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由垫料引起的雏鸡霉菌病的诊治
2014-03-08黄宁海卢树宏邱志东
黄宁海 卢树宏 梁 智 邱志东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福建 南靖 363600)
雏鸡霉菌病是曲霉菌引起雏鸡多发的真菌病。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垫料和发霉的饲料是曲霉菌污染传播的重要媒介。育雏期间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曲霉菌大量繁殖,雏鸡经呼吸道吸入霉菌而感染;发霉饲料亦可经消化道感染。以雏鸡多发,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该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形成肉芽肿结节,在禽类以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为主。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3年3月,福建某肉鸡场引进一批土鸡11000羽,6日龄开始发病,当日死亡20多只,第2天死亡70多只,第3天死亡150多只,发病6天累计死亡300多只。雏鸡表现为急性死亡,第8日龄达到高峰。死亡雏鸡外观上看多为体型正常雏鸡。剖检症状为气囊炎,腹膜炎,肺部可见明显的灰白色结节,部分雏鸡肾脏出现肿胀充血,其他症状不明显。
2 病因调查
在相同来源鸡苗、饲料和同样的饲养方法饲养的另一批雏鸡未发现异常状况。观察雏鸡的饲养管理,该群雏鸡以搭建保温架育雏,以谷壳作为雏鸡垫料,垫料略有潮湿,保温温度为33℃。保温架上用毛毯覆盖保温,打开毛毯发现育雏区域内有一股淡淡的酸霉味,该味道主要从谷壳垫料上散发出来。经调查,该批育雏的谷壳由上批肉鸡使用剩余下来,检查谷壳储存房间,发现部分谷壳表层有黑色的霉斑,闻起来有股霉味。
3 微生物学检查
无菌操作取5只雏鸡肝脏在鲜血平皿上划线作常规培养检查,37℃培养48小时未发现沙门细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无菌取5只雏鸡肺脏接种在查氏培养基平皿上,37℃培养3天后,5个培养基均长出灰白色海绵状霉菌,培养到第4天,表层菌丝逐渐变成黑色。
4 诊断结果与治疗措施
结合临床观察、病理变化和微生物学诊断得出,该群雏鸡主要由谷壳垫料发霉引起雏鸡霉菌病造成死亡。
立即更换新鲜的谷壳作育雏垫料,结合泰乐菌素饮水治疗3天,管理上保持适宜的保温和适当的通风,适当补充电解多维提高雏鸡体质,同时淘汰体质较弱的雏鸡,第3天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5 分析讨论
雏鸡对霉菌较敏感,霉菌是造成雏鸡死亡、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原之一。发霉的垫料或谷壳容易使雏鸡发生霉菌病。使用新鲜的谷壳作为雏鸡垫料,做好谷壳、饲料防潮防霉的保存工作,加强雏鸡垫料卫生管理能有效预防霉菌病发生。喂料上,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既能减少饲料浪费,又能有效避免料桶内的饲料掉到垫料上发生霉变。一旦发生雏鸡张口呼吸现象,注意观察死亡情况、病理变化和查找饲养条件因素,如饲料霉变要及时更换新鲜的饲料,垫料霉变立即更换或让鸡转群,提高舍内温度并适当通风,能有效地降低舍内霉菌滋生和氨气味道。改善环境后,使用呼吸道药物控制细菌、支原体继发感染能有效控制雏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