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0kV变电站施工技术研究

2014-03-06朱一卫

机电信息 2014年36期
关键词:接线电缆变电站

朱一卫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浙江 宁波315016)

0 引言

目前,220kV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发展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不断向科技靠拢,自动化、数字化成为变电站的代名词。所以变电站需要好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以满足保证质量、保证安全、节约成本的要求。

1 某220kV变电站概况

在此次案例中,某变电站由当地的电力工业勘察设计院组织工程设计,由当地电力开发责任公司进行建设总承包。

某220kV变电站于2013年5月投入建设,工程总工期为256天,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变压器基础、电容器基础、开关室以及避雷设施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把握不同的施工技术,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变电站的基层进行施工,对搅拌桩的规格有相应要求:其直径为500mm时,地基的承载力要≥180kPa,保证某变电站的地基基础独立于其他设施之外。安装变压器、变压器的防护设施以及避雷设施的基础时,采用露天地下结构。相应设施的墙体施工方式采用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共同砌砖。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配合相关部门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220kV变电站施工目标

在某220kV变电站的项目施工中,除了要减少产生的固液体垃圾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之外,还对施工质量安全作出了明确要求。

2.1 安全性

保障技术人员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此次某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首要目标。所以某变电站施工管理房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变电站施工质量规范手册》等安全质量手册,以达到某变电站施工预期的安全管理目标。

2.2 有效性

保证有效性是对某220kV变电站实施施工的另一个目标。在对某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进行施工时,应使用先进的技术来确保变电站的运营效率,使用控制室直流的安装工艺,无偿补偿柜以及高压低压控制保护系统等技术,保证某220kV变电站投入使用后顺利、有效运转。

3 某220kV变电站的施工技术要素

某220kV变电站的施工是一个要求高、时间长的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应提前对施工技术以及相关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保证施工技术的科学与合理。

3.1 主变压器的安装技术

(1)变压器相关要件的质量和体积较大,因而安装中使用吊车进行吊装。主变压器安装前,必须保证某变电站施工现场清洁、开阔。对施工中需要的设备、零部件的数量、规格逐一检查,连接部分的管件一定要清洗干净,并检查法兰面和所有密封件的密封状况,做好一切准备工作。(2)对某变电站的实际施工中,首先安装主要的变压器组件、有载调压切换装置、冷却装置、风扇的叶片和电动机装置等,完毕后继续安装储油柜、电流互感器、释压阀门、气体继电器、测温装置等,接着安装主变压器中的接地系统。(3)完成主变压器组装后,需要检查设备外观,因为部分零部件的特性,一旦变压器固定之后无法变更,必须重新安装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所以确保相关元件安装精确无误后,固定变压器,最后吊装。

3.2 二次电缆的施工技术

该变电站二次电缆施工首先对电缆进行敷设。在此之前,用微机按照空间层次将电缆列出来,避免出现电缆任意敷设杂乱缠绕在一起的情况。敷设过程中,出现长度不一走向相同的电缆,要先对较长的进行敷设,并保证电缆的排列整齐有序。电缆起始端应标牌清晰,能准确辨识出电缆的相关信息。电缆接线在电缆开始的一端制作,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3 电缆支架的施工技术

电缆支架的安装要先测量相关数据,对预埋位置进行设计。在确认预埋位置之后,技术人员开始进行辅助电缆支架架设的工作,固定电焊位置,保持其与地面垂直。再在支架上对托盘进行安装,用水准仪检测它们是否保持同一水平,以螺丝作为连接。

变电站施工中,对架设高于36m的电缆设置伸缩缝。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控制,支架高度实际与架设数据之间的误差不能大于5mm,实际支架上下两层的间距应控制在45~50mm。

