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学界关于“两组数字”的分歧
——关于20世纪初夏威夷朝鲜移民数量问题

2014-03-06

关键词:第一波帕特森朝鲜人

马 德 义

(黑龙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903年初到1905年夏,第一批朝鲜人以契约劳工身份出现在夏威夷,他们被称为“第一波”(the first wave)夏威夷朝鲜移民。[1]这些朝鲜移民主要从事甘蔗种植以及与蔗糖生产相关的劳作,在夏威夷蔗糖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美国学界对“夏威夷朝鲜人”的研究已形成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若干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关于此间夏威夷朝鲜移民的具体数量问题即为其一。美国学界对于这个问题在以下观点上是大体一致的,即“第一波”朝鲜移民以契约劳工身份于1903年1月抵达火奴鲁鲁,其总数到1905年夏达七千人左右。今年是“第一波”朝鲜移民夏威夷111周年,但关于第一批移民的总数到底是“七千多少”以及这“首批”朝鲜移民中的“首批”到底有多少人,直至今日学界仍未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在进行相关研究过程中,笔者对美国学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作了粗浅的归类和总结,以求指正。

一、关于“第一波”夏威夷朝鲜移民总数歧见几何?

关于1903-1905年究竟有多少朝鲜移民来到夏威夷一直是一个有分歧的问题。①根据资料统计,这个数字总体上被认为是在七千人以上,只有极少数学者认为是在这个数字以下(以下所列几种说法按数量多寡大体以降幂顺序排列)。

1.“7 843人”说。“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East-West Center)人口研究所的研究员伊莱娜·诺德克(Eleanor C.Nordyke)②坚持这个数字。她引用材料指出,“在1903-1905年间总计有7 843朝鲜移民来到夏威夷(a total of 7 843 persons…were brought to the Islands),其中男性6 701人,女性677人,14岁以下孩子465人。”同时她也提到,这些人中“大多是25-30岁男性青壮年劳力”,但只有“不到15%的人在移民夏威夷之前从事过农活”。[2]可见,这位学者不但指出了这批朝鲜移民的总数,而且还对其构成比例进行了详述。

2.“7 400人左右”说。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成长起来的移民后裔当中有些人热衷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明尼苏达大学“亚裔美国人研究所”的埃里克·李(Eric Lee)和加州大学的朱迪·容(Judy Yung)等人就是其代表。他们在201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使之岛:移民美国的通道》(Angel Island:Immigrant Gateway to America)中提出,从1902年12月到1905年11月期间,“大约有7 400多名朝鲜移民来到了夏威夷”。[3]美国各州及地方历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组织编写了大量关于美国各地区的历史著作,其中鲁斯·塔巴拉(Ruth Tabrah)编著的《夏威夷:一部两百年的历史》涉及到了本论题。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第一波”夏威夷朝鲜移民的总数为“7 400人”,他还认为这些人是出于逃脱日本对朝鲜的压迫而在1903-1905年间来到夏威夷“寻找避难所”的。③

3.“7 291人”等说法。来自夏威夷大学、堪萨斯大学以及俄亥俄大学的一些学者在2007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来自木槿花之地:夏威夷朝鲜人(1903-1950)》的学术论文集。书中指出,截至1905年6月,已有“7 291人”(as many as 7 291 Koreans)来到夏威夷。[4]作者在文集的第18页、第19页和第36页引用官方数据说,在1903-1905年间“7 400朝鲜移民进入美国,其中7 291人(即98.5%)在夏威夷”。同一文集(第42页)中的不同作者又引用材料说,“从1903年1月到1905年底,总计有7 226名朝鲜移民来到夏威夷”。另外,在第50页“注解二”中又出现了如下表述:“根据‘夏威夷总督报告’(Hawaii Governor’s Report,1905-1909)记载:在1903年1月至1905年4月间,总计有7 388名朝鲜人来到夏威夷”。可以看出,这部文集中的不同学者就同一问题给出了不同数字。

