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新

2014-03-06倪守建崔玉玲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医学生价值观职业

倪守建,崔玉玲,赵 敏

(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职业价值观教育对医学生的就业与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此背景下,需要我们创新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抛弃旧有的单一、狭隘的教育方式,引导医学生形成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相契合的职业价值观。

1 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机制

作为人生观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价值观,其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体现出功利性、自我型、现实性与理想化的倾向,在职业价值追求中重视个人利益,忽视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回报。针对这种情况,医学院校应积极培养学生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职业意识,调整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基于此,学校在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就要注意把社会发展目标和个人的发展目标相协调,最终引导大学生将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职业价值应有的奋斗目标。

认知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人类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尝试失败和模仿别人成功行为的过程,也是人们不断追求目标的过程”[1]。目标导向理论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其基本信念是应该给学生以行为的选择机会,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2]。按照目标导向理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力使学生明确行为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学生必须接受自己所选择的行为的自然后果,并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它力求运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到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养成自律的习惯。

运用目标导向理论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当遵循如下程序:第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应由教师为主的灌输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式,强调教育的过程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第二,设置学习环境,分析学习目标。在目标导向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指导者与帮助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反应,然后通过沟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与价值观。

2 健全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平台建设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性的过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构建立体化的、多维的教育平台共同进行。

首先,健全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平台。医学生由于课程紧张,课余时间较少,课外活动的机会不多,因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社会实践一方面为医学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平台,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因而,高校应重视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建设,第一,学校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立一批稳定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职业价值理念;第二,积极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校应当打破当前社会实践队伍专业单一,服务面窄的局面,把各专业的学生有机组织在一起,进行合理分配,组建一支专业的多元化的实践队伍,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还可以开辟与综合性院校、医院、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等联合开展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构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网络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走向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并且已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不仅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带来影响和冲击,不仅如此,网络也日益成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网络模式,第一,可通过建立网络社区讨论专区、开设网络课堂、在线咨询与访谈等多种形式,丰富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网络教育模式,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二,通过开通辅导员博客、举办主题交流论坛、运用校内新闻网互动平台等,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主导性职业价值理念。

3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把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医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心理、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职业价值观完善的需要。

对临床专业教师来说,临床教师不仅要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贯穿着对学生专业理想、专业信念的传达和对学生职业品质的塑造,因而,临床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而且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因此,临床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己在教学中能透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对高校辅导员来说,辅导员是高校日常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多元文化冲突与西方观念渗透的综合影响下,医学生中难免出现怀疑所学专业、人生目标模糊、对未来就业忧虑、职业价值理解扭曲等不良倾向。在这种情势下,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能力,提高自身人文涵养,以便及时地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指导他们的人生道路,从而使学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信心,不断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临床带教老师来说,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老师除了为学生讲解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知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与临床操作能力外,其自身言行及对病人的态度都会给学生带来示范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承载着患者及其家属的希望,是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心骨,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神圣使命。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临床工作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而,临床带教教师必须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以真正做到“言传”与“身教”。

4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伦理课及专业课的指导作用

当前,课堂仍然是对医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因而,对医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仍需发挥相关课程的指导作用。

首先,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要将职业价值观融入到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奉献的精神;既有正确的成才意识,又有正确的成才途径。

其次,重视专业课程的渗透和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的作用。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当结合专业背景资料、专业素质能力要求等进行职业价值观念的渗透教育,通过培养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医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自觉塑造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通过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途径,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了解职业的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既培养学生专业运用能力,也培养他们踏实的工作作风。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的专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

再次,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随着当今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延续人的生命长度,而是还应使人获得身心健康和社会性的重塑。同时,医生的责任也不能仅停留在治病救人的层面,而是要同时提高病人的生存能力,提高在未来生活中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医学生,而培养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医学生,必须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因此,医学院校应把医学伦理教育融入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刚刚步入医学院校的新生,应注重对他们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力图使医学生从接触医学专业那一刻开始就树立起救死扶伤、服务他人的意识。教育者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别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开展医德医风专题教育,引导医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医学生。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丰富医学伦理课课堂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传授系统的伦理学理论知识,及时补充医学与社会发展对伦理学的影响,强化具体应用伦理学原则的规律性[4]。此外,医学伦理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养成医学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职业使命感。

5 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贯穿于临床见习与实习之中

临床见习与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临床见习,应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临床操作时要力求准确并保证手法轻柔,以免造成失误和引起病人不适,对病人的态度要诚恳、和蔼,对病情的分析要认真、严肃、科学、求实。在实习期间,要鼓励学生坚持深入临床实践,通过病历书写辅导、实习周报、实习技能考核、竞赛等(包括体格检查、问病史、医嘱处方、病程记录、病例分析、操作考试等),鼓励实习学生多接触病人。通过临床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同情心、爱心、责任心等,同时鼓励学生及时观察病人,多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与沟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他们解决困难。通过临床见习与实习,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要让学生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相处,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认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

当然,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任务艰巨,道路漫长。虽然学校的理论教学及校园文化氛围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但医学生医德医风的真正养成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实践的体验和生活的磨练。要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需要在临床见习与实习中启发医学生自身的思考,培养医学生在实践中关心人、关心社会、关注精神、关注生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内核,教育学生始终怀着一颗热爱生命和救死扶伤的心面对患者,让学生感受到医学职业的神圣和崇高,这种教育,应当贯穿于医学生见习与实习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郑 颖.目标导向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以中学数学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4.

[2]吴晓义.国外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9):31-36.

[3]高国希,刘承功,陈郭华.如何认识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115-119.

[4] 滕 月.一个医学生眼里的医学伦理学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5):61-62.

猜你喜欢

医学生价值观职业
我的价值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