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非洲象一个未来

2014-03-08SimonHedges

中华环境 2014年8期
关键词:象牙走私制品

Simon Hedges

给非洲象一个未来

Simon Hedges

乍得扎库玛国家公园,年幼的大象被猎杀,脸部和鼻子被割断,巡护员正试图从尸骸中拔出象牙,以防逃走的盗猎者返回后发现。WCS/供图

清晨,象群路过野保站。一头大象将它长长的鼻子伸进了没有玻璃的窗子,正在睡梦中的我被这温柔的抚摸弄醒。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亚洲象和非洲象的科学家,这种美妙的感觉是我人生中非常难得的宝贵记忆。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曾见过非洲象,看到的人们对这种“大家伙”是否印象深刻?

非洲象种群急剧下降

2013年3月,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最新的统计数字:约有42万到50万头的大象分布在非洲。学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非洲象仅存40万或者25万头。由于资金、技术等多种原因的限制,一直以来有关非洲象的区域分布总数难以确定,只有整个非洲大陆地区的一个略数。近期,WCS(野生生物保护基金会)正参与开展航拍调查研究非洲象区域分布数量,将为公众揭开非洲草原象的最新情况。

当亚洲的富裕阶层迅速壮大,对象牙的需求饥渴难耐之时,一场为获取象牙而对非洲象进行残忍猎杀、非法走私的悲剧正悄然在全球上演。非洲象与人类之间,因为“血腥”的需求,被紧紧捆绑在一起。

人们为获取象牙而非法猎杀大象,正对整个非洲地区的象群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许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大象分布区域被挤压,甚至造成地方性种群灭绝。MIKE(非洲象非法猎杀监测系统)显示,自2006年非法猎杀非洲象数字持续上升,2011年该数字更达到了自Mike有记录以来的峰值。同时,ETIS(非法象牙贸易监测系统)自2004年开始统计的非洲象非法贸易信息显示,非法象牙大宗贸易的数量从2009年开始明显上升,2011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一边是非洲象遭到非法猎杀的数字,一边是对象牙需求增长的数字,这些冰冷的数字让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应当做什么,才能保护住这群憨态可掬的 “大家伙们”,才能让后代有机会看到他们自由自在地漫步在大草原上?

失去非洲象后果堪忧

大象是地球上最智慧的动物之一,他们长期生活在以“家庭”为组织的群体社会中。有观察表明,它们记忆长久且“重感情”,当大象失去一个家庭成员时,它们会很伤心,对死亡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理解。即便基于道德意义,与如此聪慧的物种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难道不是值得努力维持的事吗?

在干旱的非洲草原上,大象也是这里的关键物种。它们能记住水源和食物的方向、位置,为其他动物的觅食提供了便利。它们还是“森林的园丁”,很多植物需要通过它才能生长、传播。作为生态系统上的重要一环,大象无异于直接参与到以野生物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如今,盗猎正严重损害着非洲的旅游业,要持续发展非洲旅游经济,必须控制住盗猎的威胁,尤其是制止猖獗的非洲象猎杀。

多管齐下:一个都不能少

每年,成千上万的大象被非法猎杀,大象种群数在非洲地区持续下降。造成大象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保护不当、全球象牙走私打击力度不够、对象牙的需求飙升。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财富激增,拉动了象牙消费需求;而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操控了走私链条。我们需要停止猎杀、走私,最大程度减少象牙的需求并在大象的重点分布区域和非法贸易链条上改进并加强执法。同时,以宣传活动唤醒大家的意识,让人们改变消费行为,停止购买象牙制品。

减少中国的象牙需求至关重要。WCS正努力团结非洲与亚洲地区的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打击对非洲象的盗猎、共同呼吁减少象牙消费需求。WCS还在积极促进美国联邦政府和州一级政府出台禁止象牙交易的政策。

其一,斩断盗猎源头。在非洲的所有大象重点活动区域,提高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加大执法是首要任务。而在存在盗猎的国家公园内进行执法,需要复杂的情报系统和技术网络来搜集“情报”,以降低盗猎发生的可能,并在盗猎无法避免时,抓捕盗猎分子。盗猎现场的执法和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比如受到巡护员保护之下的森林象聚集密度会比未受保护的高出7倍;MIKE的分析还指出,具备更好执法能力的区域,大象盗猎数也偏低。

其二,严禁走私、暂缓国内贸易。除了野外执法来保护重要的大象种群,针对非法贸易链关键环节的执法也尤为迫切,这需要丰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国家层面对国内象牙贸易的严肃态度和打击走私,会起到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2014年初中国政府销毁6.1吨象牙后,各方都翘首企盼:中国具备全球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她何时能够作为野生动物保护、非洲象保护的先锋和榜样,尤其是影响并带领全球更多国家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呢?国际象牙贸易已不合时宜,象牙需求极大程度上与非法供应链、黑社会犯罪组织有着无法斩断的联系。国内贸易的暂停或者禁止,能肃清市场上“洗白”的不法行为,让打着合法旗号的违法商铺和制品不再滥竽充数。

其三,减少象牙消费需求。市场上,象牙制品店总是和珠宝、玉器、木雕等门店相连,让人完全忘记象牙的来历。而这种蛊惑消费的市场陈列方式,总是让人混淆非法象牙制品和奢侈工艺品之间的本质差别。一件值得珍藏的象牙制品,不仅来源合法、不沾鲜血,而且工艺了得、细节至甄。而非法的象牙制品,则做工粗糙、批量生产、地下作坊痕迹浓重、更未能附加可追述的“身份证”说清来龙去脉。在市场情况不明的当下,彻底减少非理性和盲目的象牙消费,才能根治非洲象盗猎的问题。

除了国际间、政府间、组织间的合作,利用互联网和媒体手段,唤醒公众意识、推广可使消费者带来行为改变的宣传活动,才能团结更多人共同推动政府和更高层面的行为。目前,这些方法都已成功运用到抵制其他的野生物制品中。例如,曾经风靡日本、韩国、台湾、也门的犀牛角,都成功地通过宣传减少需求、实施进口和国内贸易禁令而使得需求明显下降。

解救危机中的非洲象刻不容缓,合纵之力、兼顾当地居民与大象共存的举措,才能让“大家伙们”看到未来!(本文作者系 WCS象牙贸易政策分析专家、WCS 全球大象保护组科学家)

猜你喜欢

象牙走私制品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一根象牙筷
粉色象牙梦
象牙长啊长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象牙战争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走私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