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4-03-08李益民仲照东
李益民,仲照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益民,仲照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针对高职院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为立足点,提出以教学情境或项目作为教学改革载体的思路与做法,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构建了“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情境;自主学习;模式创新
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高度融合了电路理论的全部知识,包括所有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构成的各种应用电路及电子测量仪器的综合应用,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和桥梁.这门课程是工业现场控制类专业的学生必须精通的一门课程,但很多学生在初学阶段都觉得非常吃力,主要是内容太多、太抽象:
1)涉及的电子器件繁多,特性各异;
2)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抽象;
3)器件分散性大,调试过程困难;
4)核心知识点难以把握,学习难度较大;
5)课时较少,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矛盾;
6)模拟电路实验箱虽是一个较好的教学平台,但由于其硬件配置比较固化,可靠性差,可移植性和模块化程度低,扩展空间有限.
2 教学模式探索的思路与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与探索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与目标,实训条件优化等方面.
2.1 与行业、企业合作,合理制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
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行业、企业积极合作,合理制定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目标,并积极开发课程.
2.1.1 明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定位与性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常用器件的作用、外特性;熟悉其典型的应用技术;掌握小型电子产品电路的焊接、测试、调整及常见故障的排查方法和工艺要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2.1.2 通过深入调研确保课程标准的实用性与职业性
与深圳得技通电子有限公司、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广州风标电子有限公司、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单位充分合作,与中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教师就课程标准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在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系统化的分析之上,提出该课程在职业院校中的教学应面向解决工业现场故障判断与处理的总体方向,合理制定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基本能力[1],提出对应的核心知识点与拓展知识点,开发出直流稳压电源、逻辑笔、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电子钟、多媒体功放等实用型电子项目,明确把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性任务,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同时,结合技能工种等方面的要求对教学实验装备、虚拟仿真、典型应用电路尤其是传感器与接口电路等内容进行改革.
2.1.3 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走访电子行业协会、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等途径,认真分析与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电子企业的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自动化设备维护、电子产品检测维修等6个岗位群,制定了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与可延续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质量检测方法;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焊接工艺要求;常用仪器仪表功能与工作原理及电子电路常规参数的测试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不同组态放大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集成运放的特性及应用;功率放大器的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及测试方法;常用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的结构、原理及测试方法;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方法,能够对单功能电子电路进行功能完善或改进,能设计简单功能的模拟电子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主要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3个方面.其方法能力表现在能根据需要使用工具、媒体独立搜集信息并正确评价信息;能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能独立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具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其社会能力主要表现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心理自我调整能力;具有社会责任心、道德意识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具有产品的质量意识、成本意思和安全意识.其专业能力则体现在能够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的质量;能够根据图纸、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电路板焊接与装配;能够正确选用仪器仪表对电子电路参数进行测量、调整及简单故障排查;能以团队形式用专业方法完成真实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调试并对整机性能进行综合测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素质目标则定位于初步形成服务现代电子制造及相关产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这一关键点上.
2.2 优化《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
结合教学时数较少等具体情况,依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精简教学内容并优化实训项目,构建了若干以教学情境或子项目为依托的内容体系,突出了进阶性、模块性、实用性的特点.
1)打破传统以章节的教学顺序,以“应用功能”为内容体系,倡导“自主性、设计性、创新性”的能力培养,侧重学生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实现.
2)优化模拟电子技术实训项目设计内容,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设计较为合理且层次分明的相关实训项目,如图1所示.
2.3 构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情境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训项目优化设计方案,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时数、现场实训条件等因素,构造了若干个学习情境和任务(或项目),如图2所示,完整体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主体内容,突出核心知识点,强化技能的提高.
2.4 不断改革与探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模式改革的核心点就是如何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将当前学习转换为长远学习,将校内课堂转换为社会课堂.为此我们不断在改革与探索并提出了“自主学习”形式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符合该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发展趋势.
图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训项目优化设计思路
图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情境构建
1)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就《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了5个学习情境和17个任务(或项目),整个教学内容及体系精简明了.
2)制作10余个实物电路,方便学生观摩学习与自我制作测试.这些实物电路功能性强,性能稳定,不仅突出了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兼具模块化和进阶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3)开展《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把教学的主体交给学生,通过课前布置学习任务与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自学相关知识,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与自我检查,使学生基本掌握下次课老师所讲的主要内容.老师的重点是“导”,学生的重点是“做”,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有的放矢;教师结合项目或任务,把必需的理论穿插进来,既有重点又有效率.
4)逐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制定了较为完善且可执行的形成性考核方案,能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积极组建学生课外制作兴趣小组,开辟学习创新基地,支持与组织一些小型的技能大赛,鼓励学生自主成立各类协会或兴趣小组,以学生带动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和“自主移植”的主动思维和学习应用能力.
[1] 周奎,成建生,高文忠,等.“双主体”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16-18.
Teaching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A New Approach
LI Yimin, ZHONG Zhaodong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To address problems in teaching the course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 autonomous learning approach based on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projects is presented, highlighting the theme of occupation, practice and openness, and focusing on reform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ll these efforts are aimed to enhance the overall proficiency of students taking this course.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learning environment;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l innovation
G712
A
1672-0318(2014)03-0063-04
2013-12-25
李益民(1966-),男,湖南益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电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