4.“7 226人”说。乔治敦大学历史系的李·胡金斯(Lee Houchins)等学者认为,总数为“7 226人”的朝鲜移民在1903-1905年间通过65次海上运输来到夏威夷,“其中6 048人为成年男性,女性637人,孩子541人”。[5]加州大学“韩美关系及韩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Korean-American and Korean Studies)的几位学者赞同“7 226人”的观点,并指出这些移民中“绝大多数都是20-30岁的单身,他们的组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政府下级官员、士兵(出身)、学者、学生、基督徒、佛教徒,还有若干政治难民,余者为普通劳工、苦力、矿工、小偷小摸者,农民大约占总数的七分之一”。[6]“7 226人”的说法还可见于威斯康星圣诺伯特学院(St.Norbert College)的韦恩·帕特森(Wayne Patterson)④与他人合著的《美国朝鲜人(1882-1974)》[7]以及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和夏威夷大学名誉教授布莱特·迈伦迪(Brett Melendy)有着同样的观点。[8]

5.同一研究者提出的不同数字——“7 000人”还是“7 500人”?在帕特森的两部著作中关于1903-1905年间来到夏威夷的朝鲜移民的数量给出了两个不同的数据:“7 000人”和“近7 500人”(nearly 7 500 persons)。[1][9]帕特森将这一时期朝鲜移民活动的截止时间划为“1905年7月”,因此他统计的数字有可能与其他人的不同,有时他也用“7 000多一点”(slightly more than 7 000)这样模糊的数字加以概括。[9]他还指出,在这“近7 500人”当中大部分是年轻未婚男性移民,男性6 000多人,其中十分之一有家室跟随(妇女约600人、孩子约500人)。[1]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美国学者所提出的数字范围在7 000-7 800人之间,在研究者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提及这个问题时也都经常表述为“20世纪初第一波夏威夷朝鲜移民的数量为七千多人”,很明显这是一个约数。

二、“首批”中的“首批”究竟有多少人?

1896年,两名经营人参生意的朝鲜商人最早在夏威夷置办了住所并从事买卖交易活动。[10]1896-1902年间,总计约有二三十名朝鲜人踏上了夏威夷的土地。据笔者了解有两种说法,一说“大约20人”,这种说法主要以韦恩·帕特森为代表;[9]另一说为“至少35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伊莱娜·诺德克。[2]不论哪种说法,其中所涉及到的都是零散的且未获得朝鲜政府“官凭路引”的朝鲜人,真正由朝鲜官方批准并颁发护照的夏威夷朝鲜移民活动出现在20世纪初。这批移民在1912年12月22日从朝鲜出发抵达日本长崎,后于29日乘坐美国“东西方汽船公司”(Oriental& Occidental Steamship Company)的“杰里科号”(RMS Gaelic)开始跨洋航行,于次年1月13日抵达夏威夷。这批人到底有多少,在美国学界存在若干说法。

1.“102人”说。夏威夷商业与经济发展部的统计师罗伯特·斯科米特(Robert C.Schmitt)指出,这批以契约劳工身份移民夏威夷的朝鲜人总计“102人”,其中“男子56人(含2名翻译)、女子21人、孩子13人,另有12个婴儿”。[10]诺德克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但只是将“孩子”和“婴儿”计算在一起,即“25人”,余者均同。[2]“102人”(the arrival of 102 Koreans)的说法还可见于日裔夏威夷移民后代的著作中,但作者并没有分别说明这些人的构成比例。[11]帕特森在其与他人合作的《在美朝鲜人(1882-1974):大事记及文件资料汇编》(1974年版)中对这一数字的记述则多少有些出入,该书在记录“102人抵达火奴鲁鲁”(102 Korean immigrants …arrived in Honolulu)以后,在同一页分别列出了男女移民数量分别为“56个男子、20个女子和25个孩子”,这里显示总人数是“101人”,至于出现1人差额的原因文中并未提及。[7]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和夏威夷大学朝韩研究所于2000年联合出版了帕特森的一部专著《夏威夷第一代朝鲜人(1903-1973)》,这部著作又提出了“102人”的说法。作者在正文第1页指出,首批抵达火奴鲁鲁的朝鲜移民总数为“102人”(numbering 102),其中“男56人、女21人、孩子25人”。[1]

