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樟绿泰咀嚼片改善肝病的功效剖析

2014-03-07徐小平康天怿张玉霞陈芙蓉

中国测试 2014年6期
关键词:绿原肝病多糖

徐小平,林 洁,李 丹,康天怿,宁 欣,张玉霞,陈芙蓉,唐 诗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九樟绿泰咀嚼片改善肝病的功效剖析

徐小平,林 洁,李 丹,康天怿,宁 欣,张玉霞,陈芙蓉,唐 诗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分析肝病现状和常见肝病治疗药物特点,展现植物多酚类生物还原剂和植物多糖类组份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保肝、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在剖析绿泰咀嚼片的配方基础上,结合官方研究结果,总结并阐述了这个富含植物多酚和植物多糖的保健食品在改善肝功能和增强免疫方面的优势。

绿泰咀嚼片;肝病;多酚;多糖

0 引 言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和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站,是人体净化血液的重要代谢器官。据《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报告,2007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中,癌症、心脑血管、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不含呼吸道结核)共占70%,而这些疾病都与肝病密切相关[1],肝脏功能的健康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

1 常见肝病分类与发病率

临床数据显示,肝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肝。据我国卫生部的统计,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传染病的前5位,而每年因乙肝死亡超过40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近1.3亿,慢性乙肝患者超过3000万人,并有80%以上转化成肝硬化(约700万)[2]。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中国约1.2亿,其中药物性脂肪肝占到10%以上,临床上脂肪肝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且随着患者免疫力下降,继发性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机会明显高于正常人[3]。酒精性肝是导致肝硬化的最主要病因,逐年上升,成为十大常见死因之一[4]。地区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饮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还在上升[5]。

资料显示,中国肝损伤者达1.3亿(约12∶1),由此死亡的人数近50万,其中常见诱发药物约900多种,肝损伤已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6],且成为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护肝脏健康已刻不容缓。

表1 常见肝病治疗药物的分类

2 肝病药物的现状和特点

肝病治疗药一般可分为化药和中药两大类,化药重在治疗,中药重在养护。肝病化药可分为抗病毒药物、肝病辅助用药以及免疫调节药等,中药主要是传统的保肝护肝的中药以及抗纤维化中药等。根据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大致可将保肝药物分为10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目前肝病治疗药物已有不少,就其治疗成效而言各有优劣和一定的毒副作用,加之多数肝病需终生给药,保护好肝脏是目前临床治疗的关键之一,针对肝病治疗和保健的安全性开发更好的产品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3 多酚类化合物与肝病治疗

由表1可知,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E和生物还原剂谷胱甘肽(GSH)等对肝病的恢复和保护功效明确,其机理是促进肝代谢、抗氧化、去除自由基等。多酚类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与肝病有较高相关性,提示了多酚类在预防肝病和改善肝脏功能方面的潜在作用。

3.1 多酚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生理功能

多酚,即分子结构中有多个酚羟基的化合物,又分为单多酚和复合多酚。结构中有两个以上酚羟基的多酚,表现出较强的生物还原性,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如脂肪过氧化酶、环氧合酶及一氧化氮合酶)等活性;特别是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如葡萄糖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对肝病的缓解和肝脏功能改善作用得到科学证实[7]。

资料显示[8],多酚类对氧自由基的强力清除作用达84%,优于VE和VC,如没食子酸和茶多酚复合体清除能力分别是维生素C的67倍和64倍;对脂质过氧化酶的清除,与各种肝病的发病机制十分相关,如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多酚能够显著降低由CCl4、硫代乙酰胺、D-氨基半乳糖、酒精等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甘油三酯(TG)升高,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多酚通过抑制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降低血清胆固醇(TC)和LDL含量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9]。

针对脂肪肝的防治,Raederstorff等报道多酚没食子酸能明显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张晓刚等[10]证明多酚可降低血脂,增加肝脂酶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程度,实现对脂肪肝的防治作用。Sur等证明多酚能抑制CCl4所致的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肝脏脂质过氧化物、GSH、AST、ALT等水平;肖继平等[11]证明绿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由CCl4所致大鼠肝硬化中肝脏的MDA、羟脯氨酸含量,减轻肝坏死和肝纤维化程度,促使肝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中mRNA的表达降低。

此外,多酚对引起化脓型感染、烧伤、外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并且具备抗突变,调节免疫,抑制致癌物、促癌剂和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致癌基因表达,调控信号传导及影响机体酶活性等特性[13]。Saha等证明茶黄素使大鼠肝癌细胞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GPx、SOD、CAT等酶下降的活性明显增强,表明多酚对于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甚至是选择性抑制作用。

3.2 绿原酸的研究现状

绿原酸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纯天然提取物,其在植物界中分布广泛,尤其在忍冬科、葵花籽、蒲公英等植物中含量丰富,被国际誉为“植物黄金”;由于绿原酸生理活性极高,性质不稳定,造成生产成本价格昂贵。目前,绿原酸已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14],如双黄连注射剂、欧莱雅、薇姿、佰草集、自然堂、资生堂、兰寇的清爽化妆水、清爽润肤乳液中均富含绿原酸。

