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2014-03-07何真
何真
上回说到要给同学们推荐一些读起来过程或许“枯燥乏味”,读完却能有较大收获的书,现在我手头就有这样一本。这本书叫作《路西法效应》,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专著。说到心理学,前段时间和一位该专业的书友交流,他说国内对于心理学的认知常常让他哭笑不得。举个例子,与人初识,当对方听说他是心理学专业的,往往先是一个拖长声调的“哇”,声调的长度和发出声调者年纪的长度呈反比。接着是或谨慎或嬉闹的提问,不外乎如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那你是不是一眼能看穿我心里在想什么?”这位把心理学当成读心术了,想必出生在中世纪的欧洲;
问题二,“那我以后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找你解决啦。”这位把心理学者当成知心大姐姐了,估计看居委会的大妈和心理学家属于同等水平;
问题三,“听说很多学心理学的人,本身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不是?”这位不是美剧《犯罪心理》看多了,就是有轻度的妄想症。
其实,心理学也是科学的一种,任何结论的出台都要经历假设与求证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非常严谨。不过,早年西方的心理学研究还不是这么一回事。比如1895年出版的被誉为社会心理学开山之作的《乌合之众》,作者勒庞抛出来的结论的主观倾向就很重,有些结论甚至是比较极端的。最近几十年,实验主义在心理学研究里大行其道,估计就是专家们自己也感觉到心理学特别容易跑偏。
什么是实验主义呢?通过做实验来研究心理。过程要完全摒弃研究者对实验的干扰因素,实验得出来的结论要可以被重复验证。简单说,今天在斯坦福做的实验,明天在哈佛做,结论不能不一样。至于实验什么内容,这个就相当有趣了。有化妆成乞丐向慈善活动的参与者行乞的(大部分慈善家为了赶去慈善会场“行善”,无视路上乞丐的求助),有向实验者提供“身份隐藏”和“电击别人”权力的(65%的人选择将不认识的陌生人“电击”至死——当然,他们不知道陌生人是演员,只是表演出被电击的惨状)。总之是各种折腾人,观察人的反应。这方面可以读《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实验》,看看心理学者多有创意(或者多变态)。
《路西法效应》就是一个心理学实验。主持人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实验发生在1971年,当时菲利普还是一位年轻学者,这位老师本着“学生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将大学生们召集为实验的对象——不白实验,而是领报酬的,因此学生最初将实验视为一种有趣的“勤工俭学”。大学生们随机扮演“狱卒”和“囚犯”,度过为期两周的“监狱生活”。中间过程不赘述了,总之实验开始不久即告失控,原本被认为文明、理性的“狱卒”开始虐待“囚犯”,情况严重到实验进行不到一半时间就不得不终止。
在西方神话中,路西法曾经是天堂中地位最高的天使,被逐出天堂后成为魔鬼撒旦。菲利普·津巴多用路西法来比喻人性,他的结论是人之所以为恶,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环境造就的。这个结论看上去不起眼吗?如果你认同,可能就不得不藐视现行的法律和社会道德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仔细回想下新闻里是怎么报道犯罪案件的,往往是某人犯罪,记者们掘地三尺挖该人的成长历史:几岁偷窃、十几岁赌博、二十几岁伤人……不一而足。人们的心理定式是,犯罪一定是这个人身上存在一些”不好的东西“,至于不好的东西是什么,不同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结论。有说是遗传的,有说是多一个Y染色体的,也有人说坏人脑中一种叫作“一元胺”的物质浓度太高。
如果请菲利普·津巴多给嫌疑人当律师,他或许会对法官这么说:我的当事人之所以杀人,是因为他不巧正好在那个时候出现在杀人现场,受环境影响犯下罪行,如果换了是法官大人你,你也会杀人。不幸的是,《路西法效应》里的实验证明菲利普·津巴多的这番话很有可能是对的。可以想象,人类社会的许多准则将被颠覆。
中学生朋友在无意之中或许每天都在面对路西法。这个恶魔存在于同学或是你自己的内心。比如在我们的成长阶段,或多或少都曾经历校园暴力,中国台湾地区称之为“霸凌”。那些施加暴力的问题少年真的是脑子有问题了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菲利普·津巴多通过实验证明,有的人偶然获得了匿名的权力(作恶而肯定不会被发现)就会作恶;有的人为了获得团队的认同感而作恶;更多的人只要你告诉他被欺负的同学“活该受罪”,他就会痛下杀手。不要把这些归结于年轻人心智不成熟,卢旺达种族事件、南京大屠杀、纳粹对犹太人的清洗……犯下罪行的都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甚至是受过良好教育平常以善良自诩的人。
同样身处校园,老师们的情况更值得乐观些吗?不。我想请教师们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对某个学生特别严苛,只是因为同事们和“好学生们”说他是个问题少年。如果有哪一位老师相信自己能够谨守道德制高点,不妨参考下《路西法效应》里的另一个经典实地教室实验。某心理学家告诉全班同学,科学研究证明蓝眼睛的小孩认知能力更强,结果蓝眼睛的小孩每天数学和拼写能力不断提升,而比较“劣等”的棕色眼睛的孩子测验成绩不断下降。老师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纵容“蓝眼睛”,甚至容忍他们用言语和身体虐待“棕眼睛”。
这个实验的精妙之处在于一个设计好的逆天反转,心理学家来到教室里,告诉老师和全班同学科研的结果弄错了,其实棕色眼睛的孩子更好。于是,新的测验结果显示:“棕眼睛”成绩逆转,一下子把“蓝眼睛”甩到身后。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这个实验就是同学们每天身处其中的现实,我们浑然不知而已。所以,如果同学们没空读这本书,我建议悄悄溜进教师办公室,把这本《路西法效应》塞进老师们堆积如山的教材当中。或许你的班主任无意中翻了一翻,你的校园生活就能好过几分。
今天的话题越说越沉重了,好像有违我们轻松快乐读书的初衷,那就补充点有趣的内容。前面说到路西法实验没进行到一半就被终止,终止它的是一位叫做克里斯蒂娜的女助理。当时菲利普·津巴多老师已经沉溺在实验中不可自拔,我猜他自认为挖到了学术瑰宝,饶有兴趣地观察学生们相互虐待,并且用“不该干扰实验”这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克里斯蒂娜第一天来到实验现场,看到学生们的“恶行”,她大喊:“你对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真是可怕!”接着流泪离开了现场。我不知道克里斯蒂娜的样貌是否如菲利普·津巴多形容的那样“像是静水中的钻石”,反正她的哭喊令阅人无数(真正意义上的)的他触动心灵,这样美好的女子就是我的女神啊!于是,菲利普·津巴多毅然终止了实验。他和她后来结成了终身的伴侣,各自在心理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像克里斯蒂娜一样,能够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并且在危急关头勇敢振臂一呼的,可谓是我们身边的英雄。好消息是,菲利普·津巴多指出,英雄和真正的恶人同样稀有。作恶是平庸的,行善也可以是平庸的。
当环境迫使我们欺辱别人时,我们至少应该问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然后保持一点个体的独立性,你就已经是行善的英雄。等到这样的英雄越来越多,作恶也就不那么理所当然。或者我们面对不公平对待的时候,能够明白身边所有的人为什么全部对我们恶语相向,明白那些他们自己都没有搞懂的令他们暴跳如雷的深层次原因,或许我们就能够找到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