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笔记

2014-03-07游晓蕾

中学生天地(B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田野考古工作

游晓蕾

近几年,随着《盗墓笔记》的大红大紫,考古学这个原本相对“冷僻”的专业逐渐吸引了许多人的好奇目光。误打误撞,我们这群低调的专业考古工作者竟也收获了许多朋友们的艳羡与崇拜。真实的考古工作是怎样的呢?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般传奇?不妨听听我的经历再下判断吧。

云里雾里的考古

在我小时候的理想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考古”这两个字。

高考录取时,我机缘巧合地进入了历史系。历史系有历史和考古两个专业,第一年为通识课程,让学生对学科有个整体的认识,到了第二年分专业时,老师们就纷纷来游说抢人。考古专业的老师说,与其坐在故纸堆里扒拉,不如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考古。好奇而爱玩的我,就这么着了道。

考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学里一般的课程设置是第二年为基础专业课,第三年安排半个学期田野实习和深入专业课,第四年除了少量扩展课,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毕业论文。大二,我上了一年专业课,对考古工作究竟怎么做还是云里雾里,看考古报告仍然似懂非懂。

我最向往和期待的还是实习。听师兄师姐作实习报告,感觉实习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还欢乐有趣。终于盼到了我们的田野实习,发掘地点在河南省淅川县的一个小村里。我们坐了一天多的火车(那时还没有动车),又在汽车上颠了一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首先是调查和钻探,弄清楚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地方,然后把要发掘的地方分成5米×5米的方块,每个人负责一个方块。我们发掘出来的大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垃圾,有摔坏的锅碗瓢盆,啃不动的骨头等。发掘结束后,要进行室内整理,把出土的残片清洗、拼对、修复、分类、统计、研究,整理成简要报告……手忙脚乱地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实习,我终于大概明白了考古具体是做什么、怎么做的,也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同时,我也感觉自己所学太有限,为了更深入地学习,我选择到另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经过三年的专业训练,毕业之后,就一头扎入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工作。

考古真好玩

考古的乐趣之一是可以穿梭古今,发现未知,简直是活生生“穿越剧现场”。考古工作的每一天都像是一个谜,怀揣着一个未解之谜醒来,琢磨着今天又会有什么样的新发现。发掘的时候,一铲子下去,可能就是普通的一块土,啥都没有,也可能就是重大发现。有一次,清理墓葬,我干了几天活儿,差不多到最底部了也没有发现随葬品,按照惯例,把浮土打扫干净,我就可以照相、绘图、记录,结束清理了。清除浮土的时候,我发现一块土里有星点绿锈,小心铲了一下,原来下面还躲着一个绿家伙,清理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把青铜戈!虽然这算不上大发现,可我却高兴得差点想蹦起来(不过忍住了,因为不能在土坑里蹦起来,会把墓踩坏的)。凭这把青铜戈可以判识墓葬的年代、墓主的身份及与其他墓葬的关系……仿佛收到了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足以抵消我这么多天的艰辛。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片、瓷片,大都残破不堪,需要拼对和修复,摊开一地的碎片,有属于不同的样式、不同年代的坛坛罐罐。拼陶片就像玩拼图,只不过拼图拼得全,这些碎片不一定拼得全。能拼出几片或拼出一个完整的,我就会特有成就感,从而充满动力。其实考古工作也仿佛是在玩拼图,通过一点一点的发现,拼出古代人们的生活图景。每一个新发现,每拼出一件器物,都感觉又揭开了一层古人脸上的面纱,得到了进一步探索的可能,对自己而言,功力也似更进一层。

考古的乐趣之二,是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现在的考古工作,以配合建设的抢救性发掘为主,工作跟着建设项目走。我去过不少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收获。本科实习的村子,偏僻而贫穷,整个村子只有一幢两层的房子,猪、鸡、狗在村子里窜来窜去。村子里食物种类有限,我们改善伙食的时候,就去找村民买鸡。抓鸡的过程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鸡飞狗跳”。村民举着长柄网兜去网散养的鸡,鸡尖叫着飞上了屋顶,躲到了别家,网不到这只就换另外一只,一时间,鸡毛漫天飞,家狗四处窜,一群大学生围追堵截。我们实习的工地旁,有个大水洼,暴雨后河水倒灌,冲进去不少鱼。见不少人在那里钓起鱼来,傍晚收工之后,领队老师带着大伙去摸鱼,结果没摸着,我们就在边上拔野菜作为心理补偿。第二天,餐桌上多了一道凉拌野菜,大家吃得美滋滋的。开春的时候,我们拎着手铲在田野里做调查,常常被路人问,来挖荠菜啊?还有热情的村民支招,你们这小铲不行,长一点的更好使!每当遇到这些,我们就会偷着乐一会儿。

