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较早孕周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以及处理

2014-03-06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61001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胎位生儿保胎

王 琳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610016

胎膜早破是指绒毛膜及羊膜破裂,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对母婴危害性大,占分娩总数的2.7%~17.8%[1]。胎膜早破是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早产、恰当处理早产及早产儿胎膜早破(PPROM),成为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孕35周前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总结较早孕周发生胎膜早破的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产科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孕产妇3 925例,其中孕28~35周诊断为胎膜早破者42例。破膜孕周:孕28周1例、孕29周2例、孕30周1例、孕31周3例、孕32周6例、孕33周8例、孕34周12例、孕35周9例。所有孕周均根据停经史、早孕检查、宫高、腹围测定及B型超声测定胎儿各径线估计所得。

2 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分析

发生PPROM的因素:感染15例(35.7%),胎位异常6例(14.3%),双胎妊娠5例(11.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例(14.3%),胎盘位置异常3例(7.1%),羊水过多2例(4.8%),外伤1例(2.4%),原因不明4例(9.5%)。

2.1 感染[1]妊娠期存在于宫颈及阴道穹窿部位的各类病毒,如梅毒、弓形虫、衣原体或支原体等均与胎膜早破有关。另外,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诱导产生前列腺素的磷脂酶Ⅱ增加。细菌的内毒素也可诱导产生前列腺素的能力,局部前列腺素的增加,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宫内压力增加,为胎膜早破创造了条件。胎膜暴露于阴道细菌之中,加之胎先露的压迫作用,使羊膜腔远端的羊膜淤血、水肿、羊膜通透性增加,病原菌侵蚀羊膜,引起羊膜炎。

2.2 胎位异常 头盆不称,影响胎头入盆,造成羊膜腔压力不均匀,使先露的衔接部位与骨盆壁留有间隙,宫缩时羊水经过这些间隙进入前羊水囊,压力骤升,宫颈口处胎膜破裂。

2.3 子宫腔内压力异常 羊膜腔内容物的增加如双胎及多胎、羊水过多,都可造成羊膜腔内压力急速增加,覆盖于宫颈内口以上的胎膜自然成为薄弱带易形成胎膜早破。

2.4 既往流产史 既往产伤、先天性宫颈局部组织薄弱,使宫颈内口扩约功能破坏而致宫颈内口松弛。

3 处理原则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胎膜在妊娠不足37周未临产前发生自然破裂,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膜早破一旦发生,即不可逆转,会直接导致羊水减少、宫内感染和早产等,由于孕周小合并早产,患儿的器官发育不够成熟,其生存能力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比较高。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及早做出诊断,并给予相应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应积极寻找PPROM诱因发现高危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卫生指导,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腹部外伤和胎位异常,积极治疗妊高征等可以减少PPROM的发生,降低母婴并发症。

在胎膜早破的处理中,主要应根据不同孕周及有无继发感染而定,采取不相同的处理方案。临床上对孕周较早的胎膜早破患者,处理比较棘手。由于孕周小、胎儿发育不成熟,需要较长时间的保胎治疗以延长妊娠期,在等待期间促进胎肺成熟;若不予保胎娩出的胎儿发育不成熟,常难以存活。因此,预防胎膜早破就显得十分重要[2]。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纠正胎位异常等以防胎膜早破。一旦发生胎膜早破的征象,应争取时间促胎肺成熟,以达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本文中收集的孕妇资料均为孕28~35周发生胎膜早破,本文对孕周较小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均采取期待治疗[3]。其中,33~36孕周29例,28~32孕周13例。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对于≥35孕周胎膜早破者多不必保胎,可令其自然临产、分娩,若破膜后12~24h未自然临产者,应以引产分娩为宜,如宫颈不成熟,尽快促其成熟,可应用前列腺素E。有继发感染可能者尤应尽快干预终止妊娠。(2)对于33~35孕周胎膜早破者,此时胎儿存活的机会较大,应予以保胎治疗,无胎肺成熟指征者应给予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不仅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还有利于延长孕周。期待疗法期间注意监测体温。在证实胎肺成熟后,也可给予终止妊娠,尤其是孕34周以上者,由于母婴结局有显著的改善,需要尽早给予终止妊娠,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剖宫产分娩与阴道分娩。同时应加强外阴清洁,密切观察体温、血象等改变,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时,应及时终止妊娠。(3)对于28~32孕周发生胎膜早破者,虽然尽可能延长孕期并不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但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因此,此期应以保守治疗为主,给予硫酸镁等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以延长孕周,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同时注意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监护胎儿情况,延长潜伏期,以减少新生儿的发病率,使新生儿存活率升高,并改善围生儿预后。

总之,较小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往往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感染、多次妊娠双胎、阴道炎、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病例,如孕周较小,则新生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将增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胎膜早破发生的不同孕周及有无继发感染而定,全面分析利弊,合理治疗,以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及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1]宋玉红,佟淑芹.胎膜早破110例的原因分析与临床处理〔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09,3(11):83-84.

[2]黄伟燕.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对母婴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6-147.

[3]李红瑜.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孕周的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13:35-36.

猜你喜欢

胎位生儿保胎
顺产前胎位不正能否纠正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跟风“保胎”没必要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俯卧位分娩对胎位异常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针灸至阴穴配合八珍汤加减矫正胎位不正50例疗效观察
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导致早产的临床研究
某区2007年至2010年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