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03-07邵捷

黑河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动手想象力想象

邵捷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造素质为主,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欲为前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这样就会很容易地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首先,教师要营造愉快、宽松、互助、和谐、竞争、师生平等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其次,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有些学生喜欢音乐、美术等学科,不太喜欢枯燥的文字。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搭建一个展露才华的舞台,其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定会激发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教学《小鸟和牵牛花》时,可以让喜欢美术的学生画出小鸟和牵牛花,来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愉快心情;教学《狼和小羊》时,鼓励喜欢表演的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有口才特长的学生进行解说……当这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就会对语文渐渐产生兴趣,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二、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才能培养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新发现给予鼓励、表扬,为学生创造敢说、敢想、敢问的课堂教学气氛。为此,教师要做到:1.态度和蔼。学生往往把教师的和蔼当作一种鼓励,从中感到甜蜜和温暖,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2.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帮助而不指责,爱护而不排斥,并把适度的幽默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信任中展开思维的翅膀,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3.教师不要轻易评论学生的创新思维成果,要减缓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低年级小学生往往在参加活动时情绪高涨、感想颇多,但一回到教室,就只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将大自然美景的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他们学会取材,说话的教学效果就比较显著了。如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后,教师先播放秋天田野的画面,再配以适当的解说,再让学生以“秋天的田野”练习说话,让学生说说秋天田野里的美丽风景。新编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许多插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每幅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注重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联想,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描写的景物;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及场景;抓住课文中的省略部分,想象故事情节;把文中的静态描写想象成动态场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想象丰富的内心世界;依据课文留给我们的空白点,进行推测和填补,延伸教材内容。

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印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在教《纸船和风筝》一课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教材中插图“借题发挥”,训练学生说话——小松鼠和小熊和好后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我分别发给学生“小松鼠”和“小熊”的头饰,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这种读读、演演、说说的方法,训练效果非常好。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可以使人的大脑发达,发展人的想象力,提高智力水平。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动手因素,制作教具并正确使用教具,这样学生不但有了动手的机会,而且可以使课文内容化难为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外可以根据作文的需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如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时,可以带学生去野外郊游、植树,或进行制作竞赛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使学生从小勤于探究、勇于创造、乐于创新。

(责任编辑 付淑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手想象力想象
我也来动手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动手画一画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动手演示找错因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