2.“97人”说。著作《来自木槿花之地:夏威夷朝鲜人(1903-1950)》中引用了日本驻仁川总领事加藤本四郎(Kato Motoshiro)报告中的统计资料,确认该数字为“97人”。⑤报告称,1902年12月22日,有97人朝鲜人(54个男子、21个女子以及22个孩子)离开仁川经由日本前往夏威夷务工。这“97人”在日本接受赴夏威夷体检之际,加上来自朝鲜其他港口的朝鲜人,体检合格者总计102人获准赴夏威夷。[4]这种说法与第一种说法有接近之处,只不过是人数统计范围不同。

3.“93人”说。夏威夷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阿瑟·哥德尔(Arthur Gardner)在1970年发表著述指出,在抵达夏威夷的“101人”中只有“93人”获准登陆并被安排到奥胡岛甘蔗种植园。⑥乔治敦大学历史系的胡金斯(Lee Houchins)引用材料也证实了同样的数字,他还指出,在“101人”中有“93人”在日本神户通过了体检获准前往夏威夷。[5]有韩裔美国学者支持“93人”的说法,他们在“菲利普·杰森(徐载弼)纪念基金会”(Philip Jaisohn Memorial Foundation)第四期纪念文集中提出,“首批93名朝鲜契约劳工在1903年初抵达火奴鲁鲁”。[12]同样,也有韩国学者对该数字表示认可。⑦

4.“86人”说。⑧这种说法来自于帕特森1988年出版的专著《在美朝鲜先民:移民夏威夷(1896-1910)》(The Korean Frontier:Koreans in Hawaii,1903-1910),作者引用材料指出,从仁川启程时是“一百多一点”(numbering slightly over one hundred),在日本长崎再次接受体检并接种疫苗后登船者数量为“102人”,男女性别构成与斯克米特的数字相同。但作者同时指出,最终获准在夏威夷登陆的只有“86人”。因为在这批朝鲜移民中有8名男子体检不合格——患有沙眼性结膜炎(trachomatous conjunctivitis),连同其中5名男子的妻子和3个孩子未被获准登陆,“只有86人(48个男子、16个妇女和22个孩子)被送往奥胡岛北部的怀厄鲁瓦甘蔗种植园”。至于在夏威夷体检不合格而被拒绝登陆者的去向,作者帕特森引述有关材料指出,第一批被拒绝登陆而随船返回朝鲜的8人“状态很好”,其中3人要求在眼疾痊愈以后获准再赴夏威夷,余者未述及。

可见,关于“第一波”中的首批移民的人数也非常不确定。根据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有“百人左右”的模糊表示法,但出现更多的是“102人”之说,其他说法偶然可见,但多是共同引用一家之言。

三、“两组数字”缘何众说不一?

通过上述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学界关于“第一波”夏威夷朝鲜人以及“第一波”中的“第一批”的具体数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他们的数字统计来源不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故而导致了这种不同。

1.时间标准不同。美国学界对于“第一波”夏威夷朝鲜人于“1903年1月”出现在夏威夷以及移民活动中止于“1905年”的观点是一致的。然而,在1905年的几月份中止则说法很多,这是统计数字缺乏一致性的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从1905年春天开始日本的压力越来越大,朝鲜政府在4月曾做出中止对外移民活动的命令,但有些移民运送活动正在进行中,直到5月中旬“第一波”朝鲜移民的最后一批才到达夏威夷。所以,在统计时间上不同学者统计方式不一样:有的以1905年4月为截止时间;有的则以5月计算;有的以7月作为最后统计时间;还有的统计是将日俄战争结束、《朴茨茅斯和约》缔结作为移民活动的中止,这样一来就接近1905年的秋冬季节了。我们对于上述“分歧”不应有所非议,因为这些学者做这方面研究时的着眼点不同,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应对其时间断限多加注意并加以说明,不应随意引用其中一个数字并将其认为是绝对的,那就有失偏颇了。

