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南苜蓿的性状及表现分析
2014-03-06赵业宁
赵业宁
(禄丰县恐龙山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禄丰 651212)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畜牧业不断发展,草畜矛盾变得突出,优质的牧草品种缺乏,特别是豆科牧草不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专家学者在牧草引种育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楚雄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又名金花菜、黄花苜蓿、南苜蓿、黄花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半直立草本植物。楚雄南苜蓿主根细小,侧根发达,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土壤pH值在5.0~8.5都可以种植。对海拔要求不严格,在禄丰县海拔为1 300~2 290 m的地方种植生长良好。为了观测探索其生物学特性,更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农田种草养畜提供经验,在恐龙山镇长田村委会连片示范种植楚雄南苜蓿,为本试验提供条件。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地点
楚雄南苜蓿示范地设在禄丰县恐龙山镇长田村委会长田村小组稻田内,海拔1 800 m,年降雨量750~800 mm,土壤偏酸性,土壤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地势平坦,水位低。试验涉及农户14户,连片种植面积达0.7 hm2。
1.2 试验材料
楚雄南苜蓿种子、样方框、尺子、镰刀、电子秤。
1.3 试验方法
1.3.1 种子处理
楚雄南苜蓿种子有两种,一种是经过脱粒精选纯净度较高的种子,种子细小,用种量少,种子用量为15.0~22.5 kg/hm2。另一种是未经过脱粒精选的种子,播种量为150~225 kg/hm2。农户一般都用未经脱粒的荚果种子。
播种前先晒种:为了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将种子选择晴天晒种2 d。将晒好的荚果种子装入麻袋或编织袋中放入加有0.1%多菌灵的水中浸泡48 h,以达到为种子消毒,减少病虫害和种子达到所需持水量,提高发芽率。每公顷用磷肥225 kg、钾肥7.5 kg拌种,可促苗壮实,早生快发,提高产量。
1.3.2 播种时间和播种方式
楚雄南苜蓿喜潮湿土壤,应适时早播。8月20日—9月30日,稻田的田间持水量一般在70%~90%,有利于楚雄南苜蓿的发芽齐苗,为其最佳播期。播种主要采用稻田免耕直播,在稻谷微黄时开沟排干田水,过3~5 d检查稻田没有积水时将已准备好的种子均匀播撒于稻田中,收割稻谷时将种子摆压在泥土中,待稻谷收获后种子就能发芽出苗,在湿润的稻田10 d就能出苗。
1.3.3 田间管理
(1)补种除杂。播种后10 d,若发现土壤积水造成烂种或干旱缺水,出苗较差者要及时补播和排灌,保证有效苗。楚雄南苜蓿苗期生长缓慢,要注意除杂保苗,否则会杂草旺长而形成弱苗。
(2)适时追肥。在稻谷收获后,施农家肥15 000~22 500 kg/hm2,有利于全苗、壮苗。1个月后视田间土壤含水量多少配合灌水,视土壤肥力情况和苗的长势配合施肥,施复合肥7~10 kg/hm2,在每次牧草刈割后要及时补施化肥和灌水,以提高牧草产量和刈割次数,一般可割3茬,种草农户习惯割2茬,第二次分枝强,生长快而茂盛,如果留作种用就只割1次就留种。
1.3.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炭疽病。白粉病可用粉锈灵或粉锈清进行防治,炭疽病用多菌灵、白菌清、代森锌等药物进行防治。主要虫害为蚜虫。楚雄南苜蓿花黄色,因蚜虫对黄色具有趋向性,尤其留作种子的田块要加强对蚜虫的防治,在开花现蕾期进行第1次防治,15 d后进行第2次防治,施用化学药剂,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50%马拉硫磷1 000倍液、50%西维因400倍液喷雾,以保证种子的成熟、饱满。
1.3.5 测产
测产采取在14户农户中随机抽取3块,每块随机抽取3个点,每个点取1 m2样框刈割后称重,取每块地里3个点的平均值,并对每块随机抽取15~20个点,测其株高,分枝数。
2 结果
2.1 物候期及植物学特性观测
本试验选择水稻收获前撒播于稻田中,水分充足,气温适宜,出苗整齐,分枝迅速,长势良好,9月15—30日播种,7~10 d出苗,30 d开始分枝,90 d开始现蕾开黄色小花,花期先后为60 d左右。植株无毛,主根细小,侧根发达,密集于表土层,每株有根瘤菌 个,茎丛生,匍匐或直立,株高30~100 cm,基部多分枝,无毛或稍有毛。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心脏形,长1.0~1.5 cm,宽0.7~1.0 cm,顶端钝圆或微凹,上部边缘有锯齿,下面有疏毛;侧生小叶略小,托叶裂刻较深。花腋生,2~6朵呈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深裂,花萼筒有疏柔毛;花冠蝶形,黄色。荚果螺旋形,直径0.6 cm,边缘有刺毛,刺端有钩,含种子3~7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2.0 g。
2.2 测产结果
第1次测产时间为2012年12月12日,楚雄南苜蓿普遍开花时进行,测得平均高度为48.82 cm,平均分枝数为4.35,鲜草产量37 t/hm2。2013年1月5日,烘干后干物质产量8 t/hm2,干鲜比为21.6%。第2次测产于2013年2月22日,方法同上。测得平均株高98.42 cm,分枝数6.03,鲜草产量74.3 t/hm2。3月5日,烘干后干物质产量16.5 t/hm2,干鲜比为22.2%。种子的测产,经对3户进行综合测产后,产量达40~50 kg/667 m2,楚雄南苜蓿的种子产量在于管理,水肥条件的差异对产量的影响很大,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
2.3 营养成分
楚雄州产品检测中心对楚雄南苜蓿草粉样品营养成分的测定,盛花期楚雄南苜蓿干草粉的粗蛋白含量为17.79%、粗灰分18.22%、粗纤维23.50%、钙1.07%、磷0.64%。
3 结论
(1)本试验通过对楚雄南苜蓿的物候期观测、产草量测定 营养成分分析等,可以看出楚雄南苜蓿在本地或气候相似的地方种植很有价值,在水稻-牧草轮作体系中,使用免耕法既可以节省劳力,又可以为家畜提供优质的青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冬春草畜矛盾,除鲜草利用还可制作干草。种植楚雄南苜蓿干物质产量可达24.5 t/hm2,干草粉的粗蛋白含量达17.79%,是南方高产、优质的蛋白饲料,有很大的利用潜力。
(2)鲜草利用。一般当年12月至次年4月,先后刈割1~3次,最佳刈割时间为现蕾开花时期,此时的营养物质都积累于茎叶中,如果不及时刈割,开花结荚后,营养物质转移到花芽果实中,从营养生长转移到生殖生长,营养成分降低。
(3)楚雄南苜蓿种植粗放,管理简易,适应性广,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4)楚雄南苜蓿富含维生素A、C、E及多种氨基酸,幼嫩茎叶尖部可做蔬菜食用,营养价值高。
(5)根和全株性味微苦、凉,清湿热,利尿通淋,主治黄疸,尿路结石,夜盲症。
(6)楚雄南苜蓿主根细小,侧根发达,密集于表土层。每株有根瘤菌6~15个,具有天然固氮作用,为土壤提供氮素,且疏松土壤,对土壤有良好的养护作用,为下一茬提供氮素,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增收。
综上所述,楚雄南苜蓿适宜在禄丰或气候相似的地方种植,很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