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短角牛前后盘吸虫病的诊断治疗
2014-03-06张永莲赵仕峰马佳能
张永莲,赵仕峰,马佳能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云南 寻甸 655204)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1997年从美国引进100头短角牛。2010年春初零星有部分牛发生顽固性拉稀,采取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该组饲养56头,出现症状的有23头,死亡1头,发病率为41.07%,发病牛都是成年牛,经过临床诊断,尸体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认为前后盘吸虫感染。
1 病原体及其生活史
前后盘吸虫的种类很多,虫体的大小、色泽及形态构造因其种类不同而易。寄生于反刍兽较常见的是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cervi)。成虫寄生于反刍兽的前胃(主要是瘤胃和网胃的交接处),偶尔也见于胆管。成虫呈圆锥状,背面稍弓起,腹面略凹陷,粉红色,雌雄同体,长0.5~1.2 cm,宽0.2~0.4 cm。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又称后吸盘位于后端,比口吸盘大,虫体靠吸盘吸附于胃壁上。
前后盘吸虫的发育史与肝片吸虫相似。成虫在终末宿主的瘤胃内产卵,卵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外界适宜的温度(26~30℃)下发育成为毛蚴,毛蚴孵出后进入水中,遇到中间宿主淡水螺而钻入其体内,发育成胞蚴、雷蚴、尾蚴。尾蚴具有前后吸盘和一对眼点。尾蚴离开螺体后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牛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水草而受感染。囊蚴到达肠道后,童虫从囊内游出,在小肠、胆管、胆囊和真胃内寄生并移行,经过数十天,最后到达瘤胃,逐步发育为成虫。
2 临床症状
前后盘吸虫的成虫主要吸附在牛的瘤胃和网胃接合部,此时临床症状及对动物的危害不甚明显。但在感染初期大量幼虫进入体内,在肠、胃、胆管内寄生、发育并移行,刺激、损伤胃肠黏膜,夺取营养,则对动物造成极大危害。本病的发生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主要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常有腥臭,有时体温升高。病牛逐渐消瘦,精神萎顿,体弱无力,高度贫血,黏膜苍白,血液稀薄,颌下或全身水肿。病程较长者呈现恶病质状态。病牛白细胞总数稍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约占10%~30%,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淋巴细胞减少。到后期,病牛极度瘦弱,卧地不起,终因衰竭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成虫感染的牛,多在屠宰或尸体剖检时发现。虫体主要吸附在瘤胃与网胃交接处的黏膜,数量不等,呈深红、粉红或乳白色,如将其强行剥离,见附着处黏膜充血、出血或略有溃疡。因感染童虫而衰竭死亡的牛,除呈现恶病质变化外,胃、肠道及胆管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及脱落,其内容物中可检查出童虫或虫卵。
4 诊断
(1)成虫寄生的诊断。取4~5条成虫,放入有薄荷脑溶液的烧杯中,使虫体松弛,再把虫体放入福尔马林溶液(1∶9),经24 h固定,取虫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虫体很大,梨形,有二个吸盘,前端的为口吸盘,位于后端的为腹吸盘,缺咽,生殖孔开口于肠管分枝的后方。可鉴定为前后盘吸虫。可用水洗沉淀法在粪便中检查虫卵。虫卵的形态与肝片吸虫很相似,但颜色不同,肝片吸虫呈姜黄色,前后盘吸虫呈灰色。
(2)童虫,其生前诊断主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推断或用驱虫药物试治,如果症状好转或在粪便中找到相当数量的童虫,即可作出判断。
(3)感染动物死后诊断可根据病变及大量童虫或成虫的存在。
5 预防
(1)预防性驱虫。根据牛群粪检结果和发病情况,制定驱虫次数和时间。
(2)消灭中间宿主。根据具体情况,对牛经常接触的塘沟进行灭螺,可用一般的灭螺药物。对潮湿多沼的牧场可开沟排水,深耕翻土,杀灭螺蛳。
(3)注意饮水和饲草卫生。尽可能让牛放牧在高燥地区。牛的饮水槽经常清洗及更换新鲜水,并定期消毒。
(4)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对疾病的抵抗力,发现病畜应及时隔离治疗。
6 治疗
(1)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60~70 mg,一次口服。
(2)硫双二氯酚(别丁片),每千克体重40~60 mg,一次口服。
(3)溴羟替苯胺,每千克体重60~70 mg,制成悬浮液灌服。
7 结果
根据对牛群中消瘦牛只进行定期驱虫和加强饲养管理,近两年来,发病牛只明显减少,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