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

2014-03-07潘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髂骨固定架腓骨

潘露

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

潘露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以来依照患者肢体复合缺损情况及全身情况,采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2~45岁,2例于术后3~6个月行二期肌腱移位、动力重建术。结果 本组15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0个月,伤口一期愈合6例,二期愈合2例,5例行置管冲洗引流后愈合,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经髂骨植骨后达骨性愈合,经术后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结论 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是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的一种有效办法。

腓骨骨皮瓣;移植;腿损伤;治疗

严重碾压伤、爆炸伤、火器伤造成的复杂骨折、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血管神经损伤和创面严重感染,临床上并不少见,处理十分棘手,常规处理方法并不理想,最终可能需要截肢造成重大残疾,2004年以来作者依照患者肢体复合缺损情况及全身情况采用带血管蒂的腓骨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1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2~45岁,平均28.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3例、其他工伤事故2例,所有病例均为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均为小腿中下段缺损,入院时均经急诊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平均缺损面积(6~16)cm×(5~15)cm,所有病例均行带血管蒂的腓骨皮瓣移植予以修复,移植腓骨长度9~15 cm,平均12 cm,皮瓣面积(8~15)cm×(6~17)cm。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患者仰卧屈膝,以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腓动脉血管发出处为中心,偏向腓骨后方,依照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大小,于腓骨头后侧始,切开深层组织显露腓总神经和腓动静脉,保护腓骨营养支及环形动脉皮肤穿支,显露腓动脉及须切取的腓骨段后按所需长度进行截骨。保留切取段腓骨周围约0.5~1.0 cm肌被,游离切断所需长度的腓骨,在切取过程中注意勿切开腓骨侧副韧带及保留腓骨下端8 cm长度,以防术后膝关节外翻、膝外侧摆动及踝关节运动障碍。依皮肤缺损情况在相应皮支血管处切取皮瓣,近端阻断腓动静脉约5 min,检查骨皮瓣血运良好后,双重结扎,向远端游离蒂部至足够交叉旋转,保护好骨皮瓣,健肢皮肤缺损应用中厚皮片植皮,荷包加压,双腿靠拢,将移植骨插入受区骨断端,外固定架固定,皮瓣边缘对应缝合,完整封蒂,双下肢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

2 结果

15例皮瓣均全部成活,2例于术后3~6个月行二期肌腱移位,动力重建,伤口一期愈合6例,二期愈合2例,5例行置管冲洗引流后愈合,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经髂骨植骨后达骨性愈合,3年后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

3 讨论

近年来以高能致伤的骨骼、神经、血管、肌肉、肌腱及皮肤等肢体复合组织缺损逐渐增多,如何修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的方法不损伤肢体重要血管,尤其适合受区有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的病例,而且可提供的骨骼较长(最长25 cm),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与之相比,髂骨皮瓣可修复的长度<10~12 cm,且并发症(如疝气)的发生率较高,且创伤复杂,断蒂时间也较长[1]。为研究皮瓣血运建立情况,从而确定断蒂时间,作者在皮瓣移植后的第6周时进行血管造影,造影证实创基创缘之间血循环完全建立,因而确定6周断蒂是安全的。

[1] 林立,顾立强.儿童皮瓣移植手术75例分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17(6):472-474.

473000河南省南阳市骨科医院

猜你喜欢

髂骨固定架腓骨
Beagle 犬髂骨嵴解剖及取骨术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游离髂腹部(髂骨)皮瓣的血管分型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腓骨肌萎缩症SIMPLE基因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