在保肝方面,Guifeng Wang等[15]研究发现,绿原酸、奎尼酸及咖啡酸等可抑制体内外肝炎病毒(HBV)的复制及HBsAg的形成,并且可降低血清HBV的含量;史秀玲和高银辉等[16]报道绿原酸的作用与其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有关;黄伟炜等[17]报道绿原酸在大鼠阻塞性黄疸早、中期有促进HSC凋亡作用,减轻了阻黄时肝的纤维化和肝损伤。戚晓渊等[18]报道了绿原酸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在抗心血管病变方面,绿原酸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内皮细胞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19-21]。

在抗肿瘤作用方面,绿原酸对大肠癌、肝癌和喉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2];可通过降低致癌物的利用率及在肝脏中的运输来达到防癌、抗癌的效果[23-26];国外研究表明,绿原酸对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7-30]。绿原酸可同时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通道、免疫通道和能量通道对肿瘤实施多通道控制[31-33];王丽萍等[34]报道绿原酸可通过抑制细胞生长、调节细胞周期、诱导凋亡等途径产生抗癌作用。

总之,绿原酸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相关应用已有上百年历史,然而由于在植物中含量不高,且不稳定,使得绿原酸在传统食用中的利用率低下,因而提高产品中绿原酸的绝对含量和增加利用率是提高多酚类食品质量的关键。

4 植物多糖治疗肝病现状

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按照来源分类,活性多糖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等。虽然未在表1中列出,但多糖是常见的一类保肝物质[35-38]。

多糖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之一,具有调节肝脏功能的作用[35],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陈春霞等[36]发现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CMP)具有保肝作用。田庚元等[37]报道牛膝多糖的硫酸化产物具有直接抑制HBsAg、HBeAg等的作用。李立新等[39]考察了猪苓多糖与卡介苗联合的直接抗病毒效应。Park等[40]发现灵芝多糖可有效干预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余强等[41]研究发现黑灵芝多糖可拮抗小鼠体重的降低和肝脏的萎缩、增强肝脏组织功能。

5 绿泰咀嚼片的组成与功效剖析

绿泰咀嚼片的配方是以药食两用的植物金银花、菊花、杜仲和灵芝等经高科技手段加以浓缩、纯化,将其中的多酚和多糖组份有机聚集到咀嚼片中,形成稳定的、高纯度和高含量的结合体,以此充分发挥配方为人体接收的优势。特别是经基因芯片的筛查,证明了绿泰咀嚼片中的多酚精华组分,能够激活肿瘤机体的免疫系统,激活肝功能相关的代谢酶,对肝功能GST和GLT的改善,明显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K和效正吞噬指数α,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经四川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功效学试验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表明,九樟牌绿泰咀嚼片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是无毒、无致突变的安全食品。

1)绿泰咀嚼片的功效。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规定,绿泰咀嚼片经四川省疾控中心对质量、稳定性、功效和安全性检测,表现出质量稳定、保肝功效明显和无毒安全的结果,具体结论如下:

①绿泰咀嚼片对大鼠体重、肝重、肝体比的影响。实验中各组动物初始体重是均衡的,喂食不同剂量绿泰咀嚼片动物的中期体重、终重、肝重及肝体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②绿泰咀嚼片对大鼠肝匀浆中MDA、还原型GSH、T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泰咀嚼片中,高剂量组的MDA显著降低,还原型GSH升高(P<0.05)。

2)急性毒性。九樟牌绿泰咀嚼片对大、小鼠急性经口MTD值均大于15 000 mg/kg·BW(无毒级标准MTD>15000)。一般表现和行为均未见异常,观察期内未见动物死亡,结束时,处死动物大体解剖肉眼未见异常。

3)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绿泰咀嚼片未诱导4种菌株回变菌落数增加、未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未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率增高。

6 结束语

综上,绿泰植物咀嚼片以纯天然植物为原料,采用高科技浓缩、纯化技术,生产出高纯度多酚、黄酮、多糖等精华,通过科学配方和纳米包裹加工,将植物精华等加以保护,促使植物中的微量物质能够快速为人们利用,改善肝脏功能、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机体健康。

[1]姚建义,苗树军,纪雪梅,等.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5-17.

[2]巫贵成,周卫平,赵有蓉,等.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46-48.

[3]朱兴钢.脂肪肝:“新新人类”流行病[J].中学生物学,2007,23(1):10-11.

[4]潘风潺.浅谈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556-557.

[5]厉有名.中国酒精性肝病的研究现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4):235-236.

[6]邱玲.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7]王雪飞,张华.多酚类物质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2):211-214.

[8]陈思文.茶多酚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在肝病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25(2):109-111.

[9]曾磊,张玉军,邹正.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应用[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2):90-94.

[10]张晓刚,陈运贞,雷寒,等.实验性兔脂肪肝肝脂酶活性变化及茶多酚的作用[J].中华肝病杂质,2003(11):77-80.

[11]肖继平,陆瑞芳,沈新南,等.绿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硬化的保护作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43-246.

