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身体狂欢
2014-03-07李辉
李辉
摘 要:拥有广泛受众群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娱乐节目的突出代表,在后现代式的娱乐风暴中呈现出精神维度的消逝、充斥节目的生产与消费、零散化的拼凑与复制、无信仰的身体狂欢、标新立异的审美标准等一系列的后现代主义表征。其中,身体狂欢具有典型的意义,它在为大众生产丰富娱乐食粮的同时也对大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值得引起当下传媒人的注意和反思。
关键词:真人秀;身体狂欢;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09-02
纵观电影和电视的发展史,电影艺术在不断地纯熟中拉开了“身体以形象的形式”进入大众文化的大幕。在电影中身体被编码整理,渗透着时尚化的气息。电视作为比电影更有影响力的媒介类型,使得这样的形象无处不在,也进一步消除了我们与它们之间的距离而显得异常亲密。我们可以盯着电视屏幕细细地欣赏这些形象的细枝末节,并从其中获得能与自我认同一致的审美体验,点燃情感的兴奋点,最终达到一种与形象所表达的情绪的契合。
一、身体狂欢出现的原因
电视本身就比较适宜传播相对浅显的内容,人们看电视的目的普遍也是为了放松和休闲。在杰弗瑞戈比看来“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爱的且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然而本应是精神式休闲的娱乐开始屈从于身体狂欢。
谈到身体狂欢不得不提的一个名词是后现代主义,著名学者孙绍振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消极的思潮,把后现代主义看做是“一头蚕食现代精神价值的怪兽”,运用颠覆、游戏等方式,假以去中心和零散化的策略,削平深度、价值。依照他的解读,后现代主义是人类沦丧了信仰的结果,它迎合着后工业社会的冷漠、榨取着人文精神的意义,人类以虚无取代了实在,最终沦陷在无信仰的身体狂欢里无法自拔。
单就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感官娱乐之于精神娱乐,审美快感之于思想价值,它们之间应该是统一的。这些真人秀大都集中在周末的时段向观众“集中发难”,营造出周末的晚间就应该是“狂欢时刻”的错觉,这种虚拟的假日氛围借助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的平台强化了受众无意识的内在认同,人们在相同的时空里一起狂欢。
在收看电视娱乐节目的时候应该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满足,两者缺一不可。然而,目前中国的有些电视真人秀节目往往很难带给观众深层次的审美享受。电视真人秀这种消费性的节目,导致了混乱的文化价值观。根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后现代主义力图构建平等自由的关系,解构传统僵化的思维方式。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经受巨大社会压力的人们希望得到一种痛快直接的娱乐方式,电视真人秀以绝对的优势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这种供需关系也是电视娱乐节目泛滥的根本原因。而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电视真人秀节目更加富于娱乐精神,把观众带入一场场狂欢之中。
狂欢文化在西方的文化范畴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是西方通俗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巴赫金曾说,狂欢不是供人们驻足观赏的,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甚至不是供人们表演的;它的参与者置身其中,根据有效的规则来狂欢。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整个狂欢活动的“中心”,在切身的参与中获得狂欢的快感。“狂欢之欢,来自于人的感性力量对理性结构的突破;狂欢之狂则表明喷薄而出的是平日难以实现的隐秘欲求。[2]”这种狂欢因为制造了广泛的参与感、亲切感和审美快感而备受电视观众追捧。真人秀由于基本没有门槛可言,原本仪式化的娱乐节目变得具有亲切感,这种因为摒弃了精致与高雅的娱乐,消除了观众的压力,放松了身心,享受着消费时代的审美快感。
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来讲,这种狂欢的乐趣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节目的“表演者”是明星,他们是节目的参与者,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目中他们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如普通人一般展开去留的厮杀,并且接受普通大众的评判。其次,明星和观众的距离感几近消失。现场观众、电视机前的观众和选手们一起沉醉在整个节目里,获得快乐的意义。现场观众的情绪反应或high爆演播室,或感动到热泪盈眶;电视机前的观众也通过各种方式与现场进行互动,感动着现场的感动,悲伤着现场的悲伤,欢乐着现场的欢乐。总之,人们在自由的狂欢里拥抱自己所期待的快感。
另一个方面来说,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主张繁荣了大众文化。这种多元化的语境造成了主流文化核心地位的消逝,一些人沉醉于电视文化营造的温室里,甚至我们的视觉方式也由凝视与注视变成了瞥视与流观。大众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乃至不知不觉中大众文化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消解的元素使得我们的审美标准变得标新立异,使得节目的审美价值变得孱弱不堪。正如施拉姆所言,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电视娱乐节目创造的快乐是表层的,是从社会、环境和理性中解放出来的快乐,这种快乐摒弃了理性,这种艺术消弭了艺术本真的正面价值和意义,身体狂欢就在这样多重原因的合力下上演着。
二、身体狂欢的消极影响
