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独立与共生的大学生人格

2014-03-06陶圣叶曲相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共性共生人格

陶圣叶,曲相艳

(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1 独立与共生的概念研究

1.1 独立

独立,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1]。它是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Reindal指出西方人对独立的理解根植于启蒙运动哲学的主体观念和个人自主思想的影响[2]。后期,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独立人格研究。

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独立人格指明晰的自我意识、创发性的爱和思维、开创性心向特征等几方面的统一和综合[3]。埃里克森(E.Erikson)人格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我认同”,被看作是构建独立人格的过程,它代表着一种人格发展的成熟状态,指的是个体对自身积累的诸多方面经验的全面综合[4]。当代学者许纪霖先生如此界定独立人格:“以历史——政治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个体的自主性和社会的批判性,即表现为不依傍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不依附任何现实的政治势力,在真理的认同上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力,并依据内心准则而自由行动;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积极地参与政治,成为改造社会的独立批判力量”[5]。

1.2 共生

共生的概念起源于生物学领域,第一个提出生物界广义共生概念的是德国医生、著名的真菌学奠基人、植物病理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他在1879年指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6]。随后它作为一种理念又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内涵更加多元和丰富。

研究者周成名等人提出,“‘共生’从哲学上概括即是:所谓共生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在此状态下,自然和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们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的、共同发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7]。教育学者鲁洁教授认为:“‘共生’的理念则是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论在确认异质者‘共存’基础上,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通过相互开放而建立起来的积极关系”[8]。

综上所述,独立是个体独一无二的存在形式,更强调心理学角度的独立,并体现于政治倾向的明确与坚定、道德伦理的价值统一等方面,它表征了个体心智发育的健康与成熟;共生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生存状态,更强调其哲学层面的共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相互独立,相互需求,相互合作与竞争,是个体心理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二者缺一不可,在人格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2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状与矛盾分析

2.1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弗洛伊德认为,人大约在5岁时,“俄秋浦斯”情结解决了,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也相应形成,从此人格的基本趋向也不再改变;行为主义者的学习理论则认为,个体的人格随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而相应改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人格模式[9]。

大多数人格心理学都偏爱于寻找人格稳定性的证据,因为如果缺乏稳定性的实证支撑,那么人格概念的有用性就会受到质疑[10]。因此,人格的稳定特性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是人格是否可塑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对其培养的可行性和策略性,在重视人格培养的当代社会,关于可变性问题的研究与稳定性研究同样重要。因此,学术界对二者的探索和争议也日趋增多。

进化人格心理学从人类的整个进化史来考察人格的发展,认为人格中稳定的特征存之于过去反复解决的适应性问题上,而可变的特征则是由于人类目前适应性问题的多样性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11]。他们认同生物特性和心理机制等遗传因素是个体人格稳定的基础,并指出动态的社会交往和剧烈改变的社会制度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又促成了个体人格的可变性发展。Lahn 等人[12]研究表明,在现代人出现之后,决定大脑容量的Microcephalin基因仍进行着适应性的进化。

另外,埃里克森和玛西亚也认为,青少年同一性冲突的解决是在18-22岁之间,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中晚期,特别是20岁左右这一时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13]。因此,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个体人格将由不完全发展到健全的方向转变,这个时期,加强对人格的培养意义重大。

综上研究,在权衡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间的关系时,应该从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角度来对待,在掌握人格稳定性的基础上,遵循规律,探索人格的可变性,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人格发展阶段,科学、有序的培养其健康人格。

2.2 知、情、意间的对立与统一

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律,而人格生成即是内外交互的双向互动。良好人格的提升包括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其中,知情意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对人格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在心理学理论中,“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三者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但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知情意时常会不统一、不对称。在认识事物时,经常过于肤浅或者片面;处理事情时,经常意气用事、情绪化严重;对人对事,意志力不够坚定甚至莽撞武断等这些现象都造成他们的行为失范,不守规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具备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但互相之间却以对立的形式存在于他们的世界观中,从而产生自相矛盾的性格和出人意料的举止,以致在自我适应、学业适应、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些恶性事件也接踵而至。

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片面性及不和谐,陶行知从教育的角度予以论述,并提倡知情意合一的教育观。他指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并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14]。因此,“知情意”的结合在教育中是贯穿始终的,它们形成自觉的联合,并发挥一种合力,共同形成大学生的完整人格。