[12]Dai F,Chen W F,Zhou B.Antioxidant synergism of green tea polyphenols with a-tocopherol and L-ascorbic acid in SDS micelles[J].Biochimie,2008(90):1499-1505.

[13]杨会成.海带多酚的提取、分离、及其抗肿瘤、抗菌活性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14]黄林,唐菊利.绿原酸提取与应用研究进展[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114-117.

[15]Wang G F,Shi L P,Ren Y D,et al.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of chlorogenic acid,quin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in vivo and in vitro[J].Antiviral Research,2009(83):186-190.

[16]史秀玲,高银辉.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9):199-202.

[17]黄伟炜,陈一明,宫晓光,等.绿原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J].环球中医药,2012,5(8):561-565.

[18]戚晓渊,史秀灵,高银辉,等.绿原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5):139-143.

[19]乔凤云,陈欣,余柳青.抗氧化因子与天然抗氧化剂研究综述[J].科技通报,2006,22(3):332-336.

[20]赵金娟,戴雪梅.绿原酸药效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32(4):1-5.

[21]Chlopcikova S,Psotova J,Miketova P,et al.Chemoprotective effectofplantphenolicsagainstanthracycline-induced toxicity on rat cardiomyocytes.Part II.Caffeic,chlorogenic and rosmarinic acids[J].Phytother Res,2004,18(5):408-413.

[22]Pellati F,Benvenuti S.Analysis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radicalscavengingactivityof Echinacea spp[J].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4(35):289-301.

[23]吴小丽,王竞.基于NMR的绿原酸抗乳腺癌代谢标记物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6):444-460.

[24]Hua Y Q,Qiu Y P.Dynamic metabolic transformation i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 mice with LM-8osteosarcoma cell transplantation[J].J Prot Res,2011(10):3513-3521.

[25]Hu Y J,Chen C H,Zhou S,et al.The specific binding of chlorogenic acid to human serum albumin[J]. Molecular-Biology Reports,2011,39(3):2781-2787.

[26]吴卫华,康桢,欧阳冬生,等.绿原酸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691-694.

[27]Yagasaki,Kazumi,Miura,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related compounds on the invasion of hepatoma cells in culture[J].Cytotechnology,2000,33(1-3):229-235.

[28]Matsunaga K,Katayama M,Sakata K,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chlorogenicacid on azoxymethane-induced colon carcinogenesis in male F344 rats[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02,3(2):163-166.

[29]Kuang Y,Salem N.Transport and metabolism of radiolabeled choli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MolPharm,2010,6(7):2077-2092.

[30]Srinivasan P,Suchalatha S,Babu P V,et al.Chemo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modulation ofgreen tea polyphenols on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in 4-Nitroquinoline 1-oxide induced oral cancer[J].Chem Biol Interact,2008,172(3):224-234.

[31]高丰,张学.Wnt途径调控细胞增殖和癌变的关键途径[J].生命科学,2001,13(1):14-17.

[32]邱福铭,李忠朋,黄建,等.γ-T细胞为基础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4):424-429.

[33]Mazurek S,Boschek C B,Hugo F,et al.Pyruvate kinasetypeM2 and itsrolein tumorgrowth and spreading[J].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2005(15):300-308.

[34]王丽萍,郭栋,王果,等.中药绿原酸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961-963.

[35]刘燕.抗肝炎中药研究概况[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7):686-687.

[36]陈春霞.羧甲基茯苓多糖的保肝与催眠作用[J].中国食用菌,2003(1):46-47.

[37]田庚元,李寿桐,宋麦丽,等.牛膝多糖硫酸酯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J].药学学报,1995,30(2):107.

[38]张旖晴.魏玮脂多糖与酒精性肝病[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5):144-145.

[39]李立新,王勤环,斯崇文,等.猪苓多糖、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6):392.

[40]Park E J,Kim K Y,Kim S W,et al.The anti-fibrotic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 from Ganoderma lucidum on experimental rats[J].Yakhak Hoeji,1994(38):337-344.

[41]余强,聂少平,李文娟,等.黑灵芝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7):305-307.

Efficacy analysis of LUTAI chewable tablets to improve liver disease

XU Xiao-ping,LIN Jie,LI Dan,KANG Tian-yi,NING Xin,ZHANG Yu-xia,CHEN Fu-rong,TANG Shi
(School of Pharmac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 medicines for liver diseas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iver disease were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The structure characters,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bioactivities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phenols were described,such as hepato-protective,anti-oxidation and enhancing immunity.After analyzing the formula of LUTAI chewable tablets,the advantage of the rich plant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phenols health food was reviewed in improving liver function and enhancing immun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rom the official determination.

LUTAI chewable tablets;liver disease;polyphenols;polysaccharides

TQ406.7+2;R975+.5;R913;R969.3

:A

:1674-5124(2014)06-0052-04

10.11857/j.issn.1674-5124.2014.06.014

2014-01-03;

:2014-03-05

徐小平(1962-),男,四川成都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药品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分析。

猜你喜欢

绿原肝病多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米胚多糖的组成及抗氧化性研究
熟三七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