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致使观与现代汉语致使研究综述
2014-03-06张豫峰
张豫峰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国外语言学家很早就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英语中的致使结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了不同的致使观。现代汉语致使研究基本是在国外各种致使理论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初对汉语致使结构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句法描写以及致使动词的语法特性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关注致使结构的意义研究,尤其对致使结构的心理认知机制及其意义实现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汉语语法本身研究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概括性地综述国内外致使研究的情况,以便人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汉语致使问题。
一、国外语言学中的致使观
英语中的致使动词往往带有一定的形式特征,因此人们很早便从致使动词的语法表现来考察整个致使结构。像Masayoshi Shibatani就曾提出英语是倾向于使用词缀来体现致使意义的。[1]Noriko A.McCawley还区分了施事格心理致使动词和非施事格心理致使动词,指出只有心理动词的主语是非施事格主语的时候,才能形成倒装分析结构(flip analysis)的致使结构,这种典型的心理致使结构在句法上与及物性结构SVO相同。[2]Hopper & Thompson认为致使动词可分为词汇性致使动词、致使助动词和形态性致使动词,词汇性致使动词的致使义大都能从其词义里演推出来,由它构成的词汇性致使结构在句法上主要表现为SVO,表示直接致使事件或动作;致使助动词产生较晚,其致使义比较虚泛,由它构成的分析性致使结构在句法上主要表现为SVOC,表示间接致使事件或动作;形态类致使动词的致使义主要依附词缀意义而产生,由它构成的是形态性致使结构,其中词汇性致使动词为致使动词的原型,由此可建立一个致使事件和致使结构的理想化图式原型。[3]Levin & Rappaport Hovav提出了“使役性交替动词”(causative alternation verb)的概念,他们认为像break、open等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带有“使役”的意义,其所带宾语,大多可以移到动词前充当主语,能够产生交替现象,使役性交替动词大都是由形容词衍生的,这些形容词大都能描写概念的事物特征,如自然特征、颜色、温度等,另外还有cook、freeze、melt等动词和部分以结尾加-ify、-ize的intensify、equalize等状态变化动词也都为使役性交替动词,因为它们也能产生使役性交替现象。[4]
在狭义形态丰富的英语中,无论哪一种致使动词,都能或多或少折射出致使结构的意义表达和语法特性,有些致使动词甚至对致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正因为人们看到致使动词在英语致使结构中起着一定的表现作用,所以才开始对英语致使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构主义致使观虽然存在不少偏颇,但在致使动词的形成、发展和分类等问题上研究得比较深入,促使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致使结构的语法特性及其与一般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区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英语致使结构的意义表达。
人们在系统分析英语致使结构动词的形式特征的同时,也注重探究致使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内涵意义。像语言类型学、分解语义学以语义分析为主要手段,从宏观上考察了致使结构包含着的两个要素,即原因事件和结果事件。如Masayoshi Shibatani阐述了致使结构中原因事件和结果事件的关系,提出从时间角度看,原因事件总是先于结果事件出现,结果事件必然依附于原因事件。[1]Leonard Talmy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通过分析致使结构中各要素的语义特点,对英语的致使结构系统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和描写,将致使结构分为十种类型,每一种类型中又细分为相应的小类,其结构类型涵盖了主动句、被动句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动句。在致使结构内涵意义的探讨中,还有很多学者试图运用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来分析英语中致使概念的语言表现和致使结构形成的认知心理基础,这些研究对致使结构内涵问题的全面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如Moreno在生成语义观的基础上,提出致使结构具有目的性、过渡性和施力性三种语义特性,他对致使概念的解释在生成语义学中占有重要地位。[5]Jakendoff构拟出“致使结构=致使者+致使方式+致使对象+致使倾向”这样的致使语义结构,提出了“致使概念结构”。[6]Langacker认为致使结构是语法形式与概念结构的匹配(parings)或映射(mappings)。[7]Goldberg认为英语致使结构是一种匹配关系。提出“致使-移动构式”,即x致使y移向z。并且进一步阐述了“致使-移动构式”和“动结构式”之间的隐喻扩展关系,认为在使役(causative)构式中,“致使”意义是由句式本身所赋予的,是独立于动词意义而存在的。[8](P152-179)Goldberg使役构式的提出以及对该构式的语义分析,让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来理解致使范畴的内涵。
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功能主义出发的各种致使观能从事件角度解释致使概念,更加全面地反映出致使概念在语言中的真实状态。同时,在对致使结构内涵意义的探讨中,不少学者都注意到了致使范畴和因果范畴的不同,这在认识致使范畴的本质上无疑又前进了一步。而且,众学者借助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致使范畴进行解释的各种尝试,让我们对致使结构的语义内涵,致使结构的语法形式和概念结构之间的匹配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晰地看到了致使范畴在语言中的概念化状态。
二、现代汉语的致使研究
与英语致使结构的研究相比,现代汉语致使结构的研究还处于由零散到系统、由描写到解释、由具体句式分析到范畴整合、由套用国外理论的模拟似研究到自主创新研究的过程中。