2.3 个体个性与群体共性

个性与共性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指向个体性特征,后者偏重群体性特征。我国学者对二者关系的探讨经历了不同阶段:古代时期重共性轻个性,近现代时期重个性轻共性,直到21世纪各执一端,趋于统一。

当前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过分强调自我个性,不接受约束和管教,呈自由发展的趋势,个性已演变成任性;另一种则是过分受制于社会化共性,思想追求整齐划一,缺乏主见,严重损害了其个性发展,共性亦被驯服为奴性。

调和二者的矛盾,并建立互相之间的关联性,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寄宿制的生活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交往的环境,对个性的展现和共性的培养提供了现实基础。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当一大批具有青年所有的敏锐、心胸开阔、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等特点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自由地互相融合,毫无疑问,即使没有教师教他们,他们也肯定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人的谈话对其他人都是一系列的讲座,他们日复一日使自己具备全新的观点和看法,吸收新鲜的思想,养成判断事物和采取行动的种种不同准则”[15]。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亦是如此,一群年轻人来自不同城市,他们自身即代表了一种天然的文化属性,这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文化个性。随着他们的深入交往,这些独具特色的个性得以传播,他们在认同自我个性的同时,也觉察到他人的价值和彼此的相同,进而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共性的价值也相应提升。整个过程中,个性经共性的批判吸收而更具特色,共性因个性的丰富多样而更加包容。

另外,网络的传播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更为发扬共性扩展了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日益开放。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先锋,进一步推动了网络信息的传播。他们有效的使用微博、空间、人人网等新媒体抒发感情、描绘生活,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另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的渠道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表达爱国立场和奉献精神,这是一种集体主义观和群体共性的具体表现。

因此,大学生作为个体不仅呈现其纷繁的个性特征,而且共享文化和社会的共性。他们不应排斥共同价值的存在,反而应该接受并予以探索。

3 以独立与共生为任务的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思想内涵

3.1 先秦诸子的人格思想

中国自古重视伦理道德,其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挖掘其中的道德理论精髓,对塑造本土化的当代人格具有启示作用。

儒家孔孟理想人格的独立性与共生性。孔子是理想人格的最早提倡者,主张具有“内圣外王”之人格精神的圣人和君子形象。首先,“内圣”强调人格之独立。“内圣”主张个体的德行修养,反应在“三纲八目”中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并以“修己”为主要手段,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性。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主张应不断反思自己,约束自己,而不是强求于外人。其次,“外王”强调人格之共生。“外王”主要强调圣人在社会政治方面的成就,也即“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由“内圣”的修己转到推己及人,意指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子曰:“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种“立人达人”的担当精神正是体现作为圣王的一种与民共生的理念。

与孔子不同,孟子秉持一种“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他主张人应该有气节,拥有一股浩然之气。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因此,他认为人在面对富贵的诱惑、贫贱的遭遇和武力的威胁之时,应保持一种坚强的意志力和独立人格。

道家理想人格的独立性。相比儒家对人伦道德关系的推崇,道家更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从群己关系看,儒家在肯定‘成己’的同时,又较多地强调了对群体的认同;道家则更注重个体的自我认同,两者分别突出了价值观上的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16]。首先,摒弃功名利禄。《逍遥游》中提倡“圣人无名”、“神人无功”;《知北游》提出“古之真人……一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其次,超越社会事物。《齐物论》中有“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应帝王》中提出“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再次,追求内心宁静自由。《天道》中有“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齐物论》中有“圣人……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墨家人学观中的独立与共生型人格。墨家与儒家同享“显学”盛名,其独特的人学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可谓独树一帜。首先,“赖力”论倡导人格之独立。“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所谓“力”,即劳动,并将其视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表现墨子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鼓励人们自食其力。这是早在先秦时代,我国思想家对物质决定精神的直接阐述,可谓独立之经济人格,这是人格之精神独立的必备基础。其次,“兼爱”论倡导人格之共生。墨家的“兼爱”思想倡导一种人与人之间无等级的爱,表现对生命整体的爱。他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其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从而创造出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的理想社会。另外,他还主张对非生命物体的整体宇宙的爱,他曾说,“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省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墨子·鲁问》)因此,墨家主张的“兼爱”思想正是人类共生的体现,他充分显示了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紧密联系,唯具有这种兼爱人格,方能实现社会之和谐。

