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4-03-07路海民
路海民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达到体育课训练效果,就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课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体育通常以竞技为主,课中的活动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近三十年的体育教学经验,从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着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认可、尊重、友爱和教诲。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激励性的语言能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使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得到认可,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言行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要溶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利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模仿老鹰的动作,这样做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教师高高在上,一味说教,课堂没有活力,学生压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尊重和爱护学生,把他们当成朋友,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他们踢足球比赛兴趣下降时,教师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教师就和他们一起跑完最后的路程。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二、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常规体育课包括提高体能的跑步、跳远、铅球等练习,再加上简单的篮、排、足球教学,或者为了体育达标,一上课就是800米、1000米、引体向上等项目,忽视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的差异,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练习时随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比如在排球的练习中,没有长跑,也没有相互的碰撞,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排球进行投掷、短跑、跳跃和耐久跑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在各项练习中,让学生自由结伴。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孤独,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让他们感觉不到是在上课,而是在做游戏。学生在练习和交流中得到快乐,也达到了训练目地。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兴趣和爱好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器械练习。学生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自己有优势的运动项目,如男生喜爱篮球、足球、乒乓等一些竞赛项目,而女生爱好羽毛球、毽子、跳绳等训练项目。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练习项目积极性高,运动量也加大了,练习的意识增强了,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上“活”是体育课的最大亮点。教学气氛的活跃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喜爱,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建立评价体系,以评促学
首先是教师的评价。一位法国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体育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应用肯定、鼓励、赞扬、信任的话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体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课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品尝到体育的快乐。鼓励性评价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
其次是学生相互评价。学生互评可以了解自己无法知道或体验的效果,如在做跳远练习时,让学生互评,指出别人的缺点,也可通过同学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所做动作是否规范。互评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仔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还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评是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学习的方法,是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要我学”变“我要学”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兴趣教学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体育教学成功的因素之一。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拓宽思维,寻找方案,追求实效,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的快乐。教师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训练,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教师的鼓励增强了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课带来的乐趣。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