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级规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2014-03-08张建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班规模英语教学

张建华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浅谈班级规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张建华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班教学被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班级规模过大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索大班环境里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重要意义。

班级规模;大学英语教学;影响

一、引言

班级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高校班级规模是指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实际学生人数,即高校教学班的学生人数。班级规模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因素,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初的塔木德经书(Babylonian Talmud),书中记载了决定班级规模和师生比大小的诸多原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 J.A.)曾指出:“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而所受的辛苦则比现在教一个学生少十倍。”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同班学生间产生竞争和相互影响,有利于培养个体间的相互交往,但过大的班级规模会限制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不利于个性化的发展,对课堂教学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我国高校现状

据1997-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100万人,到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13年里增长了31倍。1997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是10.87:1 ,至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7.33:1。这反映出,随着各高校相继扩招,招生比例持续增长,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大学英语课程属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每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高校中有很大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对于专业课,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课的范畴,多数高校为缓解师资匮乏的压力和应对日益增加的学生,在安排大学英语课程时大多采取大班或合班的方式上大课。在对某省七所高校的班级规模调查中获取的14091个教学班级规模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大学英语课程里,30人以下的班级占总数的17.39%,31-60人的班级占总数的40.03%,42.58%的班级超过了60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大多采取大班教学,公共课的班级规最大的一度达到230人。

同一时期,在美国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高校中,20人以下的小班占全部班级的比例分别是68.2%、48.5%和63%,50人以上的大班所占比例分别是9.55%、2.35%和2.7%,比较著名的高校20人以下的小班所占比例高达68.2%,50人以上的大班只有9.55%。

虽然目前高校招生规模势头有所减缓,但高校英语师资短缺和大学英语大班制和合班制教学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善。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班级规模理论和实践成果,对班级规模与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寻找在大班制教学环境中最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班级规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科德(Corder SP,1981)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着组织者,管理者,激励者和解难者的作用。教师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涉及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许多方面,但教学的总体时间却非常有限,平均每周仅为3-4节课时。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要求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师生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教师只能有选择地讲解篇章结构、文体特色和一些重要、难懂的语言点,介绍一些写作规范和技巧等,主要是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操练。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应是以语篇分析、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分组练习、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为主。学生参与越积极,得到的锻炼越多,学到的知识就越扎实,学习成绩自然就越好。班级规模过大会对大学英语的教和学产生负面影响。

1.班级规模对课堂环境的影响

科申(Krashen,1981)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获得性方式(the acquired system)和习得性方式(the learned system)。获得性方式是潜意识的产物,类似小孩学习母语的过程,要求必须通过有效和自然的交流获得。而习得性方式是指导下的产物,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多半通过在正式学校里学习而习得。

我国的语言环境决定了学生不可能使用获得性方式学习英语。教室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英语课堂是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地方,多数情况下,英语教和学的开展仅仅是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进行的。因此,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小班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是因为小班能够为学生学习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英国著名小班研究专家布拉奇福德(Blatchford,P.)根据长期课堂观察提出了班级规模作用机制,他发现:班级规模影响学生学习,依赖于班内小组规模的中介与转化。一些教师也根据自身课堂经验指出:是小组规模(group size)而不是班级规模更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教学与课堂管理。

在大班或合班制的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往往面临分组教学的难题: 每一小组人数合适,但小组数量就不得不增加;小组数量合适,但每一小组人数就不得不扩大。总之,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方式都摆脱不了大班对分组教学造成的不利影响。 显然, 无论大组还是多组都将使分组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参与课堂操练的机会和程度将受到影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也将大打折扣。

2.班级规模对教师的影响

美国著名教育家扎霍里克(Zahorik)提出了以教师为中介的班级规模作用机制模式,他认为:小班之所以能够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教师个别化教学的增多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与转化作用。小班里教师面临更少的纪律问题,更多的教学时间,能更了解学生,热情更高,这一切都促成教学效率的提高。如图:

大班里,教师要面临比小班要多得多的问题, 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解决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上,学生的课堂操练也必然受到影响。

再者,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周课时量普遍在16节以上,教师除上课外,还要批改作业,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学术活动等。班级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为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教师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备课上,课堂上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同学的参与性。

