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0例噪音接触工人的纯音测听结果分析

2014-03-07焦宇范淑环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纯音听阈耳聋

焦宇 范淑环

520例噪音接触工人的纯音测听结果分析

焦宇 范淑环

目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的日益进展,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暴露于噪声之下的工人的重视。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主要引起听觉系统的损害,因此作者对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520人进行听力状况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个人情况调查及纯音听阈测试均由本科专业人员进行,个人情况调查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工种、噪音接触年限及是否进行个人噪音防护。纯音听阈测试是在经听力部门检测合格的密闭、隔音的听功能检测室内进行,听力计使用的是丹麦产科丽纳型听力计。受检者主要从事打压、焊接、破碎、皮带等作业,噪声暴露强度在79.2~101.5 dB之间。其中男486人(占93.46%),女34人(占6.54%);年龄21~58岁,平均36.4岁;接触噪声工龄4~27年,平均15.2年。结果 根据GBZ49-2007标准[1],发现轻度噪声聋35人占(6.73%),中度噪声聋24人占(4.62%),重度噪声聋8人占(1.54%),听力正常453人占(87.12%)。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纯音听阈测试是主观听力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测试方法,尤其对大范围的听力普查及耳聋的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它检测方法简单、快捷、特异性高,这是其他主观及客观听力测试所不能代替的。对长期接触噪音及已经发展为噪音性耳聋患者,及早做到耳部防护,声源消声和隔音工作等可有效避免耳聋及延缓耳聋发展。

纯音听阈测试;耳聋;噪声性听力损失

为了明确噪声污染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工人听力影响,作者对520例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的工人进行了纯音听阈测试,此测试方法简单,受试者均可较好配合,可主观反应受试者听力,尤其对大范围的听力普查及耳聋的预防有重要意义。现将测试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纯音听阈测试520人,受检者主要从事打压、焊接、破碎、皮带等作业,噪声暴露强度在79.2~101.5 dB之间。其中男486人(占93.46%),女34人(占6.54%);年龄21~58岁,平均36.4岁;接触噪声工龄4~27年,平均15.2年。

1.2 方法 由耳科医师承担问卷调查和纯音听阈测试,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职业史,噪声史及噪声防护史。测试前均进行常规耳部检查,清除外耳道耵聍,保证受试者鼓膜正常,以防耵聍阻塞或鼓膜穿孔等中耳疾病影响测试结果。纯音听阈测试在本底噪声<30 dB的听功能检测室内进行,所有调查对象在脱离噪声环境48 h后分别测定双耳125~8000Hz 8个频段纯音气导听阈。听力计使用的是丹麦产科丽纳型听力计。

2 结果

根据GBZ49-2007标准[1],噪声性听力损失以500、1000、2000 Hz语言频率的平均听阈分级,双耳分别计算,以较好耳判定,平均听阈≤25 dBHL为正常,26~40 dBHL为轻度噪声聋,41~55 dBHL为中度噪声聋,≥56 dBHL为重度噪声聋。结果发现,轻度噪声聋35人占(6.73%),中度噪声聋24人占(4.62%),重度噪声聋8人占(1.54%),听力正常453人占(87.12%)。其中所有中、重度噪声聋的工人其噪声接触史均在10年以上,且平素暴露于噪声环境时均不进行个人耳部防护。

3 讨论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噪声污染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它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听觉系统,还引起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紊乱,还可导致失眠、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职业危害。噪声对人体听觉系统存在特异性损害,噪声>85~90 dB强度时,即对耳蜗造成损害。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特点是噪声暴露强度越大、暴露时间越长、高频噪声暴露所引起的听力损失越重。噪声对人们听觉的损害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和结果,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是可恢复的暂时性听阈位移,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若继续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可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终致噪声性聋。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早期噪声性聋只限于高频段(3000、4000、6000 Hz)听力下降,因语频(500、1000、2000 Hz)听力基本正常,故语言交流一般不受影响,此时多数不会引起人们重视。随后进入一个缓慢的平台期,如没有个人防护措施继续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听神经细胞将发生退行性变,听力损失将逐渐累及语频,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噪声性聋。本次调查520名工人平均8 h/d连续暴露在噪声强度79.2~101.5 dB环境中,从调查结果看,噪声性耳聋检出率仅为12.88%,说明用人单位加强了监督和管理,做好声源消声和隔音工作;在工作中对噪音厂房监测噪音强度,制定噪音防护标准,采用隔离和消声设备;改造机器,减少噪音;个人配戴防护耳塞和头盔,降低噪声暴露强度,缩短暴露噪音时间等均可大大降低职业性噪声性耳聋的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听力健康宣教,定期监测听力;使工人们对听力下降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 - 200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30011吉林省长春市一汽总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纯音听阈耳聋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民用飞机噪声适航审定中伪纯音影响的去除方法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健听青年短纯音ABR测试结果分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纯音听阈的评估△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