3.4 二次接线的施工技术

二次接线的施工首先需要确定主控屏柜的电缆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0.3m,端子箱内的电缆头对地距离保持在0.05m。屏柜和机构箱的接线平直,弯曲部位的弧度必须一致。检查无误后,技术人员完成施工并封盖、防火材料粉刷完毕后进行清扫,防止二次污染。统一挂牌标注,某变电站二次接线的施工才真正完成。

3.5 开挖电缆槽的技术

电缆槽的挖掘在某变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十分关键,出现雨水天气时,必须保证电缆槽的排水良好,不能出现积水,否则土壤被雨水浸泡后影响变电站的后期施工。预埋件的位置设计好,数量保证在200件及以上,轴线标高小于1 500mm,沟顶标高通过控制线针来确定。电缆槽的锚固必须要固定好,防止预埋件发生松动。电缆槽施工时注意捣实地面,避免施工完成后出现渗漏等状况。

3.6 变电站施工中直流控制系统技术

在对该变电站直流控制系统安装之前,应对相关零部件的外观、规格和数量进行检查。例如蓄电池作为中心装置,一定要保证没有任何损伤,并且与电池槽保持同一高度、安放稳定。零部件之间的螺母数量应正确且与螺栓一一对应。在对直流控制系统进行检测之前,应确认检测中需要用到的密度计、温度计等工具齐全、可用。

3.7 变电站施工中高低压控制保护系统技术

高低压保护系统是某变电站施工中很重要的一环,首先是二次回路接地的工程,可以采用螺栓针实施。注意盘柜电缆的排列不能杂乱,按照相应的编号排列整齐,电缆入盘柜时需人工切断其端部,弱电回路采取并列分束电缆的方式。连接二次回路时确保盘柜底部无接头。对电气软件的连接使用螺栓或者焊接方式,电缆槽间预留600mm的空间架设电缆。电缆铺设完成,高低压系统安装完毕后,确保电力电缆接线合理安放。

3.8 变电站施工中隔离开关施工技术

对隔离开关实施安装时需要选定静触头接触点,然后才能实施悬挂式软木线静触头的安装。其中隔离开关机构部件的安装和连杆的安装都是很重要的步骤,在两者安装完成后开始调试隔离开关,根据温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接触点。之后开始矫正偏移点,同时对架设完毕的母线尺度进行调整。

3.9 变电站施工中高压盘柜安装技术

该变电站施工技术对高压盘柜的安装环境要求较高,应确保仓库的干燥和通风条件。在安装前,应对高压盘柜的尺寸和规格以及基础型钢例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接着对电气部件进行检查,符合设计标准、触头紧实没有被破坏,二次回路正常,仪表防震措施到位;机械零部件没有破损、粘合牢固、操作灵活。安装过程中实时记录型号和规格,对布置情况和操作进行检查,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4 某220KV变电站施工经验总结

目前,该变电站已通过验收,且已投运约5个月。在此期间,该变电站的运营成本相对其他变电站较低,未出现质量缺陷和安全事故,证明该施工技术是可行的。首先是光纤的预留,保护光纤的工程也将某智能化变电站与其他普通变电站区别开来。在对某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发现光纤在熔接之后会产生很大的损耗,而损耗值过大的情况下务必重新进行熔接,所以要考虑光纤的预留。二是根据对某220kV变电站的施工经验,发现土建设计电缆槽以及支架的宽度都比较小,而光纤施放后占用了电缆槽的上部空间,给技术人员敷设电缆带来一定的阻碍。建议变电站对光纤、电缆的数量,电缆槽和支架的宽度进行核实对比,避免出现技术问题,延误工程进度。

5 结语

某220kV变电站的施工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调控和研究,最终提高了变电站所在地区的送电量和线路的送电能力,减小了设备的损耗和维护成本以及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对保证电网安全性、送电质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今后220kV变电站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1]卜玉纯.220kV变电站主要工序的施工途径[J].科技传播,2011(24)

猜你喜欢

接线电缆变电站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海底电缆——将世界连接起来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
高温超导电缆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高温超导电缆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倍福 接线端子盒EJ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