对于每一类型药物,应全面掌握代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性,比较同类其他药物的特性,如M胆碱受体阻断药重点学习的是阿托品,学习山良菪碱和东莨菪碱时则应和阿托品进行对比,比较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于不同类型的药物,也要注意其横向联系,如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退热的作用,在学习糖皮质激素时就要联系到解热镇痛抗炎药,比较两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区别。还有吗啡与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的区别,阿司匹林与氯丙嗪降低体温作用的区别等;③药理学中要记忆的内容很多,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效果不会理想,有一些助记口诀对于药理学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如“窄谱杀菌青霉素,竞争菌体转肽酶;粘肽合成受干扰,阳性细菌杀灭掉;过敏反应危险大,一问二试三观察”,这句口诀高度概括了青霉素的杀菌特点、作用机制、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口诀法可作为药理学的辅助学习方法。

2 激发学生药理学学习兴趣

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是保障药理学有效学习的前提,由于药理学中涉及到的许多药品与生活中的疾病治疗是密切相关的,绝大多数学生刚接触到药理学这门课程时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接触到的药品种类增多,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逐渐减弱,因此在整个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围绕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一章节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或播放一段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合理地导入所要讲授的内容。如在学习解热镇痛抗炎药时,教师可向学生询问:“同学们在平常感冒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什么样的药物呢?”学生们纷纷回应,有的说:“白加黑”,有的说:“泰诺”,还有的说:“阿莫西林”,教师可根据学生们的答案进行点评或纠正,顺利地将学生引入到解热镇痛抗炎药这一章的学习。

在讲授药物的药效学或药动学知识时,也可尽量与实际生活贴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使学生更易理解这些知识。如讲解药物的治疗指数TI时,可插入一段视频,内容为某人被抓后,咬破藏在口腔中的毒药,立即毒发身亡。针对此视频,教师可提问:“该药的LD50值大吗?”由此,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一般来说,LD50值越小,毒性越大;TI值越大越安全”。讲解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利尿药时,教师可联系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低盐饮食,由此引出利尿药的降压机制和不良反应。讲解硝酸甘油的给药途径时,为避免硝酸甘油的首关消除效应,可舌下含服用于急救,此时可以让学生卷起舌头,相互看一下,舌下的静脉血管丛是非常丰富的,如此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还强化了知识点的记忆。

3 综合运用多种药理学教学方式

3.1 LBL教学方式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方式为LBL(1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即基于课堂的学习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在“唱主角”,逐一向学生讲授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LBL教学方式有助于全面把握药理学的纲要和理清药理学思路,是药理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但是LBL教学方式的缺点在于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大脑机械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转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技术,可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等融合在一起,动静结合,生动而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如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是教学难点,其中硝酸甘油“改变冠脉血液分布,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就可用图片结合动画的形式体现,将冠状动脉血管结构中的输送血管、侧支血管、阻力血管等用图片展示,当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时可用红色箭头动态表示血流的流向,给药硝酸甘油后,由于对输送血管、狭窄冠脉、侧支血管的扩张,再次用红色箭头动态表示血流能够流向缺血区,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这种方式与文字描述该知识点比较,更加直观清晰,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此外,胰岛素的作用机制、阿片生物碱的镇痛机制、抗心律失常药中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等内容都可用动画表示。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3 PBL教学方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2]也是药理学教学中可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学习。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首先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案例[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若干个问题,提前将案例和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待到课堂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组讨论后,派代表对案例进行分析,阐述观点。讨论结束后,教师紧扣案例,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该案例的教学知识点,并提出综合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

如学习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时,教师可给出有机磷酸类药物中毒的实际案例,包括中毒的症状、诊断结果和用药方案,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如下问题:有机磷中毒的机制是什么?有机磷急性中毒的症状有哪些?阿托品和氯解磷定解毒的依据是什么?课堂讨论时,教师的适时与学生互动,围绕学生的观点提出相关链接知识点,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考虑,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如阿托品在解救有机磷中毒时应如何使用?为何中、重度中毒应将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有机磷慢性中毒的症状和解救方法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时,应充分肯定学生所做的努力和积极活跃的思维,并对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中毒机理、急性和慢性中毒症状、中毒的解救方法等重要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解。

PBL教学方式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则依据案例组织和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药理学课后学习

药理学的课堂学习成果还需要在课后进一步巩固,为此,可以建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QQ群,保持药理学学习不断线,学生在课堂或课后的学习中如遇到问题都可以在QQ群中提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交流意见,解答疑难问题。教师还可将药理学相关的教案、课件、重难点的总结、记忆口诀或其它文献资料上传至群文件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如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可将该章节的习题上传至QQ群,学生下载并完成习题,根据习题的结果,不仅学生能够检验自己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教师也能发现有哪些知识点还有待强调,然后将该教学知识点在群内说明或在课堂上着重讲解。通过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方式加强药理学的课后学习,不仅能突破课时的局限,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保障药理学的学习效果,而且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加愿意配合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5 提高药理学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是整个药理学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药理学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正所谓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4],这句话从“质”和“量”两方面对教师的药理学知识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除了加强药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还应广泛涉猎药理学相关的其他课程,参加其他高校的药理学培训,力求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另外,这“一瓢水”还应是“活水”,教师应随时关注药理学学科进展、临床用药现状、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避免知识陈旧,使药理学教学与实际应用接轨。只有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才能灵活设计并主导药理学教学。

6 结语

药理学教学与临床合理用药联系紧密,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使学生在初次接触药理学时就能明确药理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利用,加强学生课后学习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指导临床用药服务。

[1] 朱依谆,殷明.药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

[2] 游秋云,钟坚.药理学教学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13,29(2):26-27.

[3] 曾碧映.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2):91-92.

[4] 黎为能.浅谈如何提高《药理学》课堂教学质量[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397-398.

(责任编辑:宋勇刚)

Some Suggestions abou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harmacology

Yang Ailing,Wu Chunshan, Du Songyun, Mao Shufa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 Huaxia College,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bei 430223,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armacology teaching and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is close.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s in recent years,how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pharmacology are explored from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taking learning methods seriously,simulating learning interest,utilizing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systematically,strengthening learning after class,and enhancing teaching level.

Pharmacology;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Modes

2014-08-15

杨艾玲(1981-),女,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及科研。

R96

A

1673-2197(2014)23-0133-03

猜你喜欢

药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艺术药理学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