马建忠很早就注意到与致使意义相关的汉语句法现象,称之为“致动”或“承读”。黎锦熙提到了使成式。吕叔湘首次确立了“致使句”在汉语句法中的地位,认为致使的含义是“使”、“令”等动词具有使止词发生动作或变化,这一观点对后来的致使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9]王力明确提出使成式的第一个成分应该先于外动词,他根据汉语谓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区分出“使成式”、“处置式”、“递系式”等句子结构类型,[10]首次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致使结构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现代汉语中的致使结构纷繁复杂,它们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古到今的历时演变和分化过程。许多学者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对汉语致使句的历时演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中发现汉语致使句发展演变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对现代汉语致使句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和解释。王力认为现代汉语致使句系统可以从古代汉语中自动词和使动词对立的研究说起,他指出“由使动用法发展为使成式,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因为使动用法只能表示使某物得到某种结果,而不能表示用哪一种行为以达到这一结果”。[11]徐通锵也曾提出“自动和使动是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点吸收西方语言学中于我有用的理论和方法,把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脉络”。[12]他从古今汉语自动-使动格局的变化,指出许多语法规则是从“使动结构中脱胎出来的”,并从句法、语义和语音方面去寻找这一演变规律的证据。近些年,像梅祖麟、石毓智、李讷等学者也注重对各种类型的致使结构进行历时研究,其中,由于使成式的历时发展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且对汉语致使系统甚至是整个汉语语法系统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更加着力探讨使成式或使成句的产生和演变情况。
20个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从整体上看,对各类致使句的分析和探讨不仅逐渐走向深入和成熟,而且致使句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展。人们受国外致使理论的影响,对各类致使句不再拘泥于零打碎敲似的描写和分析,而是转向“致使”范畴的系统研究,着重分析致使结构的致使意义是怎样在现代汉语中得到实现的。比如一些学者运用生成语法和格语法理论探索现代汉语致使句的生成和内在语义特质。像沈阳、何元建、顾阳以生成语法为理论背景,讨论了现代汉语的使动结构、词的使动用法和“V-得”结构等三类致使结构,并指出“使役句法的基本结构是使动结构,它含有一个使役动词,并指派致事题元。使役动词可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词,也可以是零形式,如果是前者,句法生成的结果就是使动句;如果是后者,我们就可以得到词的使动用法或者有使动意义的‘V-得’结构”,[13]这是汉语致使结构形成的统一句法规则。何元建、王玲玲认为,现代汉语致使句的致使义是通过句法结构表现出来的,句中没有相应的役格动词、作格动词。[14]熊仲儒分析了动结式的致事选择,[15]这为致使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总之,生成语法理论所概括的汉语致使结构形成规则对于我们理解致使结构的共性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然而,由于生成语法强调形式和语言的共性,对汉语致使结构小类的语义特征和语用价值重视不够,因而,它所概括的统一句法规则的解释力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性。
还有许多学者注重用认知语法等国外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致使范畴进行系统地再阐释。比如牛顺心以语言类型学及语法化理论为框架构建了汉语致使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发展脉络,从而把汉语致使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分析型和综合型,其中分析型致使结构是汉语中主要的致使结构。[16]他又进一步区分了使令词和致使词,将独立成词的致使标记称之为致使词,认为“令、使”和“叫、让”四个常用的致使词正处于不同的语法化阶段。[17]刘永耕等人也曾把“使、令”从使令词这个动词小类中划分出来。将使令义和致使义相分离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这进一步从语义上明确了现代汉语致使句的范围。[18]郭姝慧分析了使役语义类型的代表句式“使”字句,通过“使”字句和“让”字句、“叫”字句的比较分析,区分了使令和致使两个不同的语义范畴,进而论述了“使”字句的成句条件。[19]不过,关于使令句是否应该归入致使范畴,目前研究界还有不同的看法。黄锦章把“形式距离”和“能产性”看作反映形式紧密度的两个合取指标,以此来测算汉语中的各类使役结构。[20]周红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为现代汉语错综复杂的致使现象建立了一种基于认知理论的模式和秩序。她还系统分析了致使范畴的语法特性,提出对致使句式影响最大的是致使内部要素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特征以及主观变量和客观变量。[21]韩勇强、李小华也从认知角度出发,将空间概念与致使结构的事件观相结合,把役事状态(state)变化代入事件空间模型,从而得出致使结构的空间隐喻原型。同时他们认为,这个致使结构的原型在各种语言中是统一的。[22]施春宏根据型(type)的可能性和例(token)的现实性的关系,分析出动结式致事的类型,提出句法规则只能使致事提升成为一种可能,语义约束规则才能使可能性成为现实。[23]袁咏以神经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经过分析、综合和验证三个步骤,构建了致使小句的认知功能模式。[24]袁咏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了致使事件的三个概念语义结构:致使、动作和空间,在致使句法形式中提到相应的验证。[25]朱琳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在Haspelmath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跨语言考察和比较,并从动词语义的角度探究起动/致使结构,从施事性转移对汉语中起31个起动/致使动词进行了分类。[26]构式语法理论也是汉语致使结构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比如姚水英运用构式语法的理论对汉语中的重动句展开研究,这是用构式理论研究致使结构的一次有益尝试。[27]陈俊芳采用Fillmore等人的单层构式语法框架对英语和汉语中典型的致使移动式进行对比分析。[28]孟凯利用构式理论在汉语词汇/词法层面分析汉语“X+N役事”,并在此基础上考究了这类致使复合词的类推。[29]张翼先从认知构式语法的角度对汉语“得”字倒置致使句式进行研究,并验证构式语法存在的理据和将“得”字倒置致使句式的构式表征推广至一般的“得”字句。[30]
