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学生的过错 讲求批评的方法
2014-03-07刘雁雁
刘雁雁
学生有了错误怎么办?这可能是许多教师渴望了解的问题。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识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犯了错却不知错;另一种是有意识的,就是明知故犯。大多数学生的过错属于前者。但同一种过错,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动机,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慎重处理,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过错,讲求批评教育的方法。
有些学生犯错误是由于无知和好奇造成的。如美术教学中有一些有趣的学具,可是每次美术教师要求学生把学具准备好的时候,总会有个别学生拿不出来。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学生对学具好奇,将这些学具“搞研究”了。好奇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也是他们勇于探究、善于发现的先导。如果教师对犯这种错的学生训斥挖苦,就会扑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既要严肃地批评学生的过错,又要加以积极的引导,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其好好学习,长大后探究更多自己想知道的一些未知世界。这种批评教育的方式,学生十分容易接受和改正,并且有可能在他的一生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多的情况下学生犯错误,是由于他们还未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未初步掌握道德行为准则而造成的。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下课时在班级或走廊里跑跳、打骂;有时还会看到一些学生在学校的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在校园里将手中的纸屑随处乱丢。这些错误的产生,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缺少强烈的道德观念,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学生往往在有人监督的时候能够表现得很好,可是一旦无人监督,就会做出种种让学校和教师都伤脑筋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而且要常抓不懈,正面引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犯错误的不同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地为学生讲一些先进模范人物的品德故事,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学会分清是非美丑的同时,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准则。
学生好动和缺乏自制力,往往也是发生过错的原因。如上课时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东张西望,有时窃窃私语,还有时爱搞些小动作。教师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会严厉地批评,一些学生也会很不服气,对教师产生抵触的情绪。其实,遇到在这种情况下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除了批评以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使其自觉遵守纪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要盲目地一味批评,在批评的同时还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就要认真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对学生的教育要“贵在坚持”。学生如果做得不好要及时批评教育,积极进行引导;学生做得好就要在班级进行表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与此同时还应向这些学生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帮其树立更高的标准,适当地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新的动力,以此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减少课堂上犯过错的次数。
还有一些学生的过错是由于模仿成人甚至家长、教师的某些错误言行所致。如父母平时说话较粗俗,不注重自身的文明礼貌,对待孩子也很随便,时间一长,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这些学生常在课堂上表现得很随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爱说脏话且不以为然。对学生的这一类过错,教师要积极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所犯错误的重要性,使其主动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孩子,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除了以上所谈几点之外,学生有时会出现明知故犯的错误,这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一定关联。小学生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对一些事物容易产生兴趣,而且对事物的前因后果往往不假思索。比如,个别学生为了讲“义气”,有些事情明知不对,也要跟着去做……看到别的同学和老师顶嘴,不认为是坏事,而认为是“勇敢”,自己也跟着做……对于可能知错犯错的行为教师要多加调查分析,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批评教育,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乱加指责、训斥,这样学生不仅不能改正错误,还会再犯新的错误。
总之,对于学生的过错,教师要做到“重责其事,轻责其人”,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过多地责备,更不能去挖苦与伤害。此外,处理学生的过错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提供改正错误的方法,还要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学生有了改过的表现,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给予肯定。如出现反复,不能急燥,也不能随便打击。相信,只要教师正视学生的过错,讲求批评的方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学生的过错是一定能够得以纠正的。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