依照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来说,快乐原则接近于人类的共性。倘若我们将人们对于电视在文化中所起作用的争议放置一边不谈,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人们喜欢看电视,而且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快乐的来源之一。人类总是在寻找快乐的,巴尔特曾经提出双重快乐的概念,将快乐分为“小乐”和“极乐”,并且认为这两种快乐产生于观众与文本的联系中,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巴尔特所谓的极乐是“无穷快乐”、“狂喜”、“高潮”的意思,是指一种肉体的快乐,极乐离不开嗓音、肉体等形容词,他认为极乐是身体的表达,而不是意义或言语的表达。电视节目中的特写镜头往往能够产生巴尔特所谓的极乐,并且布朗也认为“痛哭一场”是肥皂剧提供的快乐之一。
“用死神的笑声来消解权威”是狂欢的一个主要特征,后现代式的欢乐是以牺牲人类对于世界真实感受以及对于真理的追求为前提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创造的狂欢让人们从普遍的真理和既定的秩序中暂时被解放出来,这种狂欢处于艺术和生活之间。“狂欢的另一个哲学成分是自我模仿以及自我嘲弄。狂欢节的意象、交谈、宴饮和戏剧不仅是戏谑模仿以嘲弄正统的世界观念,他们同时也是在讽刺他们自己[3]”。
丹尼尔贝尔认为群众娱乐一直是视觉的。当代社会和文化越来越表现为视觉化。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节目通过图像传达快感和意义。正如鲍德里亚的说法,真实比虚构更令人陌生,虚构取代真实而无处不在。世界充满了媒体所塑造的形象,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形象的形象,复制品的复制品,电视直接侵入到我们的私人领域——家庭,当我们沉浸在起居室里的电视屏幕的时候,电视营造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让我们的身体日渐消瘦。“在这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中,艺术不再承担启蒙的重负,而总是被娱乐所替代[4]”,我们无法选择地成为大众传播圈的组成部分。
某种程度上来说,后现代式的真人秀中欢声笑语的场面不过是一个虚幻的避难所,而非真正的精神家园,它是对于现实生活和思想的一种逃避。尤其是窥视欲的生产与消费,“消费偶像”几乎毫无例外地把焦点聚集在他们的私生活上,他们的消费习惯、爱好、社交活动和娱乐消遣等都被一一展现。正是在这种消费语境下,“消费偶像”本身也就成为一种消费品,私生活表明消费的种种可能性,这样的真人秀作品所传达的意义是:不再激励受众去创造、发现和奋斗,而是向受众提供羡慕、好奇和满足,给受众提供了梦想和寄托。然而,这种虚构的幻想对于受众来说无异于一个廉价的避难所,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艰辛在这种幻想中得到慰藉,人们远离现实,精神游弋于艺术和现实之间,这种“不用花钱”的避难所,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具体可感的生活样板,更是掩盖了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生活价值观的差异。这种无声无息的转换,将文化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设定为人人向往的东西,受众模仿这种价值观生活,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模仿引起快感,这种快感的确立也成为文化霸权确立的过程。
正是这样的身体狂欢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宣泄的窗口、一个廉价的避难所。狂欢所具有的这种强有力的感染作用,在真人秀的狂欢中,所有的人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在对传统理性的反叛中,狂欢淹没了所有,重构了所有,也同化了所有。在《我是歌手》的节目中,现场歌手与观众流泪的特写镜头就是这一种极乐生产的表现,这些被挑选的观众成为节目的隶属品,而这种身体的狂欢虽然给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慰藉,但一些不够理性的观众往往沉浸在狂欢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这势必会消解人们的意志,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的。
后现代主义的真人秀节目往往追求当下,诸如“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标签不但削减了人们的意志也滋生了享乐主义的蛀虫,这种文化氛围只能使得人们崇尚世俗化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社会的发展动力。因此,只有建立一个新的、能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地的精神家园,才能彻底摒弃身体狂欢带来的弊端,持续为人们提供真正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结 语
总之,要想真正地做好真人秀节目,必须真切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平衡好节目的经济利益和审美价值之间的矛盾,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断地反思进取,倘若我们不能够警钟长鸣,“诗意地居栖在大地上”就只能是天方夜谭了。
参考文献:
[1] (美)杰弗瑞戈比著.康比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骆冬青.后现代狂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5).
[3] (澳)多克尔著.王敬慧,王瑶译.后现代与大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新浪博客.《超级女声》彰显的独特传媒视角[OL].http://blog. sina.com.cn,200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