另外,还有不少学者从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对现代汉语致使句进行了系统分析。比如范晓归纳出七种致使句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形式。[31]陈昌来在讨论了致使句的语义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致使句语义结构要素,并把致使结构与一般主动结构进行比较,突显出致使结构的特殊性。[32]宛新政全面探索了汉语致使句的句式特点,对各种致使句进行了描写和解释。[33]这些分析和研究不仅涵盖了汉语各种致使结构的句法表现、语义特征和语用价值,还逐步建立起现代汉语致使句系统,同时也为汉语致使句式的对外教学提供了指导。
三、英汉致使结构的比较研究及其他
由于英汉致使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又带有各自鲜明的民族认知特点,因此许多学者从英汉致使结构对比或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出发,初步构拟了汉语的致使结构系统,并进一步对英语致使结构进行讨论和研究。如刘翼斌、彭利贞借鉴J. McCawley的语义层结构理论,考察“使役”处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层次的语法形式,他们认为英语的致使形式有语法结构形式、形变形式和零形式,而汉语与之相比没有形变形式,由此还进一步建立了两种语言在致使形式上的内在语义联系。[34]周红分别从致使范畴、致使范畴的语义类型、致使标记和致使形式比较了英汉致使关系的表达方式,归纳了英语中致使表达类型,同时对汉语的致使表达类型进行了初步的描写。[21]熊学亮、梁晓波主要从认知角度建立致使结构的意象图式原型,在此基础上有代表性地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典型致使结构句式表达上的异同,其中还对英语典型的致使结构进行了分类和说明,认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致使结构很大程度上与致使事件结构有着很大的相似性。[35]
蔡芸以词汇语义结构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英语的词汇使役化。并通过对英汉词汇使役化现象的对比,指出英语根词同形变价十分普遍,而汉语主要是以合成方式为主,其主要原因是英语倾向于在一个根词内包含“外部动因”和“状态变化”两个语义因子,能够表达完整的因果关系;而汉语则倾向于用不同根词将两者分别表达。蔡芸同时还指出,使役化构词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并且词汇的使役化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章可循的。对使役化构词的探讨,可以进一步理解SVO致使结构的形成。[36]张彬认为英语和汉语都可以用词汇和句法两种手段表达使役概念 ,但侧重点不同。英语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使役意义,句法手段是辅助性的;汉语主要通过句法手段来表达使役意义 ,词汇手段是次要的。英汉使役结构的这一差异影响了中国学生的二语习得。[37]张辉以Fauconnier&Turner和Mandelblit的理论为基础,根据语法整合(grammatical blending)概念,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致使移动时概念整合的异同,揭示出英、汉句子生成、理解和翻译的不同特点。[38]周静、蒋苏琴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致使概念的形成机制,研究了致使动词在英汉语言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句法特征,分析了英汉致使动词的共性和个性。[39]饶萍从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角度出发,根据致使作用力的指向,对英汉动补致使结构中后续行为的施动者分别进行了分类和解释,认为汉语的动词功能强于英语,介词功能弱于英语,判定施动者的难度大于英语,因此汉语致使结构式较英语复杂,并且后续行为施动者的解释受语境因素影响大。[40]
总之,对比研究可以让人更加清楚地看到现代汉语致使结构的内涵和本质。客观致使在不同族语中普遍存在,但是在不同族语中的概念化方式却大不相同。这种差异,一方面突显了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也突显了致使语义系统的复杂性。只强调宏观把握某一族语的致使系统,难免会流于片面和笼统。相反,若是能立足于一种族语,以点带面,通过横向比较分析,才会对致使研究有更大的裨益。
综上所述,致使结构在国内外语言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其研究方式比较成熟,成果也颇丰。在国外的致使结构研究中,无论是传统的结构主义,还是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格语法以及认知语言学,都将英语中的致使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运用相应的语法理论和方法科学地解释致使结构的构成和意表达义。国内语法学研究者在介绍西方致使研究理论和成果的同时,也尝试从不同角度研究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现代汉语致使结构的形成及其认知基底,致使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对致使结构的制约等问题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语法研究者还从英汉语际比较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出发,考察现代汉语致使态的语法特征,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认为致使是客观事物之间一种普遍存在的运动方式。每个民族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的致使关系都有一定的主观认知方式,反映到语言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致使结构。致使结构在不同的语言中虽然具有不同的语法表现形式,但在表义上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意义特征,即在蕴涵或强或弱的致使意义的同时,蕴涵着一定的因果意义。在每个族语中,致使句的使用频率很高,正因为致使句是一种不可或缺、特点突出的语法结构体,各语法学派都非常重视致使结构以及致使范畴的研究。如果我们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更新的视点,比如从人们如何处理动作与主体事物、客体事物或原因事件的不同阐述关系出发,全面了解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便可以另辟蹊径,更加深入地考察、分析现代汉语中的致使结构,进一步明确致使结构的语法形式和意义,清晰地勾勒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系统。