2.资料来源不同。研究者引用的资料来源各不相同,比如帕特森大都引用官方档案文件,这些资料具有权威性但也往往比较难于获得佐证材料来进一步加以说明。由于资料来源不同造成了最后统计数字的差异,那么这个“数字”问题还是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的。笔者认为也有一些办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借助该历史事件发生的同时期或相近时期的学术著作中的统计资料、官方统计数字和外交文书等资料,对以上资料进行综合利用。至于哪种资料最为可信还需要研究者求取大量佐证资料来加以证实,不能仅凭借某一种资料就认为可以得出结论。笔者认为,这方面的工作正是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3.统计数据涵盖范围的差异。夏威夷朝鲜人的出现与当地的蔗糖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极大程度上可以认为,如果没有夏威夷蔗糖经济的发展则没有夏威夷朝鲜移民的出现,笔者认为这种结论并不夸张。蔗糖经济的涵盖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甘蔗的种植、侍弄以及收割方面,而是远远超过这些生产活动的范围。蔗糖生产一直处于社会经济的支柱地位,“要是从经济意义上考虑夏威夷的话实际上就是在考虑蔗糖问题”,“这是一个由金融寡头控制的产业,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夏威夷诸岛的商业结构和社会构成”。[13]“在夏威夷从传统的负债累累的海岛型农业社会向多元文化的充满前景的都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它是一支主要力量。”[14]美国劳工部在其1905年的报告中也指出,“夏威夷领地所有产业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蔗糖业——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政治结构都是建立在蔗糖经济基础之上的。”[11]的确如此,蔗糖经济一直贯穿着夏威夷近现代史发展的整个历程。种植园劳工从事的劳动主要内容是翻地、种植、灌溉、侍弄、施肥、收割、装卸,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劳动任务,同时还被广泛作为榨糖厂操作工、木匠、铁匠、铁路工人等使用及参加与甘蔗种植及蔗糖生产相关的劳动。⑨研究者在收集统计数据的时候有可能没有注意到朝鲜劳工使用的范围。

4.登船者与准入者数量混淆。在朝鲜招募的朝鲜劳工需经由日本后才能到达夏威夷。之所以在日本中转,是因为当时外国不承认在朝鲜给移民做的健康检查结果。所以,朝鲜移民需先到日本接受体检,不合格者被送回朝鲜。如果通过了在日本的体检,到火奴鲁鲁复查不合格者则被送回日本,有些人选择在日本治疗,有些人选择返回朝鲜或者被迫直接回到朝鲜。“取道日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夏威夷甘蔗种植园主打算在非法引进朝鲜移民的同时避免招致司法调查。当时非法引进日本移民活动已顺利地进行了两年之久,种植园协会打算在引进朝鲜移民方面加以效法。但如果种植园协会谋求以某种形式从朝鲜获取移民特许权则可能遭到司法调查,而小批量朝鲜人经由日本来到夏威夷可以不同程度地掩盖移民活动真相。另外,种植园主不愿意大张旗鼓地公开与朝鲜移民之间的直接联系,担心美国公众反亚裔移民运动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朝鲜移民的“报名数量”、“在朝体检人数”、“在日体检人数”以及“夏威夷获准登陆人数”等几方面的数字就极有可能产生差异,这种差异是导致“两组数字”出现多个版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初夏威夷朝鲜移民活动在世界移民史上及在国际关系史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对此加以研究也是深入了解同期日朝、美朝、美日及美夏关系的一个环节。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20世纪初期夏威夷朝鲜移民活动的出现及其中止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若能廓清这个问题之始末缘由,则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当时主要国家围绕朝鲜半岛所进行的纵横捭阖的斗争。它既是当时朝鲜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关系的体现。考察移民的数量问题是研究20世纪初第一波夏威夷朝鲜人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就目前所接触到的有限资料而言,国内尚鲜见对该问题的研究,在美国学界就此问题至今尚未形成定论。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认同帕特森的观点,每当在研究夏威夷朝鲜人这个题目时大都引述其观点,但笔者也发现在其多部著作中所提供的数字又存在着差异。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关于“第一波”夏威夷朝鲜移民的“两组数字”问题依然是学界有待解决的课题。

注释:

①除美国学者以外,还有韩国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统计数字“7 026人”(包括女性755人),统计的截止时间是“1905年4月”。参见:Choi Zihn.Early Korean Immigrants to America: Their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J].East Asian Review,2002,14(4):43-71。

②伊莱娜·诺德克(Eleanor C. Nordyke)在夏威夷度过其儿童时代,她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后来成为夏威夷人口问题专家和“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East-West Center)的研究人员。

