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妇科肿瘤116例临床分析

2014-03-06何雪莲王晓银

医学综述 2014年15期
关键词:卵巢癌妇科内膜

何雪莲,王晓银,庄 琳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成都 610031)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妇科病肿瘤患者也日益增多,严重的威胁着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老年妇科肿瘤除了具有老年肿瘤的一般特点外,还拥有自身特点。为提高老年妇科肿瘤的诊治水平,加深对老年妇科肿瘤临床特点的认识,本研究对116例60岁以上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至2012年5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116例,年龄61~89(69.6±6.8)岁,其中61~69岁76例、70~79岁33例、≥80岁7例。患者所患疾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妇科肿瘤。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绝经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术前并发症、手术结局及术后并发症等。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肿瘤病理类型 116例老年妇科肿瘤中,良性肿瘤55例(47.4%),恶性肿瘤61例(52.6%),良恶之比为0.9/1(55∶61)。恶性肿瘤中卵巢癌21例(34.4%)、宫颈癌15例(24.6%)、子宫内膜癌17例(27.9%)、输卵管癌3例、外阴癌3例、子宫肉瘤2例;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39例、卵巢良性肿瘤8例、输卵管良性肿瘤5例、子宫腺肌瘤3例。

2.2肿瘤与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的关系 116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绝经年龄为39~57(49.6±5.5)岁,其中年龄≥55岁绝经的15例,其中11例为恶性肿瘤;年龄<55岁绝经的13例,仅1例为恶性肿瘤,不同绝经年龄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1)。绝经年限为3~37年,绝经15年后发现肿瘤的有56例,其中恶性肿瘤40例;绝经15年内发现肿瘤者60例,其中恶性肿瘤仅为11例,不同绝经年限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5,P<0.01)。

2.3主要临床症状 绝经后无痛性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是老年妇科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以无痛性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者65例(56%),诊断为宫颈癌者22例,子宫内膜癌者25例;以腹部包块就诊者35例(30.2%),其中诊断为卵巢癌者22例。

2.4术前合并症 本组患者术前有合并症者70例,占60.3%,其中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为38例,其次为内分泌系统疾病者18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其他系统疾病4例,同时合并有2 种或2 种以上疾病者33例,占47.1%。

2.5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根据肿瘤部位与性质选择手术方式。116例患者全部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开腹手术71例、腹腔镜手术21例、经阴道切除肿瘤22例、有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采取姑息手术方式。67例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49例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2例,其中电解质紊乱14例、肺部感染6例、尿路感染3例、尿潴留3例、切口愈合不良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定手术,有1例患者因术前合并糖尿病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术后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 论

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和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均>60岁[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均远远高于同期其他肿瘤的发病率[2]。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发病率有所上升,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在60岁以后呈明显上升趋势[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所占比例最高(34.4%),其次为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分别为27.9%和24.6%),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不一致[1],这可能与经济条件改善,老年妇女保健意识提高,绝经后阴道出血得到了及时诊断以及寿命的延长,使更多妇女达到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年龄有关。因此,绝经后妇女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一旦怀疑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预后。

本研究发现,绝经后无痛性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是老年妇科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绝经越晚、绝经年限越长,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绝经后出血和腹部包块是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的危险信号。

由于老年患者组织器官的衰老和退化,机体抵抗力降低,生理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本组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其次为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者的比例达47.1%。本组合并有内科疾病的患者,术前均请相关科室的医师进行会诊,共同制订了严密的治疗方案,待内科疾病相对稳定后再进行手术,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决定麻醉方式。术后给予了严密的监测,患者均安全渡过了手术危险期,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年龄并不是手术治疗的禁忌证,也不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各器官功能状态能否耐受手术才是关键,尤其是妇科的根治性手术[4]。

术后最易发生意外或出现合并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可能与患者下床活动晚有关,因此应帮助患者勤换体位,鼓励患者术后早下床活动。由于老年人血流速度缓慢,术后卧床更易发生下肢深部静脉血栓,本研究发现,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后一旦发现患肢肿胀或局部压痛需高度怀疑栓塞的可能,应及时行血管超声检查以确诊,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

本研究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后经支持治疗后均完全愈合,因此对老年妇女,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本组出现尿路感染的3例,患者术前均合并有糖尿病,出现感染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免疫能力低有关。因此,术后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控制血糖及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减少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1] 徐嘉文,叶海燕,陈建国.老年妇科肿瘤277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9):1261-1263.

[2] 韩素萍.老年妇科肿瘤的诊治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6):365-367.

[3] 朱华,胡燕,郑飞云,等.老年妇科手术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8):482-485.

[4] Gardner GJ.Ovarian cancer cytoreductive surgery in the elderly[J].Curr Treat Options Oncol,2009,10(3/4):171-179.

猜你喜欢

卵巢癌妇科内膜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卵巢癌:被遗忘的女性“沉默杀手”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JMJD2B在人卵巢癌中的定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