参考文献:
[1]Masayoshi Shibatani. A Conspectus. Syntax and Semantics [A].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C].Masayoshi Shibatani, Academic Press, 1976.
[2]Noriko A.McCawley. On Experiencer Causatives. Syntax and Semantics [A]. 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C]. Masayoshi Shibatani. Academic Press,1976.
[3]P.Hopper & S.Thomson.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J].Language 56,1980.
[4]B. Levin & Hovav.M. Rappaport.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 [M].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5.
[5]J.C. Moreno. “Make” and the Semantic Origins of Causativity [A].a Typological Study [C].Amsterda 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6]R.Jackendoff. Semantic Structure [M].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0.
[7]Ronald W. Langacke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sl 2[M].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8]Adele.E.Goldberg.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9]吕叔湘. 现代汉语语法要略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10]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1]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2]徐通锵.自动和使动[J].世界汉语教学,1998(1).
[13]沈阳,何元建、顾阳.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何元建,王玲玲. 论汉语使役句 [J] . 汉语学习,2002(4).
[15]熊仲儒.动结构式的致事选择[J].安徽师大学报,2004(4).
[16]牛顺心.汉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构类型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4(4).
[17]牛顺心.普通话中致使词的三个语法化阶段[J].社会科学家,2007(3).
[18]刘永耕. 使令类动词和致使词 [J] . 新疆大学学报,2000(1).
[19]郭姝慧. 使字句的成句条件 [J] . 语文研究,2004(2).
[20]黄锦章. 汉语中的使役连续统及其形式紧密度问题 [J]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1]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2]韩勇强,李小华. 致使结构的认知原型 [J] . 外语研究,2007(7).
[23]施春宏.动结式致事的类型、语义性质及其句法表现[J].世界汉语教学,2007(2).
[24]袁咏.致使小句的认知功能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袁咏.致使事件的语义认知过程及形式体现[J].新疆大学学报,2011(6).
[26]朱琳.起动/致使动词的类型学研究[J].汉语学报,2009(4).
[27]姚水英.从“构式语法”看现代汉语重动句[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6.
[28]陈俊芳. 单层构式语法框架下英汉典型致使移动句式的认知对比分析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
[29]孟凯.构式视角下“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类推及其语域特定化[J].当代修辞学,2010(6).
[30]张翼.汉语“得”字致使句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
[31]范晓. 论致使结构 [A] . 语法研究与探索(10) [C]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2]陈昌来. 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J] . 井冈山市范学院学报,2001(6).
[33]宛新政.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4]刘翼斌、彭利贞. 汉英使役语义语形表现对比 [J]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4).
[35]熊学亮、梁晓波.论典型致使结构的英汉表达异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36]蔡芸. 使役化构词规则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J] . 现代外语 ,2000(2).
[37]张彬.英汉使役结构对比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8]张辉.语法整合与英汉致使移动的对比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39]周静、蒋苏琴.英汉客观致使动词的对比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
[40]饶萍.动补致使结构中动词致使作用力的概念语义解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