③作者提到夏威夷是一个“避难所”,指的是朝鲜日渐沦为日本的保护国的历史事实。相关原文为:“…seventy-four thousand Koreans arrived,…to find refuge outside their country.”参见:Ruth Tabrah.Hawaii:A Bicentennial History[M].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Inc.,1980.120。

④韦恩·帕特森(Wayne Patterson)197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论文题名为《美国的朝鲜拓荒者:夏威夷移民,1896-1910》(The Korean Frontier in America: Immigration to Hawaii 1896-1910),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在1988年出版了其同名专著。

⑤有韩国学者也提出“97人”的说法。在2002年第四期的《东亚评论》(EastAsiaReview)中有文章指出,“在121名签约者中24人因体检不合格被拒,故最终只有97人抵达夏威夷(a total of 97 finally reached Honolulu)。”参见:Choi Zihn.Early Korean Immigrants to America: Their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J].East Asian Review,2002,14(4):43-71。

⑥原文为“Of the first group of 101 that arrived in Honolulu, 93 were granted admission to the territory and…”。参见:Arthur L. Gardner.The Koreans in Hawaii: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R].Honolulu: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waii University,1970.2。

⑦“93 persons landed to Hawaii.”参见:Lee Kwang-kyu,Overseas Koreans[M].Seoul:Jimoondang Publishing Company,2000.10。另外,他也赞同“第一波”总人数为“7 226人”之说,参见同页。

⑧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于帕特森,参见:Wayne Patterson.The Korean Frontier in America:Immigration to Hawaii 1896-1910[M].Honolulu:Hawaii University Press,1988.49-52。

⑨上述内容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工和不同工种劳工的工资收入等内容详见:(1)US Commissioner of Labor on Hawaii.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 of Labor on Hawaii (1901) [R].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02.139-187,203-230.(2)Curtis Aller.Labor Relations in the Hawaiian Sugar Industry.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57.15。

[1] Wayne Patterson.The ILSE:First Generation Korean Immigrants in Hawaii,1903-1973[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0.1,1,5,1.

[2] Eleanor C.Nordyke.The Peopling of Hawaii[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89.85,85.

[3] Erik Lee&Judy Yung.Angel Island: Immigrant Gateway to America[M].Oxford &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179.

[4] Yong-ho Ch’oe.From the Land of Hibiscus:Koreans in Hawaii,1903-1950[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11-13,13.

[5] Lee Houchins&Chang-su Houchins.The Korean Experience in America,1903-1924[J].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74,43(4):548-575.

[6] Eui-Young Yu,Earl H.Phillips,Eun Sik Yang.Koreans in Los Angeles: Prospects and Promises[R].Berkeley:Koryo Research Institute,Center for Korean-American and Korean Studies,California University,1982.5-6.

[7] Hyung-chan Kim&Wayne Patterson.The Koreans in America,1882-1974[M].New York:Oceana Publications,INC.,1974.Editor’s Forward,2-3.

[8] H.Brett Melendy.Hawaii:America’s Sugar Territory,1898-1959[M].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9.95.

[9] Wayne Patterson,The Korean Frontier in America:Immigration to Hawaii 1896-1910[M].Honolulu:Hawaii University Press,1988.3,98,11.

[10] Robert C.Schmitt,Firsts and Almost Firsts in Hawaii[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5.5,4.

[11] Ronald Takaki.Pau Hana:Plantation Life and Labor in Hawaii,1835-1920[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3.26,20.

[12] Jay Kun Yoo.The Koreans in Seattle[M].Pennsylvania:Philip Jaisohn Memorial Foundation Inc.,1979.1.

[13] Robert MacDonald Charles.The Governance of Hawaii:A Study in Territorial Administration [M].Berkele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29.14.

[14] Carol Wilcox.Sugar Water:Hawaii’s Plantation Ditche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8.2.

猜你喜欢

第一波帕特森朝鲜人
美国对日占领时期“在日朝鲜人”政策研究(1945-1952)
短信感动“亡父”
疫情报后消费第一波 2020户外玩具婴童新品抢先看
短信感动“亡父”
2019第一波饲料降价启示录
“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论威廉斯抒情史诗《帕特森》中城与人的隐喻
秀逗蘑菇村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朝鲜人移民情况概述赵
地球上第一波生命
论西洋绘画与天文科技知识对朝鲜后期社会的影响