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对比格列本脲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Δ
2014-03-09夏伦祝汪永忠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31
夏伦祝,李 颖,罗 欢,薛 雪,李 翔,汪永忠(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31)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已成为影响全世界的重大健康问题。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9 200万以上[1]。糖尿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寿命,增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应积极防治。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是临床上常用的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二者均被纳入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目前,国内外使用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治疗T2DM 的临床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单个试验样本量小,各研究实施的干预措施和结局指标不完全一致,研究质量偏低,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评估。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了格列美脲对比格列本脲治疗T2DM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
1.1.2 研究对象 明确诊断的T2DM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不限,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或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有1型糖尿病病史、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脑部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患者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格列本脲治疗。
1.1.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为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次要结局指标为②空腹血糖(FPG)、③2 h 餐后血糖(2 hPG)、④空腹胰岛素(FPI)、⑤餐后血浆胰岛素(PPI)、⑥总胆固醇(TC)、⑦甘油三酯(TG)、⑧高密度脂蛋白(HDL-C)、⑨低密度脂蛋白(LDL-C)、⑩体质量指数(BMI)。安全性指标为⑪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1.2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3年10月。检索词包括:“glimepiride”“diabetes mellitus”“random*”“格列美脲”“糖尿病”“随机”等。
1.3 文献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如有分歧,根据第三方意见达成一致。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 推荐的工具评价纳入RCT 的偏倚风险,包括:(1)随机分配方法;(2)隐蔽分组;(3)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研究结果测量者是否采用盲法;(4)结果数据的完整性;(5)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6)其他偏倚来源。用事先设计的资料提取表格提取信息,内容包括:(1)样本的入选标准和样本量;(2)试验抽样和分组的方法和过程;(3)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4)结局指标中连续性变量的均数和标准差、非连续性变量的样本量和发生目标的例数等。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 统计软件进行Meta 分析。对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若P>0.1 且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对不能合并分析的资料仅作描述性分析[3]。非连续性变量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表示效应量;连续性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表示效应量,二者区间估计采用95%可信区间(CI)。同时,采用倒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初检得2 194 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1 138 篇,英文1 056篇,通过阅读文题、摘要及全文后,排除重复文献、非RCT、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等,最终纳入14篇(项)RCT[4-17],合计3 398例患者,其中中文文献8 篇,英文文献6 篇。纳入研究基本信息详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Tab 1 Primary inform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的14 项研究均为前瞻性试验,所有研究均采用了随机方法,除1 项研究[16]外,均未报道是否采用分配隐藏,5 项研究[4-6,8,16]报道采用双盲,5项研究[4-5,7-8,13]报道了退出和失访。方法学质量评价见表2。
表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Tab 2 Methodology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HbA1c 13 项研究报道了HbA1c,合计3 048 例患者。1项研究数据不全[17],未纳入Meta 分析。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0,I2=3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1。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8,95%CI(-0.18,0.02),P=0.13],提示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在降低HbA1c 方面作用相当。
图1 两组患者HbA1c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1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HbA1c in 2 groups
2.3.2 FPG 14项研究报道了FPG,合计3 215例患者[4-17]。其中1项研究数据不全[11],未纳入Meta分析。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12,I2=3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2。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F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8,95%CI(-0.15,-0.01),P=0.03],提示格列美脲降低FPG方面优于格列本脲。
2.3.3 2 hPG 10 项研究报道了2 hPG,合计2 008 例患者[4,6-9,12-15,17]。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9,I2=5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3。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2 hPG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7,95%CI(-0.09,0.22),P=0.40],提示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在降低2 hPG方面作用相当。
图2 两组患者FPG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2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FPG in 2 groups
图3 两组患者2 hPG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3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2 hPG in 2 groups
2.3.4 FPI 8项研究报道了FPI,合计1 939例患者[4-10,12],其中1项研究[7]提供数据无法利用,不能纳入Meta分析。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58,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4。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FPI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2,95%CI(-1.13,-0.50),P<0.000],提示格列美脲降低FPI 方面优于格列本脲。
图4 两组患者FPI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4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FPI in 2 groups
2.3.5 PPI 5项研究报道了PPI,合计422例患者[6-9,12]。其中1项研究提供数据无法利用[7],未纳入Meta分析。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92,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5。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PPI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63,95%CI(-7.71,-3.55),P<0.000],提示格列美脲降低PPI 方面优于格列本脲。
图5 两组患者PPI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5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PPI in 2 groups