考古挺辛苦

田野考古工作,不论是调查还是发掘,都是野外作业,风吹日晒,受季节影响很大。北方的春天多风沙,我用帽子、眼镜、口罩、围巾,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尽管风一吹过来就背对着蹲下,可是嘴里、头发里还是会进沙。南方的夏天闷热高温,有时早上醒来真心不想出去干活,心里祈祷着要是下雨了该有多好。寒冷的冬天也很难熬,我曾在12月底在野外做钻探记录,空旷的田野里北风呼啸,虽说身上穿着羽绒服和棉裤,脚还是冻得快失去知觉,为了唤醒双腿,我只得在地里一圈一圈地跑步,一边跑一边默默骂自己自讨苦吃,可是当钻探发现重要迹象的时候,欣喜和期待便冲散了所有的埋怨。

要是碰到配合建设的考古工作,那就时间更紧,任务更重,这时不仅没有双休日,连五一、国庆甚至春节假期都和我们无缘了。只要不下雨,就得出去干活,下雨天便在室内拼对修复、整理资料。一年12个月,我们研究所的田野工作人员,奋战在野外的时间往往有10个月,办公室里总是没有人,办公桌上常常积着一层灰。田野考古与泥土打交道,有人说,远看是挖土的,近看是考古的——多么贴切!工作的时候,常常一身灰土。有一次我清理完墓葬坐在边上休息,戴着草帽,沾着一身土,被路过的人当成了干活的村妇,我郁闷了好几天。不过事后想想,我在野外工作,穿的都是些方便耐脏的衣服,还常把过时不常穿的衣服拿来当工作服,再加上那灰头土脸的样子,没把人吓到已经不错了。

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对女性来说,更需要勇气和毅力。在野外做调查,上山下地,爬一天山走一天路,还得跟着大家的脚步,不能掉队,体力消耗极大,有时一天下来,累得连埋怨自己的力气都没有。在野外工作,生活条件往往简陋,本科实习的小村子,没有澡堂,住的屋子也没法洗澡,男生到河里去了,女生就在房间里擦一擦。困难很多,不想放弃就只能去克服。

理想与坚持

本科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放弃了考古,有的人觉得没意思,有的人觉得太辛苦收入又不高。而选择留下来的,大都怀揣一份热爱与坚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小宇宙可以爆发出最大的能量。

想当初研究生毕业离校时,我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呆了一个月。父母觉得考古工作太辛苦,劝我改行找份舒适点的活。我摸着书架上7年来念过的书,看着电脑硬盘里积攒得接近爆满的考古资料,泪流满面,实在割舍不下。我很清楚考古工作的辛苦,也很享受考古带给我的乐趣。

犹记得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下工地,发掘工作安排,整支队伍的日常生活管理,与相关人员机构的沟通交涉,都压在了我这个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书呆子身上,有时候觉得自己快顶不住了。幸运的是,研究所的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发掘的遗址地下水位较高。南方的冬天阴冷,需要一边排水一边发掘,我穿着胶鞋踩在水里,冰冷刺骨,脚上有冻疮,又痛又痒。我到相关机构办事的时候,宽敞温暖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脚边还放着电暖器,看着这舒适的工作环境,真的挺心动。但仔细想想,那种事务性的行政工作真心不适合我,我对那些毫无兴趣,野外工作条件虽然差,但让我觉得身心自由,充实快乐,辛苦却也值得坚持。

考古工作不可能天天都有新发现,更多时候是重复琐碎的工作程序。考古工作者总是在某个犄角旮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调查,默默发掘。除非有重大发现,否则往往不为人知。然而,考古所追寻的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我们从哪来,我们的过去是怎样的?认识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一份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发挥到极致的工作,一份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发掘璀璨珍宝的工作,一份既传奇又朴实的工作……说不清道不明考古的魅力,只是它永远让我跃跃欲试!

猜你喜欢

田野考古工作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不工作,爽飞了?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选工作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