综上所述,儒、道、墨三家的理想人格理论中囊括着丰富的独立、共生思想,借鉴其中的优秀积极的人格塑造理论,可以端正大学生的人格,并形成他们对己、对人、对社会的合理态度。

第一,对待自己,应注重内在修养。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成为一个“内圣”的自我,并通过“内省”来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自我知情意的统一;以主体的身份去播撒文明的种子,并带动他人和整个社会,完成个体个性与群体共性的融合。

第二,对待他人,应广泛“爱人”。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的博爱品质,由爱自己转向爱他人,由爱周围的人转向爱整个人类。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下》),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收获人间之大爱。不断汲取墨子的“兼爱”精神,让自己逐渐远离自私的个人主义和狭隘的集团主义,并走向与人的和睦共处。

第三,对待社会,应负有责任。孔子提出的“外王”是与民同生共苦的圣王,这无论对于古代还是当代都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但其所推崇的“责任理念”却是值得当代大学生不断学习的。拥有内在素养,拥有个人才华,更需拥有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3.2 马克思的人学观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和开创者,对人的发展阶段和本质属性的研究为后人所称道,其思想中也包含着对独立和共生性人格的提倡。

首先,独立性人格是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准备。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阶段。这种“依赖”-“独立”-“自由”的人格转变正是随社会历史的进程而顺次发展的,一个阶段的人格形成是以前一阶段人格的实现为基础的。人的全面自由是马克思所追求的人发展中的最高阶段,他的实现是以人格的独立为基础,只有具备独立的人格,方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次,共生性人格是人本质属性的充分体现。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提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7]。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与一般动物的自然特性不同,其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包含了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以及参与社会事务的关系等,只有身处整个社会关系网中,人方可实现其价值。正如他指出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8]。这正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共生状态,人所具备的这种共生人格正是人本质属性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马克思所倡导的人格之独立与共生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唯物史观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认识。他对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人格走向独立和共生具有很大帮助。

第一,帮助人们公平客观的评价大学生的个性。上一部分已指出,当代大学生的有时过分强调自我个性,不接受约束和管教,因此引来社会对这代人多数的负面评价。但分析马克思对人的发展阶段理论后,我们应该以更加公平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其个性发展。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飞速发展,也日益给中国的文化增添了平等和民主,当代大学生正是成长于这种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日益增长之中。他们的思想摆脱了前几代人的依附和专制,而逐渐走向独立,这是人的顺次发展过程。因此,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但由于他们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从而在个性发展中存在一定偏差,如自私,不关心集体等,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引导,以完善其个体独立性发展。

第二,帮助我们确立大学生共生性人格培养的根本指向。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述中,可以看到,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共生性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集体的融入和社会关系的生成方面,即逐步走向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加强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其中,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学校应组织多开展一些诸如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社区援助等活动,使活动深入到社会大熔炉中,让生话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通过真切体验,真正掌握世俗社会各种角色的基本经验与必要素质,以便更好地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3203.htm.

[2]Reindal S M. Independence, Dependence, Interdependence:Some reflections on the subject and personal autonomy[J].Disability & Society,1999,14(3):353-367.

[3] 弗洛姆.生命之爱[M].罗原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07.

[4]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

[5]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现代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3-4.

[6]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4):50-54.

[7]周成名,李继东.共生时代的哲学和伦理基础[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45-48.

[8]鲁 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0(5):6-10.

[9]徐 云,郭永玉.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17.

[10]Mc Cartney,K.,Harris,m.J.,& Bernieri,F.Growing up and growing apart:A developmental meta-analysis of twin studi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107,226-237.

[11]丁道群,张卓业.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进化的观点[J].心理研究,2009(6):5.

[12]Lahn B T. Microcephalin, agene regulating brain size, continues to evolve adaptively in humans[J]. Science, 2005(309):1717-1720.

[13]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36.

[14]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64.

[15][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 辉,顾建新,何曙荣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66.

[16]杨国荣.史与思[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20.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4.

猜你喜欢

共性共生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共性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