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道凌绝顶 安全大于天
——探访张家界天门山索道

2014-03-07陈晶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天门山索道客运

□文/本刊记者 陈晶

索道凌绝顶 安全大于天
——探访张家界天门山索道

□文/本刊记者 陈晶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位于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张家界,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天门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是该地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山顶有着很多极为珍贵和独特的植物品种,森林覆盖率达90%。其间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举步皆是,处处如天成的盆景,被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

作为典型的山岳景区,天门山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悬崖绝壁众多,相对高差达到1300多米,不少的游道都是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为了让更多游客一览天门山胜景,天门山索道应运而生,不仅为往来游客提供了便利,更让游客能深切体会到天门奇景的壮丽。

2013年,天门山索道安全运行无事故,取得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真实体现了索道安全是景区的生命线这一理念。景区索道客运部全体员工围绕“确保索道安全运行”这一主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树立“以人为本、 综合管理”的理念,努力做好索道安全管理这篇文章。

天门山索道在每天的细节检查之外,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检修,以确保索道处于最佳状态

探索中求安全:

制度化管理和技能培训齐头并进

天门山索道线路全长7455米,上、下站水平高差1279米,是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车厢式索道,其中98个轿厢来自于瑞士CWA公司,单个造价高达20万元人民币,其6米/秒的运行速度设计、1000人/小时的单向运量、38.6度的最大斜度,这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极为罕见。

近年来,天门山景区游客人数持续上升,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屡屡出现游客爆满现象。作为景区主要交通工具的索道,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一旦索道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近10万人次的游客将会拥堵在整个景区,安全压力可想而知。如何保证索道设备运行安全万无一失,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索道的最大运力,尽可能提高游客疏散速度,成为天门山索道客运部最大的难题。

虽然从2005年8月正式运营以来,经过9年的探索,天门山索道客运部已在安全、设备、服务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些模式和经验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还需要适时做出改变。

天门山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子龙告诉记者,索道安全保障的基础就是制度化管理,这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天门山索道客运在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及其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经过几年运行、维保的实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整套有天门山自身特点的索道安全管理制度。“我们先后完善了各种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天门山索道紧急救援预案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范性文件共 70篇,组织员工学习并进行相应考核。”刘子龙说,“我们每年年底对日常各种检查项目、运行表格等进行完善,并印刷装订成册,实现索道资料标准化管理。”

索道设备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来驾御、操作。强化员工索道安全意识成为了天门山索道生命线。据了解,该公司对新员工都严格进行索道安全操作的技能培训,去年6月份举行了2013年度部门安全技能考试。“明确‘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部门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并积极参加上级监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取证、换证工作。”刘子龙说,“通过这些措施,使我们索道队伍的人员素质、业务水平逐年得到较大提升,为索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天门山索道途经的美丽风景

实践中促安全:

加强索道日常维护,强化应急演练

索道安全一刻也不能疏忽,对天门山索道的日常维护成为了重中之重。

目前,天门山公司共有23位工程人员承担索道运行和维护的重担,值班人员从早上6:00开始早检、发车,到晚上20:00后收车,平均每天值班时间超过13小时。既要做好索道运行,又要完成索道的维护和检查,刘子龙告诉记者,“虽然我们人少、工作量大、时间长,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我们合理调配人员,积极探索适合本索道的管理方法”。

据统计,去年天门山索道客运部累计更换支架索轮700多个;更换支架轴承1350个、支架索轮轮衬480个、抱索器轴承600多个;更换传感器、阻尼杆、轮胎、皮带等易损件400个/次;更换索轮组夹板9个。2013年1月更换下站和中站3个大轮轴承和轴,并对索道支架线路进行了两次润滑和索轮检查。“去年7月25号和9月14号中站减速机在白天检查中发现声音、油温和油脂异常。”刘子龙说,“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我们紧急组织员工连夜更换减速机保证了正常营运。”

在索道维护中,对缆绳进行探伤工序比较复杂。刘子龙介绍,探伤检查需要用到探伤工具逐段检测,钢丝缆绳有6根绳股,一般只要截距断面超过5%就必须更换。“去年10月份检查的时候,在对上段钢丝绳探伤后发现断丝增长太多,索检中心要求更换上段钢丝绳,在去年年底前我们将上段钢丝绳更换工作全部完成。”刘子龙说。“去年11月份开始从地面行走对每个支架基础、塔身、索轮进行全面检查,支架警示语喷漆;车厢、抱索器进行全年的第3次全面检查,把每个抱索器提起检查磨损和轮子运转情况。”

“以防范作后盾,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强化救护演练,提高对索道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这是天门山索道客运部的指导思想。“每年都对员工进行一次救护培训和救护技能考核。”刘子龙告诉记者,“在索道不同地点举行实战救护演习,到兄弟索道参加索道联合救援演习,这样既能熟悉地形又能锻炼队伍。”去年内,天门山索道客运部就进行了三次大型的应急救援演练。2013年3月27日在黄石寨索道参加多支救援队伍共同举行的联合救援演习;4月8日到天子山索道参加联合救援演习;4月10日在天门山索道T2B—T3B和T12B又举行了一次救护演习。

成果中显安全:

保持推进取得的效果,展望未来更大的成绩

天门山索道在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制度等方面都形成了标准化管理体系。比如,控制中心改进了交接班制度,要求同岗工作人员在工作现场当面进行无缝交接,使接班人员全面掌握交接班时刻的设备运行状况、客流量状况等综合情况,真正做到交得彻底、接得清晰。

在仓库管理制度方面,天门山索道客运部严格执行入库和出库制度,并不断对经常容易出现问题的易损件更换后及时地补充,避免常用备件的短缺造成停机,并把更换下的备件及时收回。“我们对备件尽量做到能自己加工、改造、改进代替的自己加工,能国内采购的国内采购,减少运营成本。”刘子龙说,“目前,我们对常用工具基本能够自行制作、改进以提高维保效率,这在国内众多索道公司里也是为数不多的。”

在救援演练方面,天门山索道运营部的要求是,演练不要光做线路救援演练,还要将演练重点放在设备故障演练上。“我们已经做了一部分模拟故障演练,让每位员工参加作好记录。”刘子龙表示,“我们还将不断的推出故障演练项目,并作为考核项,锤炼我们的职工队伍和管理队伍。”

展望未来,天门山索道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刘子龙表示,索道运行多年,目前设备已经达到老化大修阶段。随着游客量的不断增大,维修工作也会随之增加,设备负荷进一步增加后对设备维护也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加大对关键设备的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使索道带病、带疲劳、带隐患运转。”刘子龙说,“我们将为天门山索道安全平稳运行再接再励,让游客乘坐索道更安全、更快捷、更舒适。”

◎责任编辑/林洁

猜你喜欢

天门山索道客运
浅析索道桥性能的改善方法
百花齐放的“定制客运”,能否拯救道路客运市场?
天门山
《望天门山》
固定抱索器索道吊椅拆装工具车
唐·李白《望天门山》(草书)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中国·庄河天门山第二届冰雪节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