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折临床观察
2014-03-08李含梅
李含梅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折临床观察
李含梅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尺桡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外伤处理后,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65例患者中恢复优55例,恢复良10例;X线片示近解剖复位21例,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9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显著,方法简单且创伤小,可缩短病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尺桡骨中下段骨折
尺桡骨中下段骨折为临床常见性损伤,患者多因直接、间接暴力等外力打击受伤,因其创伤、移位较为复杂,治疗有较大难度[1]。近几年,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导致的受伤事件增多,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如何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65例尺桡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法对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65例尺桡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3~31岁,平均(18.4±2.5)岁;病程1h至1周,平均(2.1±1.4)天;尺桡骨下段骨折42例,尺桡骨中段骨折23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为闭合性骨折,且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肿痛、畸形,无血管性损伤,除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外,无颅脑、腹腔内出血,生命体征正常。排除先天性关节畸形,严重心脏病、血管性疾病者。
1.2 方法
手法复位:将尺桡骨远折端逐渐向背侧移动,呈重叠移位。患者取坐位,屈肘90°~100°,前臂中立位,助手持患腕、伤肢于前端,牵引2~5min后,将旋转位矫正。双手按压远折端,手指环抱住远折端,双手发力,按压分骨,矫正侧方移位,折端对合后,掌侧反折,畸形骨的嚓音消失后,便可实施固定方案。
夹板固定:经复位处理后,外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中药,对远折端的背侧使用棉压垫。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分骨垫,使用4块夹板对骨折处进行固定,维持4~7周。在做固定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活动度、患肢末梢感知能力、固定稳定度等,及时调整固定松动。使用X线检查患者愈合情况。
药物治疗:辨证用药,自制中药外敷内用。早期外敷促进骨折愈合的金黄膏,中期使用活血膏,2天/次。去除固定后,可使用伸肢洗剂熏洗,内服龙血竭片,每日2次,每次2粒。
1.3 疗效判断标准
优:骨折处愈合,肘关节、腕关节可自由屈伸,正常活动;良:骨折处愈合,肘关节、腕关节能正常活动,前臂活动范围减少20%左右。
2 结果
经过治疗,65例患者中恢复情况为优者55例,恢复良者10例。X片示近解剖复位21例,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9例。无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或畸形。
3 讨论
前臂肌肉较为丰富,横跨多个关节,解剖功能、创伤机制复杂,骨折后易出现成角、重叠、旋转移位等,其复位要求极高[2]。因此,在做复位前,必须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受伤体位、受力大小等。根据X线检查结果,认真剖析病情,明确创伤机制及骨折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复位方案。
牵引可矫正重叠、旋转畸形、成角,能使前臂伸缩肌保持放松,有助于折端对合,减少折顶角度。复位牵引力不宜过大,避免造成肌肉夹板,有损复位;亦不能放松牵引,避免骨齿折断[3]。在固定过程中,放置棉垫时需看准位置,保证棉垫软硬、大小适中,及时调节固定扎带,以免出现骨折压伤、错位。患者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同时需避免前臂做旋转运动及早期负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中药辨证治疗,促进骨折愈合,辅助功能恢复[4]。
尺桡骨中下段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多由直接暴力,如机械打击所致,骨折呈粉碎型、横型,其骨折线在同平面内。间接暴力为跌倒后手掌触地,导致桡骨中下段出现骨折,残余暴力因骨间膜转移到尺骨后,导致尺骨骨折,成桡骨锯齿状短斜型骨折移位。也有患者因扭转暴力受伤,在外力较重时,身体倾斜导致尺桡骨出现旋转性骨折,或因前臂外力而过度旋转,导致桡骨成斜向骨折。
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畸形、疼痛、肿胀,前臂旋转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对骨折情况进行鉴别诊断。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尽量避免前臂活动,以免再次造成前臂骨折处受损,影响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骨折,较为严重者建议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无法短期内痊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有效矫正骨折移位、畸形。临床研究显示,经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辅以中药熏洗治疗,可有效提高骨折治愈率,减轻疼痛,快速消肿化瘀。中西医结合疗法是目前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尺桡骨中下段骨折部位活动受限,疼痛、红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长,在治疗期间易产生各种并发症:①骨折愈合困难:尺桡骨处解剖关系较为复杂,且尺桡骨下段为肌腱包绕,软组织血供较差,为上下端构成关节。当关节做旋转动作时,尺骨也需要做一致动作,影响骨折处愈合。若患者为粉碎性骨折,骨质受损,周围组织严重挫伤,骨折处愈合难度进一步增加;骨膜处血管栓塞,导致骨膜坏死;固定材料无法满足安全需求,致使患者骨折处受损,无法愈合;②感染:患者受创、骨折后,患处长期暴露在外,若未采取有效外伤处理措施,或患处清洁不彻底,易导致患处感染,骨折处软组织受损也易引发软组织挫伤;③压疮:压疮多由闭合性骨折后,分骨垫、石膏塑形时挤压所导致。皮肤血供应不足,患处有局部性水肿也是导致患者皮肤出现压疮的重要原因。在手术过程中,若未对患者及时进行止血、消肿处理,可导致肌间压力升高。进行夹板固定时,若未及时调整固定带,导致固定过紧,亦可导致患者肌间压力显著升高。
本研究中的患者多为青壮年,因此恢复效果较好。65例患者中恢复情况为优者55例,恢复良者10例;X片示近解剖复位21例,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9例,无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畸形。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显著,且方法简单、创伤小,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鹏.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25例经验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8):199.
[2] 陈展鹏,冯学烽.夹板和掌背侧对垫固定治疗尺、桡骨干中下段双骨折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74-75.
[3] 毛世益,沈建冲.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124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903.
[4] 吴亚兵,许自珍.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56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230-231.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2-27
李含梅(1974-),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骨科。
R683
A
1673-2197(2014)10-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