3.班级规模对学生的影响

3.1 对学生投入的影响

1980年,格拉斯和史密斯利用元分析方法对班级规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后出认为,随着班级规模的减小,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学习投入度更高。后来,著名小班教学研究专家芬恩(Finn,J. D.)经过系统研究后建立了以学生投入为中心的学习效能影响机制。在解释为什么小班能提高学生学习投入时,芬恩指出,在小班,每名学生都暴露在教师的视野与注意范围内,随时可能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内心经历着较大的活动参与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名学生都有“引人注意的需要”。然而,在大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忽略部分学生,从而造成这部分学生“引人注意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学习倦怠情绪,即所谓的学习“退缩”现象。

同时,在大班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均等,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反应积极,教师也更愿意提问这部分学生,他们得到更多参与机会;另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问题回答不积极,久而久之教师会逐渐有意或无意冷落他们。研究还发现,在大班里,不愿意或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的往往是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的学生,大班中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投入。班级规模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课堂行为和表现,实际上它无形中也带来了学习机会的公平性问题。

3.2 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学习需要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时,同时又具备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就会变成活跃的状态,引发内驱力,成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帕特斯和林纳(Patsy M. Lightbown & Nina Spada,2002)指出,在第二外语的学习中动机是很复杂的, 它体现在两个方面:学习者的交流需要以及他们对于第二语言的态度。

班级规模对班级里的交流方式有很强的影响。大班里,随着人数的增多,每个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相对减少,一部人抱着所谓“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态度消极应对教师的提问,交流的愿望不强烈。在小班里,不仅教师,而且学生的问题和话语都多得多。在小班的环境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愿望比较强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效果更好,反过来更激发了他们学好第二语言的强烈愿望。

四、大班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通过分析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大班对教学的影响,是为了摸索适合大班的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模式,减少班级规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在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间达到相对平衡,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应当认识到,班级规模扩大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扩招前标准班级的教学模式应当有较大不同,教学难度和管理难度都大大增加,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更高。为此,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经常举办教学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教师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英语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2.开展自主学习教育

学习英语需要激情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激情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很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欲改变学习中普遍存在被动的局面,需要加强引导,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大班里,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相对较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自主学习能力强往往能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优秀的学生往往也是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3.改革现有教学模式

针对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特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尝试实行分散和集中教学交叉进行。具体来说,可以把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分别操练的听力训练和写作训练按大班集中起来进行统一教学,把需要个别指导的说的训练和读的训练按小班分开进行练习。这样既能发挥小班在说和读技能上的教学优势,又能实现大班的目的,最大限度节省了教学资源。

4.发挥分组教学优势

随着人数的增多,在大班里教师的监督是不全面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应当充分发挥分组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有一名组长。在检查书面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小组长先检查,然后采用抽查的形式,部分收部分改,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调整和改进更具目的性、方向性。检查口头作业时,教师可以在组长检查的基础上,利用课前时间对组长或每个小组的个别学生进行抽查,以强化课外作业的督促检查工作。在进行口语练习中,可以要求先进行小组讨论,提升课堂气氛,然后安排小组推举代表对本小组的观点进行阐述,鼓励辩论,评选出优胜小组,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满足每个学生的“引人注意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结语

高校扩招下,大班制教学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研究符合新形势下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班级规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探索大班环境里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1]杨静,姚利民.关于高校班级规模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7):86-93.

[2]陶青.国外班级规模研究评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8(9).

[3]张弛,张斌贤.美国大学和学院的生师比与班级规模[J].教育发展研究,2002(1):66-69.

[4]杨静,姚利民.关于高校班级规模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7):86-93.

[5]万圆.试答钱学森之问:加强高校师生互动——基于控制生师 比 和 班 级 规 模 的 探 讨[J].教 育 与 考 试,2011(3):76-80.

[6] Corder S P.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7] Arnold,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8]Blatchford,P.,Bassett,P.,Goldstein,H.,Martin,C.. Are class size differences related to pupils' educational progress and classroom processes? findings from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lass size study of children aged 5 -7 years [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3,29(5):709-730.

[9] Blatchford,P.,Baines,E.,Kutnick,P.,Martin,C.. Classroom contexts:connections between class size and within class groupi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71(1):283-302.

[10]陶青.班级规模作用机制探讨—小班为什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J].外国教育研究,2010(2):87-91.

[11]李爱华,陈桦.浅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65.

[12] Patsy M.Lightbown, Nina Spada.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Analysis on Class Size Issu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fficiency

Zhang Jian-hua

(Teachers’ College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With the enrolment expans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in big classes becomes the major patter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class size issue has a deep affect on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English level of students by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teaching format.

class siz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affect

H31

A

1000-9795(2014)06-0405-03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11

张建华(1974-),男,湖南吉首人,从事语言学与教学法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小班规模英语教学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