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4-03-07张丽虹彭荣丽朱旭
张丽虹 彭荣丽 朱旭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张丽虹 彭荣丽 朱旭
目的 探讨儿童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征及耳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采用耳内镜下数字显示系统对13例儿童外耳道胆脂瘤外科手术,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监测、护理。结果 13耳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胆脂瘤,耳内镜下手术后护理无一出现鼓膜及中耳结构损伤。全部患儿术后1~3周内外耳道组织上皮完整修复,无复发病例。结论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隐匿性大,手术后针对性护理能明确儿童外耳道生理及病理特征,有效避免术后外耳道和鼓膜等结构的损伤及感染,缩短痊愈时间及避免儿童心理影响。
耳内镜手术;外耳道胆脂瘤;儿童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儿童原发性外耳道胆脂瘤13例、13耳。年龄5~14岁。男8耳,女5耳。病程1~6个月。
1.2 临床表现 13例儿童外耳道胆脂瘤未合并外耳道感染期间几乎无主观上外耳道症状反应,发病时主要临床症状是听力下降、耳痛、耳流液。全身性感染罕见。
1.3 外耳道检查 采用耳内镜数字显像及摄影记录检查13例胆脂瘤均发生于骨性外耳道,胆脂瘤主体呈团块膨胀性嵌顿,有不同程度肉芽形成。9例探及后、下壁骨质部分裸露。
1.4 颞骨CT 全部病例术前颞骨CT检查中耳及乳突结构正常,外耳道表现肿胀、狭窄,骨性外耳道不同程度扩大。
1.5 纯音测听 13例中轻度传导性聋7耳,中度传导性聋4耳, 轻度混合性聋2耳。
1.6 病理检查 13例手术前后病变结果均为胆脂瘤。
2 治疗与结果
13例均采用全麻手术。耳显微器械在耳内镜数字显影监视器引导下入外耳道,清理耳道内分泌物,对阻塞外耳道的肉芽和息肉组织仔细钳、刮除,以3%过氧化氢溶液做外耳道清洗消除渗血及术野不清,将嵌顿于外耳道内的胆脂瘤团块整体或分解取出。检查鼓膜状态,置放明胶海棉后填入碘仿油纱块完成手术。根据外耳道感染情况选择抗生素治疗,每日1~2次换药直至外耳道上皮组织修复完整。全部患童于1~3周痊愈。
3 护理与监测
3.1 围手术期术前护理 围手术期术前护理主要为术前检查阶段的身体检查、与手术相关的各项检验及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医疗需求严格按照护理标准做到“三查七对”,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做好病房器具的安全摆放,避免危险易爆易碎及锐性物件与儿童接触,注意电源开关及窗门开、关的安全性。对于接触儿童肌肤的检查、尤其是肌肉及静脉针刺的操作做好消毒、预防感染的规范要求。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检验及影像符合手术标准的儿童,呼吸道护理是最重要的观察项目,手术前严格注意有无咳嗽、发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异常现象发生,及时对经治医师汇报新发症状。
围手术期术前的心理护理干预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对儿童的心理稳定主要体现在感官上的表现,表情和蔼、可亲,语言简练及温柔,动作轻盈及得体。尽快与儿童熟悉并取得信任是最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对儿童家长的心理护理重点是医疗的特点和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专业知识,将儿童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护理方式、方法及术后可能发生的症状、需要注意的问题预先告知,提高家长的医疗认识,避免术后出现相关症状引发恐慌。
3.2 围手术期术后护理 主要是术后病症转归观察及手术相关的换药及药物治疗,外耳道术后针对性观察重点除全身感染症状及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及耳道术后分泌物现象,术后儿童外耳道内置放药用材料,无法直接观察有无耳道出血、渗液及炎性分泌物等症状,通过观察儿童情绪,有无发热及耳廓、乳突组织有无红肿及是否出现与之相关的头痛、头晕间接症候做出正确判断,在耳道内材料取出之前做上、下午观察以便掌握术后病情变化。及时同经治医师交流监测结果。
4 讨论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病理特点及发病过程与成人外耳道胆脂瘤无本质区别,由于儿童外耳道形态的发育窄小,隐藏于深部的胆脂瘤团块不易发觉,与外耳道耵聍组织极易混淆,其中胆脂瘤破坏皮肤组织引发外耳道肉芽、息肉增生。儿童外耳道生理具有免疫力弱和组织单薄的特点,因此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儿童的特殊群体,除手术特定环境外无论是术前和术后都需要投入比成人更细致的观察和护理,针对外耳道全身麻醉手术后的观察重点是有无神经症状及全身感染,涉及耳科的耳鸣、耳聋等耳神经症状及局部的创口组织变化,热情关怀和轻柔换药是直接减轻儿童恐惧的具体做法。心理调节不仅仅是儿童本身,尤其是对儿童的病情特点、发展和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更应该预先告知,避免因家长的情绪和态度失衡形成对儿童心身影响。
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五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