2.3.6 TC 7 项研究报道了TC,合计1 149 例患者[6,8-10,15-17]。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4,I2=6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6。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9,95%CI(-0.46,0.08),P=0.16],提示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在降低TC方面作用相当。
图6 两组患者TC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6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TC in 2 groups
2.3.7 TG 7 项研究报道了TG,合计1 149 例患者[6,8-10,15-17]。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7,I2=66%),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7。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6,95%CI(-0.55,0.02),P=0.07],提示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在降低TG方面作用相当。
图7 两组患者TG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7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TG in 2 groups
2.3.8 HDL-C 6 项研究报道了HDL-C,合计964 例患者[6,8,10,15-17]。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74,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8。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HDL-C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00,0.07),P=0.04],提示格列美脲降低HDL-C方面优于格列本脲。
图8 两组患者HDL-C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8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HDL-C in 2 groups
2.3.9 LDL-C 4项研究报道了LDL-C,合计758例患者[8,15-17]。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84,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9。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LDL-C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0.22,0.01),P=0.08],提示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在降低LDL-C方面作用相当。
2.3.10 BMI 6项研究报道了BMI,合计685例患者[9-11,14,16-17],其中1 项研究数据不全[11],未纳入Meta 分析。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0,I2=8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10。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BM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53,95%CI(-2.95,-0.12),P=0.03],提示格列美脲降低BMI 方面优于格列本脲。
图9 两组患者LDL-C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9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LDL-C difference between 2 groups
图10 两组患者BMI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10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BMI in 2 groups
2.3.11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8项研究报道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合计321 例患者(2 418 例次)[4-7,9,12-14]。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06,I2=4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11。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5,95%CI(0.30,0.68),P<0.000],提示格列美脲的安全性优于格列本脲。
图11 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Fig 11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2 groups
2.4 发表偏倚
以FPG 为指标,绘制倒漏斗图,详见图12。结果显示,绘制的倒漏斗图基本对称,多数研究均落在95%线性范围内,提示本研究发表偏倚较小,可信度较高。
图12 FPG的倒漏斗图Fig 12 Inverted funnel plot of FPG in 2 groups
3 讨论
本次Meta 分析结果显示,格列美脲组和格列本脲组在降低HbA1c、2 hPG、TG、TC、LDL-C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格列美脲与格列本脲有着同样的降血糖作用。格列美脲组FPI 和PPI 的升高程度低于格列本脲组(P<0.000),表明与格列本脲相比,格列美脲需要较少的胰岛素就可以达到相同的血糖控制效果。在改善HDL-C、BMI方面,格列美脲组亦有显著优势。而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格列美脲组低于格列本脲组(P<0.000)。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14 项研究,大多数研究方法学均存在局限性,如无研究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无研究提及采用分配隐藏,提示纳入试验存在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有4 项研究说明实施双盲,但其他研究未提及盲法,提示纳入试验存在实施偏倚的可能。T2DM 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防止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多采用实验室检测指标,与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终点指标未见报道。
综上所述,与格列本脲相比,格列美脲可以显著改善T2DM 患者FPG、BMI、HDL-C、FPI、PPI,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在今后的研究中尚需开展设计严谨的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并以终点指标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科学证据。
[1]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 090.
[2]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EB/OL].(2013-03-13)[2013-09-23].http://www.sda.gov.cn/WS01/CL 0053/79110.html.
[3]刘鸣.系统评价、Meta-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8.
[4]Dills DG,Schneider J.Clinical evaluation of glimepiride versus glyburide in NIDDM in a double-blind comparative study.Glimepiride/Glyburide Research Group[J].Horm Metab Res,1996,28(9):426.
[5]Draeger KE,Wernicke-Panten K,Lomp H J,et al.Long-term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the new oral antidiabetic agent glimepiride(Amaryl):a double-blind comparison with glibenclamide[J].Horm Metab Res,1996,28(9):419.
[6]高鑫,江孙芳,陈世耀,等.国产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3):137.
[7]李玉秀,赵维纲,罗邦尧,等.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2):70.
[8]刘勇,樊继援,王伟,等.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1):33.
[9]董淑雯,孙丽萍.格列美脲(98 例)与格列本脲(87 例)治疗2 型糖尿病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4):203.
[10]Inukai K,Watanabe M,Nakashima Y,et al.Efficacy of glimepiride in Japanese type 2 diabetic subject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5,68(3):250.
[11]Koshiba K,Nomura M,Nakaya Y,et al.Efficacy of glimepiride on insulin resistance,adipocytokines,and atherosclerosis[J].Journal of Medical Investigation,2006,53(1/2):87.
[12]董艳,陈雪茹,冯绮文.国产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师杂志,2006,18(1):120.
[13]陆飞,覃嗣贤.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7,35(2):129.
[14]李贵湘,王天松,黎宗保,等.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9,9(1):82.
[15]Xu DY,Zhao SP,Huang QX,et al.Effects of Glimepiride on metabolic parameter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8(1):71.
[16]Nagayama D,Saiki A,Endo K,et al.Improvement of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by glimepiride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Int J Clin Pract,2010,64(13):1 796.
[17]郭钦惠.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