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科学换料有讲究

2014-03-08徐英霞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4年1期
关键词:换料产蛋周龄

徐英霞

(山东省沂水县富官庄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东 沂水 276400)

蛋鸡在整个生产阶段,为了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培育优秀后备鸡群,保证鸡群高产、稳产,在不同的日龄、产蛋阶段和不同的季节,都要换用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

1 换料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生产日龄和产蛋阶段上讲,不同日龄、不同产蛋阶段的蛋鸡,对各种营养要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必须使用能够满足当前日龄下蛋鸡对营养需要的饲料,营养过高,饲料支出大且浪费,影响经济效益;过低则不能充分发挥蛋鸡在此阶段的最大生长、生产潜力。

生产实践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6周龄前使用育雏料(0~10日龄饲喂强化幼雏料,11~42日龄饲喂雏鸡开食料);43~112日龄饲喂育成期料;113日龄至产蛋率达到5%前饲喂预产料;产蛋率达到5%以后至产蛋率达到80%时,要饲喂产蛋高峰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给育成鸡换料时,不可直接换成产蛋鸡料,也不可突然换料。如果急于一次性换完,而未经过饲喂过渡料,往往会因为蛋白质和钙的含量突然增高,引起鸡群饮水量增加,鸡群会因消化不良而引起拉稀。给育成鸡换料,饲料含钙一般在0.8%左右,粗蛋白质在15.5%左右。

从季节上讲,春季气温开始回升,母鸡开始进入产蛋高峰期,要提高日粮的蛋白质、矿物质水平,调整饲料中能量的含量,适当补充维生素;夏季气温高,散热少,采食量减少,要降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并适当增加蛋白含量,提高日粮中钙、磷比例,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热应激的添加剂、调味饲料;冬季蛋鸡逐渐停产并进入休产期,为降低饲养成本,确保安全过冬,日粮应以粗饲料为主,可减少玉米、豆饼等精饲料的比例,增加糠麸类粗饲料,但要保证日粮营养成分全价,保证羽毛的生长和健康,并注意适当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 换料的适当时机和方法

同样的饲料在不同时间进行更换,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别。因此,换料要把握好时机。通常情况下,在换料时要考虑鸡群的体重大小。

2.1 0~6周龄使用育雏料

育雏期体重达标越早,则产蛋性能指标越高,存活率越高。育雏到育成期换料时间基本在7周龄(即前6周龄使用育雏料)。如果育雏期鸡的体重未达到应有的标准,要推迟1周换料,但是推迟时间最晚不能超过8周龄。即便是8周龄后体重仍未达标,此时仍要把育雏料更换为育成料。育雏料要求能量维持在12.14 M J/k g、粗蛋白含量在19%以上。较大规模的蛋鸡场,还可以把6周龄前的饲料再次细分,10日龄前使用强化幼雏料,11~42日龄使用雏鸡开食料。

2.2 7~8周龄更换过渡料(中鸡料)

为保证大鸡料在9周龄的顺利过渡,到了7~8周龄,需要使用过渡料(中鸡料)。过渡料中,蛋白含量在18%~19%,这样才能保证蛋鸡到8周龄时骨架能得到充分发育,以后骨架自然会长到应有的高度,中鸡料若使用太久(超过8周龄),会影响后期鸡群体重达标。

2.3 9~15周龄更换大鸡料

大鸡料要求饲料能量在11.51~11.72 MJ/kg,粗蛋白15%。为了使培育出的小母鸡有较高的采食量,并能尽快达到产蛋高峰及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要保证大鸡料中含有3%以上的纤维素。

如果后备鸡达不到标准体重,可在前4~7周时,使用灯光渐减的光照方法;提高饲料能量含量;使用间歇性油脂喂饲法,每吨日粮中添加20 k g油脂,喂饲7天,停7天,再喂7天停7天,直到体重达到标准为止;饲喂时采用多次喂饲法,着重在清晨喂饲;正确断喙;尽量减少免疫接种带来的应激,避免高密度饲养。

实践证明,鸡群开产时,整个鸡群如能普遍达到体重标准,个体生长发育也比较一致,开产的个体比例又比较集中,就能按期达到产蛋高峰,维持较长产蛋高峰期,并可保持全期较高的产蛋量。

2.4 16周龄起更换产前料

16周龄起要更换使用产前料。到17周龄,海兰褐体重达到1480 g、海兰灰达到1380克g,为保证鸡群产蛋整齐,避免出现脱肛、产薄壳蛋等现象,在管理上,可以开始光照刺激。

2.5 产蛋率达到5%时,将产前料换成高峰料(18~19周龄)

高峰料要求蛋白在16.5%以上,同时要保证饲料质量稳定,注意在高峰期间密切观察鸡群耗料量、体重、产蛋率和蛋重的变化。

2.6 50周龄后改换成高峰后期料

50周龄后,随着产蛋量的减少和鸡只耗料量的增加,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可以使用高峰后期料,要求蛋白在15.5%以上。

3 换料的方法

换料过程对鸡是一个较大的应激反应,将会影响鸡群采食、增重。为减少换料给鸡带来的应激,换料时必须采用渐进式的换料方法。换料至少应有1周的过渡时间,例如:第1、2天供给2/3的开食料+1/3育成料;第3、4天供给1/2开食料+1/2育成料;第5~7天供给1/3开食料+2/3育成料;1周后全部使用育成期饲料。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液体多维等,减轻应激反应。

同时,换料时最好能每天准确测出每只鸡耗料量。通过测定,如果发现采食量减少,要及时采取多匀料、饲喂潮拌料等可刺激采食的方法来增加采食量。

此外,要确保换料工作与增加光照同步。开产前更换饲料要与增加光照时间相配合。如果只增加光照时间而不改变饲料,由于光照的刺激,蛋鸡的生殖系统将会提前发育成熟,造成生殖系统与体躯整体发育不协调,鸡群会出现早产、啄癖、全程死亡率上升和产蛋高峰下降等现象,影响蛋鸡全程产蛋量;如只更换饲料而不增加光照时间,将会导致鸡群采食营养量相对过剩,大量脂肪在体内积聚,开产时蛋重相对较大,同样也会造成鸡群出现啄癖、死亡升高,全程产蛋量也低。因此,生产实践中一般可在增加光照1周后更换饲料,并且饲料更换时间最晚不得超过21周龄。

猜你喜欢

换料产蛋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AP1000机组装换料水体传输控制的分析和优化
蛋鸡换料讲科学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产蛋目标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动物产蛋王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核电站燃料管理及换料模式经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