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创新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2014-03-06胡伟,刘琴,张玲
胡 伟,刘 琴,张 玲
(湖北医药学院:A.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B.研究生工作处;C.科技处,湖北 十堰 442000)
2013年3月2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行文,出台《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意见提出,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应抢抓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创新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1 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
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应充分考虑医疗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用得上、起得来”的医学专门人才。为此,可广泛聘请临床一线专家,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科学拟定培养方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打好“根基”。可特别强调临床能力培养目标,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在上级医师的带领、指导下,进行临床能力训练,达到能独立处理本学科(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规定阶段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等。
2 创新建构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1 课程设置原则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医疗战线用人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课程设置上遵循“少”、“精”、“通”的原则。应改变课程门数偏多的现状,适当降低课程总学分要求,为学生进入临床技能训练环节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要规范课程设置,提升课程质量,在课程中侧重研究方法类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设置跨学科课程,探索实施一级学科下的宽口径培养,以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疾病观念为培养重点。
2.2 优化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公共基础课程。结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需求,可减少公共外语课程的课时比重,加强专业外语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阅读、应用外文文献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医学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打破枯燥讲授灌输的模式,结合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以观看影视资料、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或微博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参与热情。
合理布局专业课程。加强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医学信息检索之类医学方法课程的建设,培养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利用相关软件,分析处理文献资料、进行临床科研的能力。设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组织病理学技术、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医学实验动物学等实验技术类课程,为学生从事相关医学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类课程的教学中,应合理划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重,加大实验课的开设学时,以使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
恰当开设选修课程。开设社会医学、生命伦理学等交叉学科课程。帮使同学们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生存的关系,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存在不利影响。培育学生关爱健康和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的意识或理念。在教学中,可密切结合新的重大科学进展和公众关注的生命伦理事件(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器官移植与脑死亡等临床应用和安乐死、临终关怀等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全面开设讲座课程。一是常规讲座课程的开设,如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医学论文写作。二是聘请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就各自研究领域内学科前沿问题为研究生开展讲座。三是聘请临床优秀医师就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罕见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开展讲座。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前沿讲座,如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等。五是组织学生就自我研读的文献、课题进展情况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汇报。
适时开设培训课程。围绕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进行引导,适时开设培训课程。如聘请有经验的医疗工作者,就执业医师考试相关内容、医疗软件应用、医疗检验技术、医疗文书的写作等进行培训。
3 创新组建教学团队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否则不能根据相关行业、职业领域对专业学位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有效的指导”[2]。
在医疗工作一线,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不够的,单一的学术思维与能力无法应对临床工作的复杂性。“当前,从事实践教学的导师指导大多都是学术型的研究人员,其本身在实践环节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3]。因此,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团队组成上,既要选择具备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更应关注教师的临床经验与能力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突破职称、学历、年龄限制,组建各有专长的师资队伍,形成团队合力,培养团队带教能力,以使学生的科研与临床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4 创新带教指导模式
4.1 “多对一”的指导模式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因个人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生师比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常用的表征指标。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统计,我国硕士层次生师比基本为5∶1。可探索尝试变“一对多”的指导模式为“多对一”。“每个导师都是某一个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的专家,在特定领域‘术有专攻’。建立导师组、实现导师之间的强强联手和团队式培养,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4]。全校形成育人合力,组建同一学科、不同学科乃至院际之间的学有专长的带教团队,让学生博采众长,获取自成一家的能力。
4.2 授人以渔的带教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指导学生亦是如此,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在带教活动中多问“你怎么看”, 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互学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意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方法因人而异,但要循序渐进,步骤是:①扶上马;②送一阵;③放开手;④指远程”[5]。
4.3 合作培养,交换培养
《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深化开放合作,“推进校所、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紧密结合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通过跨学科、跨院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
具体到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则要充分用好附属临床学院的实践平台,更要与兄弟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探索合作培养、交换培养的学生培养模式。
5 创新考核评价模式
5.1 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核,应有别于本科教学的闭卷考试模式,更加注重形成性考核,建立如开卷考试、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病案分析、治疗方案、课程设计(论文)、口头答辩、小组作业及基于项目(问题)等考核形式相结合的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
5.2 建立规范严格的考评制度
注重细节,严格日常考核。实行“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建立“校评价中心-研究生处质量监控—二级学院质量管理-导师”四级质量管理链条。注重细节,严格培养环节考核,如考核学生实验记录情况,关注学生培养计划执行情况等。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表现,可尝试设计问卷,从导师组、临床同事、病人的视角进行更加全面的调查了解。
中期分流,把关临床能力。中期考核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常规分流程序,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的一次思想品德与业务素质的全面衡量和考核。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加倾向于临床能力考核。聘请高级职称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考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否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是否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是否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
“宽严”并济,确保论文质量。“宽”待论文形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医学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搜集资料、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病例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并获得医疗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认可。
“严”求论文质量。一是要严把开题关口,确保立项质量。选题必须从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前沿,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是要跟进研究进展,实施全程督导,在计划管理、方案管理、进程管理方面勤加思索,以不断地拓宽视野和思路,及时修订和调整方案,使研究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成果检查。如检查论文研究工作的原始记录;通过研究生班讨论课进行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宣讲,通报研究进展,集思广益,解决问题;鼓励研究生及时总结和分析阶段研究成果,提交论文研究阶段成果报告,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三要实行匿名评阅,规范学位论文评阅程序,实施学位论文抽查制度,确保写作质量。四是规范答辩程序,确保答辩质量。五是评选优秀论文,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在改革的道路上创新前行。职业能力的认可——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也日益成为专业学位教育新的聚焦点。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之路,正不断拓开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意见[R].2013:1-3.
[2]周文辉.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第1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3.
[3]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
[4]蒋乾麟.略论军校研究生导师的使命与责任(第2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84.
[5]周明鸂.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体会和问题(第2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